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体育工作会议召开
3174 2018-03-19
腾讯体育3月21日讯 北京时间今天,教育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教育部部署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文章。文章提到全面取消多类考生全国性加分项目,其中包括体育特长生的加分。如此政策对校园体育以及高水平运动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央视体育频道电话采访了北京体育广播的评论员梁言以及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
评论员梁言的态度很明确,“对于整个教育的格局甚至全民体育的格局来说,特别是对于教育公平来说,毫无疑问是有好处的。对于高校,对于家长,对于孩子本身,对于社会影响力本身,只是正面的一种影响,而不应该产生负面影响。这应该是利民利国也是利个人的事。”
“学校体育根本的总是应该是跟全民健身相关联的,并不是让二十几个学生组成一支队伍,然后让成千上万的学生在那做观众。而是反过来,应该让所有的学生到运动场去,这才能达到体育强国的目的。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全民参与体育。我们现在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要从教育入手,让更多的孩子进入体育人口的行列。这才是体育强国的根本。”
“从家长,从孩子,从社会都应该树立另一种观点,上大学未必是唯一的出路。要求一个高水平运动员同时又是一个学霸,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或者很难兼得的。北京首钢女篮邵婷这样的,既是优秀运动员,国家队队员,同时又是博士生。这样凤毛麟角只是个小概率事件,它不可能作为一个典型推而广之,让所有人去效仿,所以体育特长生仍然可以有自己的出路。”评论员梁言说。
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则认为,短期内会对中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有一点冲击,从长远来看也是一件好事。
“因为从体育的发展来讲,我们不能永远靠这种政策的扶持。现在的现状还是我们许多体育人士文化水平不高,必须要政策扶持。但如果没有这政策,能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对于那些练体育的孩子来说,不光体育要好,学习也要好。对于他们成为全面成长的人才还是有好处的。”许基仁说。
同时,许基仁看到未来新的体育格局,“取消体育特长生之后,学校可能会更加地注重自己培养的机制,比如聘请高水平运动员、教练,走自我造血的功能,自我培养的功能。因为他可能从社会上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可能这条道路会有些阻碍。对他这种自生造血机制的锻炼,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高水平运动员走的是另一条道路,他们都是现在体育系统磨炼出来了,而且达到了国际比赛一些比较好的成绩,然后再进入大学。我认为这是两条不同的通道。这方面的机制也应该是越来越完善,各个大学都会有一定的机制让高水平运动员在退役之后有深造的机会。”许基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