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汉江淮河两大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Admin 2018-10-23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鄱阳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汉江、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10月18日,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部署的任务有了新进展。

两个规划的出台,为相关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路线图”和“施工图”,提供了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大契机。两个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在经济带的发展中为何着重强调“生态”二字?

规划酝酿多年 自下而上获批

据了解,两个规划的出台,最早都是由地方层面发起,而后逐步上升至国家层面。

2011年,江苏淮安、安徽蚌埠两市最早联合发起课题研究,提出“打造淮河生态经济的走廊”。随后,这一提议得到淮河流域多个省份和城市的积极响应。

国务院批复汉江淮河两大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3月,《关于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建议》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并写入“十三五”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至此,淮河生态经济带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

与之类似,2013年10月,湖北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进一步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标志着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正式确立并成为省级发展战略。

2015年5月,《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 年)》出台,随后,汉江流域相关省份和城市积极参与响应。在各方努力下,汉江生态经济带同样逐步上升至国家层面。

国务院批复汉江淮河两大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涉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5个省份,汉江生态经济带则涉及河南、湖北、陕西3 个省份。国家发改委负责综合协调与服务,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指导,并从各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有专家指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主水源所在区域,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

而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源于沿淮省市的迫切发展需求,对推进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努力探索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型现代产业化之路同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基于发展现状 坚持生态优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改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

“围绕改善提升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我们看到,在两个经济带的规划中,都加入了“生态”二字,并且国务院在批复中,都将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

之所以要着重强调“生态”二字,主要基于两个区域发展现状的考量。

淮河流域长期存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人口、耕地分布不相适应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沿淮城市的规模扩张,缺水问题日益加剧。此外,淮河流域还存在严峻的水污染问题。流域内高耗水、重污染企业居多,污水处理工程运行滞后,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开采过度,无一不制约着这片土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中的“生态”二字,主要是针对其污染防治以及水资源保护和利用,避免地方因为发展而走上牺牲环境的“歪路”。

“没有淮河的一河碧水,沿河省市就失去了生态保障、环境支撑。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完善淮河水环境治理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发展和保护相统一。”有专家指出。

与淮河的情况不太相同,汉江生态经济带中的“生态”二字,更多的是从其重要的生态安全功能进行考量。

众所周知,汉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汉江流域同样应该坚决贯彻执行,“生态”二字自然也是汉江经济带发展的题中之义。

此外,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更是必须保护好的重中之重。汉江流域沿线省市既要保证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同时也要维护库区和汉江中下游生态安全,责任重大。

因此,汉江经济带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可以说就在“ 生态”二字上。汉江生态经济带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突出水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做足水文章,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廊道,以此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有了‘生态’,下一步的政策导向、发展转型、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招商引资都有了一个‘魂’。”有专家指出。

上一篇:根本生物与同济大学附属十院联合建立生物细胞中心
下一篇:【央视快评】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繁荣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