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型体育赛事报道的“士兵突击”

Admin 2017-10-27

提 要:赛场如战场。重大体育赛事,是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战场。全媒体时代,体育报道需从赛前谋划、一线采访、后方编排、报网融合等多个环节发力,树立全方位立体式的“融媒体”思维。

关键词:全运会;体育报道;“士兵突击”

8月27日至9月8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市举行。4年一届的全运会,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各家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重头戏。解放军报社经过认真充分准备,成立了十三运新闻报道组,以每天一个版的篇幅,连续推出13期《津门风云——十三运特刊》,全方位宣传报道我军体育健儿在十三运赛场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展示我军健儿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和文明参赛的良好形象。

常言道:赛场如战场。全运会是国内最重要的体育赛事,也是国内体育新闻最大的竞技场。《解放军报》围绕“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全运会主题,赛前精心谋划,比赛期间投入精兵强将,打了一场漂亮的体育新闻战役,是一次战果丰硕的“士兵突击”。

赛前筹划,成立精干高效的“指挥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次全运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体育强国的伟大号召。全运会是托举体育强国梦的重要平台,我们要站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全局认识全运会、参与全运会,积极做体育强国的推动者。另一方面,这次全运会是在党的十九大临近召开之际举办的,而且是军队改革以来,解放军体育代表团首次公开亮相,我们要借助全运会这个窗口,积极宣传改革强军给军事体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格局、新发展。

为此,解放军报社于8月初成立全运会宣传报道组,由一名分管体育宣传的社领导负责,从总编室、文化部、时事部、记者部、后备部、网络传播中心、画报部和技术运营部8个部门抽调15名采编和技术人员参加,研究制定了全运会报道方案。

为了打好这场体育新闻战役,报道组人员早着手、早介入。一方面,在《解放军报》体育版先期开设《全运前奏》专栏/专版,反映我军运动员训练备战全运会情况;另一方面,与上级体育管理部门对接,与各体工队对接,掌握重点项目队和运动员参赛情况,积累采访素材,为后续报道打好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这次全运会报道的部分采编人员,是临时抽调的,一些同志缺乏体育赛事采访和编辑经验。为了尽快进入状态,前方报道组和后方编辑组均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分组,让有丰富体育赛事采编经验的同志帮带首次从事体育赛事采编的同志,确保圆满完成全运会新闻报道任务。

一线采访,锻造能打硬仗的“突击队”

全运会开幕以后,真正的新闻大战也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全运会,超过2万名运动员角逐543个奖项,竞争异常激烈。体育赛场的海量信息,需要记者敏锐观察、迅捷反应、及时跟踪和深度挖掘。

全运会犹如一部大戏。其间有多少荡气回肠的豪情迸发,有多少惊天动地的逆境拼搏,有多少令人叹息的英雄扼腕,又有多少感人肺腑的百转千回……可以说,能够写、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受限于区区一个全运专版,我们只能集中火力点,聚焦我军体育健儿在赛场上的优异表现,用优质的内容赢得受众的关注。

人们常说内容为王,那么全运会报道怎样才能做到内容为王?这个问题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是要提供受众真正关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用考究的文字,把信息表达得精致些、漂亮些,易于被受众所接受,增强信息的有效传播。

全运会报道尤其需要做到这一点。由于本届全运会赛场内外记者云集,赛场上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谈不上是绝对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新闻同质化是全运会报道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规避?聚焦报道对象,增强体育新闻的文字表达效果,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比赛前3天,解放军体育代表团金牌点较少,前方报道组及时调整思路。《接过“老枪”手中的枪》《一届全运会 两场马拉松》《拼搏的泪花 最美的水花》等报道,读来感人至深。与此同时,采用随笔、见闻等形式,以轻松活泼的语言,传递全运会的新理念、新风貌,《现场感受“全运”之变》《秋风老将心》等文章,让读者回味悠长。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曾经说过:“以讲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有鉴于此,前方报道组在采写过程中,重点挖掘采访对象的幕后故事。《“枪声已经融入我的心跳”》一文,以我军选手惠子程对枪的痴迷开篇立意,结合他爱发明、想当木匠等有趣的事例,将一个“枪痴”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掷与智》一文,写我军选手冯彬将物理知识与体育运动结合,描摹了他爱学习、爱钻研的形象,一改过去人们对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别具一格。

报纸编排,呈现夺人眼球的“冲击波”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很大程度上来说,当今新闻传播已经进入 “视觉传播”时代。如何在版面设计上求变、求新、求奇,变阅读为“悦读”,使报纸的“表情”更生动,成了我们在版式编排上必须考虑的一个突出问题。

全运会报道是各家新闻媒体同台竞技。为了交出一份让读者满意的答卷,我们在努力提高前方记者报道质量的同时,加强后方版面的策划设计包装能力,向军内外读者呈现了一份视角独特、主题突出、疏朗大气的全运会特刊。

版面内容视角独特、主题突出。全运会特刊在内容上突出了“军报姓军”的独特视角。从报道主体来看,聚焦赛场上涌现的我军优秀运动员个人和群体,既反映了他们在赛场上摘金夺银、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又不以金牌论英雄,挖掘他们身上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底色。言论方面,注意通过军人视角,反映本届全运会从“竞技体育”向“全民体育”转型的新变化,策划刊发了《赛场与战场》《让五星闪耀为军旗添彩》《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等军味浓郁的体育评论,深度解读了军事和体育的关系,为军事体育鼓与呼。

版面设计独具匠心、疏朗大气。此次全运会特刊的版面设计总体上体现了《解放军报》最新改版导向,精心设计报眉、栏头,用好主题图,版面呈现出疏朗大气、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体现了版面编辑和美术编辑独具匠心和不拘一格的精品追求。

此次全运会版面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对照片的突出处理。

现代报人有一句口头禅:要让你的读者为版面的视觉强势吃惊!如何让读者吃惊,我们的经验是:用好图片!

图片是版面上的“感性符号”,是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它们在版面上的不同位置和编排方式,能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解放军报》全运会特刊在挑选图片时,注意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从新闻价值判断,图片是否具有动感和冲击力;二是从版面角度来判断,图片是否突出、醒目,是否能吸引读者注意,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全运会每期专版上都有一幅大图片,形成视觉中心,强化了版面的视觉元素。

报网联动,吹起即采即发的“冲锋号”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必须分秒必争。

美国著名报人李普曼说过:“一条新闻的价值不在于文字上多么优美、写作上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了它、报道了它。”

全运会赛场上,孙杨、苏炳添、林丹、樊振东等军内外体育明星,成为各家媒体重点关注、争相报道的对象。这就要求记者通过最快速、最准确的渠道获取信息,及时发布,抢占第一资源。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只有先人一步、先声夺人,牢牢把握主动权、主导权,才能有效引导受众。本届全运会,《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的前方记者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在赛场采访的记者,不分文字、摄影,全部“兼职”成为“融媒体”记者,利用手机随拍、随写,及时发微博微信,将重要赛事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提高了赛事关注度。

同时,我们积极融合前后方新闻资源,借助中国军网和新媒体平台优势,用网络手段包装传播全运会体育新闻,全方位、立体化地对全运会进行跟踪报道,用热门话题引导网络互动,扩大了二次传播效果。

其中,全运会马拉松游泳冠军祖立军的人物特稿——《他是孙杨老对手,他为中国游泳开创历史,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微博阅读量300余万次,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等新媒体转发,引起网友积极反响。由解放军报社官方微博主持的话题#全景天津全运会#点击量达3000余万次,中国军网开设的全运会专题页面访问量达到70余万人次。

上一篇:葡萄牙体育主帅谈执教米兰:不理会传闻
下一篇:体育界大咖如何炫富,泰森劳斯莱斯送人 詹姆斯炫富最特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