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永久落户长沙
4529 2016-11-08
今年11月下旬,52岁的南京女子田某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在南京中院受审。田某某在法庭上称,她因长期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郝某某而患上抑郁症,早就萌生了自杀的念头。今年4月,当她再次表达想死的念头时,丈夫郝某某说不如一起死,她遂用抱枕将郝某某捂死然后自杀,但没有成功。
法庭上,田某某的辩护人提出,田某某的行为属于“扩大性自杀”,又叫“慈悲杀人”或“怜悯性杀人”,是自杀者不忍心自己死后亲人遭受痛苦,而把亲人也一起杀死的行为,请求法院在3年以下量刑并考虑缓刑。检方则建议在3年到10年量刑。案件没有当庭判决,将择日宣判。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双江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北京晨报、都市快报
悲情血案
她用抱枕捂死瘫痪丈夫,自杀未遂
这起妻子杀死丈夫的悲剧,发生在南京。当妻子在法庭上说出自己的动机时,人们的心中五味杂陈。
杀夫者说:我有抑郁症
田某某生于1963年,虽然才五十出头,但她已是满头花白的枯发,面容瘦削憔悴,和同龄人相比,看上去要老很多。来自南京市检察院的公诉人指控,田某某于今年4月18日左右将瘫痪在床的丈夫郝某某杀死,后自杀未遂,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田某某供认不讳,但她表示自己患有抑郁症。她是因为嫌郝某某拖累自己才下了这样的狠心吗?
田某某称并非如此,据田某某的说法,她杀死丈夫是和丈夫约好的。田某某称,自己和郝某某是1993年结婚的,郝某某是离异的,有个女儿跟着前妻生活。她和郝某某婚后虽然没有生育子女,但两人感情一直都不错。
“是丈夫说一起走的”
2010年左右,郝某某在家中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抢救。虽然命捡了回来,但郝某某从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常年瘫痪在床,吃饭大小便都要人服侍。
丈夫生病前,田某某还在外面打点工,自打郝某某瘫痪后,她就没法工作了。那时,郝某某和田某某已经从南京城里搬到了远离市中心的浦口一个小区,将城里的房子租给了别人,和各自的亲戚都很少往来。田某某基本上是一个人在照料郝某某,身心都疲惫不堪。长此以往,就像一根过了疲劳极限的弹簧,田某某再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她患上了抑郁症。
两年多前,田某某就曾经和一个熟人流露过“活着没意思”的想法。今年4月,田某某再次和丈夫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我说我不想活了,他说你要是死了就没人照顾我了,不如一起走。”
田某某表示,听到郝某某这么说,她也觉得自己死了之后,丈夫一人在世上肯定要受苦,便用抱枕捂住丈夫的口鼻,丈夫动了几下就没了反应,她知道丈夫已经走了,随后就用一个塑料袋套在自己头上,又用一根鞋绳扎住塑料袋口,试图自杀,但最终没有成功。
庭审直击
律师认为此行为是“扩大性自杀”
杀死丈夫后,田某某没有报警,而是过了4天才通知郝某某的女儿。郝某某的亲戚赶到他们的住处后,觉得可疑便报了警,田某某也没有逃跑,在现场等着警察到来,并跟着警察去了派出所。
在派出所,田某某供述了自己的作案经过。因郝某某已死,田某某所称事发经过到底是否属实已无法准确查证。但案发后,警方委托医学鉴定机构进行了鉴定,证实田某某确实患有抑郁症,案发时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检方宣读的郝某某女儿的证词则称,父亲虽然瘫痪,但平时还比较乐观,不像会主动寻死的,有一次还说身体好了以后想学开车考驾照。此外,郝某某女儿也称,郝某某和田某某平时感情还是比较好的。
庭审中,检方认为田某某等待警察到来并如实供述的行为是自首,应从轻处罚。检方还认为,田某某作案的主观恶性不深,建议法院在有期徒刑3到10年之间量刑。
田某某的辩护人则认为,田某某没有任何前科,此次犯罪是因为长期独自一人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患上了抑郁症,产生了自杀念头后,不忍瘫痪在床的丈夫受苦,从而产生了先杀死丈夫再自杀的念头,这属于扩大性自杀,又叫慈悲杀人或怜悯性杀人。相比于一般的恶性杀人案件,田某某的主观恶性不深,且有自首情节,田某某的量刑可以更轻一些,建议在三年以下量刑并判处缓刑。法官在庭审小结中认为,无论对被害方还是被告人,这都是一起悲剧,法庭将在合议后择期宣判。
■名词解释
什么是“慈悲杀人”
据中国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委、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于恩彦介绍,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及对周边人的危害都应当引起重视。“我死了以后,他们没人照顾了怎么办?不如一起死了,他们就不用遭罪了。”这样的抑郁症患者往往把亲人杀死后再自杀,受害者往往是孩子和老人。
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作“怜悯性杀人”或“慈悲杀人”,“我就遇到过这种病例,一位40多岁的男病人,病情已经恢复得蛮好了,家里人放松了警惕,结果有一天,他趁家里人出去了,掐死了8岁的孩子后自缢。结果他自己倒是被救了回来。”于恩彦说。
可怕的抑郁
先看昨天这血淋淋的新闻……
抑郁男怀疑被追杀,飞机上自残
昨天早上,有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血溅洗手间 厦航一航班旅客自杀未遂》,称厦航一班机上,旅客用头猛烈撞击洗手间的洗漱台。
昨天下午两点左右,厦航通报称,事发前晚海口飞往厦门的MF8362航班。航班于前天21时18分从海口正常起飞,起飞45分钟后,乘务员听到后舱洗手间内有撞击声音,“敲门询问未果,打开洗手间门后,发现一位20多岁的男子正在用头撞击洗手台,头部已出血,地面和洗手台均有血迹。”随后,乘务员和安全员一起制止住该男子自残行为,并将其从洗手间内拉出,控制其行为后,为其包扎伤口,止住流血。
通报称,与该男子同行的还有两位旅客,他们告知乘务员,该名男性旅客近10天来每夜睡不着,一直怀疑有人在追杀他。
自杀就这么“防不胜防”?
还有更可怕的,叫“曲线自杀”
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当年自杀就已经成了我国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且自杀人群中一半以上患有抑郁症,但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怜悯性杀人”,还有一种“曲线自杀”:病人几次自杀未遂后,想通过“杀人偿命”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目前是跟自己没关系的人。
今年7月,北京一中院就开庭审理了一起类似的案件。36岁的白连波是昌平人,曾是出租车司机,案发前一周抑郁症复发辞去工作。去年9月12日,他起床后心情就特别烦躁,便在车内割腕,等了一会儿发现自己没有死,又打算驾车撞人,撞倒一人后,他加速将两名路人撞飞。“我觉得多撞几个人,就能判我死刑。”事发后,白连波自行报警,并留在原地直到民警赶来。
最终,北京一中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白连波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结束后,白连波对判决结果表示接受,并称“感谢法庭,又给了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珍惜”。
难道就真的没有好办法?
看未来手机“读脸”检测抑郁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卡内基梅隆大学“人类感觉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面部识别手机软件,取名“IntraFace”。这一软件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杜克大学医学专家就在利用它筛查孤独症患者。IntraFace还能监测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状况、分辨恐怖嫌疑人、帮助广告商推广商品,甚至帮助约会者更好地读懂对方的心。
对于“冬天日照少易发抑郁症”的说法,美国佛蒙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人多聊聊天,多参加社交活动,比接受光照治疗更有效。研究人员征募了177名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状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接受光照治疗,另一组一周接受两次包括聊天在内的认知行为疗法。
第一年和第二年,两种疗法都见效,但到第三年冬天,接受光照治疗的志愿者中46%感觉光照没有效果,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志愿者中27%仍有症状,而且,总体而言,光照治疗组症状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