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中国金融第四极 开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格局

Admin 2016-07-26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2日讯(记者 董焦) 7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结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蓉召开的相关情况,对成都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明天,举世瞩目的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即将在成都盛大开幕。来自G20成员和受邀嘉宾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的负责人将聚集一堂,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成都市金融办副主任梁其洲介绍,这次会议首次选择在成都这个中国西部城市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成都在中国中西部金融发展版图中重要地位的充分认可,是对成都金融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积极看好。

  梁其洲表示,成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今天的成都,已经成为中西部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2015年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第七期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六。”

  谈金融组织体系:成都是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数量最多的城市

  作为西部第一经济大省的省会和中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是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集聚度最高的城市。梁其洲介绍,目前,全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1800余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74家、保险机构83家、证券期货机构248家;小额贷款公司12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27家、登记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及管理基金共计635家、第三方支付机构41家、融资租赁及典当等类金融机构174家,金融机构呈现集聚发展良好态势。规划总面积约为5.1平方公里的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建设,正在按照“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建设标准快速崛起。

  谈市场功能增强:成都是中西部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最大的城市

  梁其洲表示,作为国务院1993年规划确定的 “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金融市场的规模容量领先中西部。截至2016年6月末,全市辖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存款增量居第中西部第一;全市辖内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贷款增量居第中西部第一。

  截至2016年6月末,全市实现保费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63.7%,创5年来新高,在全国位居第四、中西部第一。

  截至2016年6月末,全市累计证券交易额为4.02万亿元,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融资291.7亿元,均位居中西部前列。

  谈资本市场发展:成都是中西部经济证券化水平最高的城市

  “作为四川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成都在金融支撑战略指引下持续推进经济证券化行动计划,取得累累硕果。”梁其洲表示,截至2016年6月末,全市共有A股上市公司6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47家,位居中西部第一。2016年全国获得证监会“AA”评级的8家证券公司,有2家注册在成都。

  2016年6月,启动设立规模400亿元的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预计将带动设立2000亿元子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过万亿。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是国内首次由两地政府共同推动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不仅打通了成都—前海—境外的融资通道,而且将汇集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全球资本进入,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2016年6月,重点打造的基金产业集聚区——中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正式全球发布。”梁其洲表示,小镇全部建成后可容纳超过1200家资本机构,将成为资本创富、资本兴蓉的创新创业平台。

  此外,成都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635家,基金规模达376.87亿元,预计实际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

  谈金融改革创新:成都是多项金融创新试点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城市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成都正在积极争取率先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区域特色、产业特点的金融改革创新之路。”梁其洲介绍,2012年,成都获批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通过建立省、市、区三级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基本形成了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融资顾问、上市辅导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投融资服务格局。

  2015年,成都获批十八大以来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在全国率先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所,首创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实现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全覆盖。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截至2016年6月末,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金额达到134亿元,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15年,获批全国首批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试点城市,并以此为契机,加快实现移动金融IC卡在交通、商业、便民缴费、餐饮、旅游等多个领域应用,截至2016年6月末,全市10家试点银行累计实现发放各类移动金融卡片27.9万张。

  谈金融对外开放:成都是中西部金融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城市

  作为“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成都正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门户城市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逐渐成为中西部汇聚全球资本的首选城市。

  梁其洲介绍,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花旗、汇丰、渣打、苏格兰皇家、摩根大通等国内外金融巨头企业纷纷在此布局,“国际化”已成为成都最为与众不同的气质,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资产规模和盈利指标均领跑中西部。目前,全市共有外资银行16家、外资保险18家、外资小贷7家、外资融资性担保公司3家、外资股权投资基金6家;华侨银行成都分行资产规模在中国各分行位列第一,花旗银行成都分行零售业务在花旗中国各分行综合排名第一。同时,凭借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劲的辐射能力以及出色的城市魅力,成都吸引大量外国资本涌入,在西部城市中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2016年1—5月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293.8亿元。

  谈金融发展氛围:成都也是创业投资环境最佳的城市

  作为《福布斯》眼中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第一名、《财富》杂志15个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第一财经》中国新一线首位城市,成都金融服务功能领先中西部。

  梁其洲表示,成都全市大型金融后台服务机构16家,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236余家。二是金融配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成都注册设立的各类会计师事务所达50余家,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4大会计师事务所全部在成都设立区域总部,各类律师事务所300余家,资产评估机构100余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第三方支付法人机构5家,第三方支付分支机构11家,法人保险经纪、代理、风险和损失评估服务机构42家,共同构成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丰富的科教资源、充沛的人力资本、优越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创业氛围等多种资源禀赋支撑下,“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品牌、“创业天府菁蓉汇”的创业品牌驰名中外,金融助推创新、助力创业的发展热潮火热兴起,金融资本的推动力量蓬勃生长,创新创业的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双创与金融结合,已经成为成都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从财富全球论坛到世界华商大会,再到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都意味着成都已站在了中国“创时代”的风口。

  梁其洲总结道,“当前,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实践,进一步凸显了未来成都金融发展的战略摆位,那就是肩负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使命,以'中国金融第四极'总体定位为战略指引,紧扣做优做强'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三大任务,重点打造'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关键性战略功能,开创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局面。”

  谈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分五个方面重点打造

  梁其洲表示,成都将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创投融资中心。依托成都“创业天府”建设,大力发展创业金融、科技金融,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基金业顶层设立,充分发挥母基金作用,大力促进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金,着力强化对创业投资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科技金融组织、服务和产品体系,加快推动设立科技证券、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一批科技金融机构。

  同时,奋力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财富管理基地。成都将大力加强与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等全球著名的财富管理中心合作,面向全球吸引一批世界顶级的财富管理和服务机构聚集,努力构建良好的私人银行生态系统。着力完善财税、法制、人居环境以及人才保障等财富管理发展环境。

  成都还将奋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资本市场。用好境内外资本市场,深化与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对接联系,依托“蓉欧快铁”沿线及“一带一路”南线多条经济走廊,实现成都与亚欧知名资本市场在商品期货、证券、股权、债券等领域互联互通。推动支持川藏股交中心、金交所、农交所、天府商品交易所等交易机构现有要素市场做大做强,系统谋划一批重要的要素交易机构。

  此外,成都还将奋力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结算中心。依托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等战略机遇,以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为重点,不断扩大传统离岸金融业务规模,鼓励开展新型贸易、资金结算以及跨境投融资等离岸金融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结算、金融租赁、离岸贸易结算中心等新型金融业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打通全球资金进出渠道,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试点,积极争取成都境内中资企业外债结汇使用、个人其他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以及通过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进行离岸人民币投资等试点。努力扩大地方要素市场的结算功能。

  最后,成都还要奋力打造中国新型金融先行区。积极争取全国融资租赁设备交易中心、商业保理试点资格和金融租赁等牌照。适时探索科技小贷、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线上融资、网络保险、移动支付等金融创新业务;积极推动信托融资、产业基金、保险直投等多种直接融资业务;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

上一篇:汽车早播报:【上半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远低于预期】+行业荐股
下一篇:首届中国·四平科技成果展洽会开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