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趋势会否让二维码扫一扫进入收费时代?

Admin 2016-06-28

  昨日,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国趋势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趋势”,上市代码8171)发布公告,宣布与专利权人徐蔚先生就有关收购其包括二维码「扫一扫」在内的多国发明专利签署备忘录。

  当今时代,二维码扫一扫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来势汹汹”。二维码本质上是利用图形的组合规律来记录数据信息。小小方格除了可以容纳字符信息外,还可以将影视、图片、声音、指纹等等信息数字化后编入其中,二维码中包含的信息可谓丰富多彩、容量无限。

  二维码扫一扫是物联网时代的产物,相较互联网时代由鼠标与网址构成解读体系,二维码扫一扫则是用手机取代电脑,用光线取代鼠标,用图形取代网址,这是一场媒体传输的革命。在2012互联网大会上,腾讯CEO马化腾就提出了一个概念:二维码是未来物联时代的必要入口,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二五规划里就已提出了关于物联网建设的明确部署。物联网更是继互联网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升级,更给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无限可能。

  二维码更是当今智能手机用户触手可及的移动互联网入口,通过扫一扫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检索、点评等信息互动,也成为商家自主自助的广告平台、信息中心。消费者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得到最新商户信息。手机随身,消费随性,消费从此不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商家生意做得越来越简单、高效。新媒体+二维码的全新品牌推广模式,将精准的用户群从店面引导到线上,再在线上不断推进与用户的互动,这对于提升品牌价值意义非凡。

  据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数据统计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关于手机二维码应用报告显示,使用手机扫描的人群特征为:男性(60.5%)、18到34岁(53.4%)、家庭收入10万美元或以上(36.1%)。有趣的是,通过二维码的来源得知,几乎一半的二维码扫描来自于杂志和报纸。这意味着,二维码扫描将来一定成为传统报纸、杂志的重要入口,未来一定是立体媒体的新宠。2013年4月,国内知名报纸《今晚报》社会、国内和国际三个版面二维码视频新闻亮相,这种新颖的读报方式立刻引起了众多晚报读者和市民的关注,越来越多读者变成观众,争相阅读、收看二维码视频新闻,感受全新的视觉体验。利用二维码链接全媒体是未来媒体传输的必然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二维码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世界各大纸质媒体不能提供视频新闻的空白,这也让很多纸质媒体在竞争中获得了优势。

  据了解,中国趋势与徐蔚先生签署收购其包括二维码「扫一扫」在内的多国发明专利的背景,是徐先生已经拥有或即将拥有「采用条形码影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在中国、美国及日本等多国和地区的发明专利,包括且不限于二维码及多元码「扫一扫」的应用专利。中国趋势有意将徐先生在上述多国的发明专利,应用于自身正在推进的电商媒体「财富风暴」的内容传送以及电商支付上。中国趋势负责人表示,二维码及多元码「扫一扫」发明专利,不仅可以保护自身使用该技术用于电商媒体「财富风暴」内容传送和扫描支付的合法性,而且可以为日后建立“统一发码扫码平台”做好准备,惟统一平台今后是否收费,目前尚未研究。

  由此可见,中国趋势高瞻远瞩地透过此次收购应用专利,一方面保护其自身使用二维码扫描传送节目以及扫码支付模式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冀希透过法律途径将通过授权合作或对侵权企业进行索偿等方式,快速实现统一平台的推广普及,完成“二维码扫一扫”世界级的生态体系的布局,从而实现引领物联时代世界趋势的弯道超越。

  而由中国趋势投资并运营的财富风暴电商媒体互动平台,现时与创维、TCL、长虹、清华同方等国内电视巨头及黄山幸福新世界等众多覆盖千万个家庭的衣食住行产业达成战略合作,已经预装2000多万个智能电视终端,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再覆盖6000万台智能电视终端媒体,并以此8000万台智能电视终端媒体为支撑点,撬动2.4亿的移动终端用户,实现“移动+固定”全网覆盖媒体。财富风暴将创造平台全新的电商换购模式,以“目的性传播”(媒体本质)实现我国人民幸福的“漫步式消费”(电商模式)。

  此次中国趋势收购“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的“二维码扫一扫”全球发明的世界级“杀手应用”专利,在当今“移动物联网”时代,是一张领先全球的名片,相信受到专利保护的二维码扫描传送以及扫描支付模式,有助中国趋势掀起一场“收视有礼”的全媒体生态链,与此同时,中国趋势以二维码扫描支付专利拥有人身份对世界各国侵权企业的法律索偿及二维码扫一扫是否真的一统天下,更是值得万众瞩目!我们期待拥有世界杀手级的“入口”专利,助力中国政府大力倡导下 “互联网+”的3.0经济时代,引领世界独一无二“二维码扫一扫”的一次新的财富风暴。

上一篇:2016年6月25日山东新闻
下一篇: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在京举办 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误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