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安倍定深切感受被拒滋味 法欢呼创造历史
3483 2016-04-27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用几十年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中国人在铁路装备制造领域创造了奇迹,这已是业界公认的事实。人们在为成绩欣喜的同时,自然也会追问:从连火柴、水泥都被叫“洋火”“洋灰”,到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火车奔驰在“洋人”的土地上,这样的巨变是怎么在中国发生的?
首先,改革开放前的牢固基础,为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技术可以引进,但消化学习的能力无法引进。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学生们学得有快有慢?甚至个别学生还能举一反三,青出于蓝?这就是“基础”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156个工业项目的帮助下,中国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铁路就是其中的重头戏。而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中车(当时称为铁道部工业总局)就已开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内燃机车、电动车组等轨道交通产品。这一时期的建造运营、对外出口,为中国铁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使我们在打开国门接受新技术时,虽然有差距,却不至于两眼一抹黑,还能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反思。
这就涉及到中国铁路发展的第二个因素——以我为主的技术引进政策。人类的技术进步,要靠不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中国铁路的发展,也必然要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21世纪初,世界铁路机车技术出现转移趋势。中国果断抓住了这一机遇,一举将国际最先进的铁路机车技术引入中国并加以消化吸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铁路的面貌。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铁路并没有一味地“用市场换技术”,而是坚持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让技术引进为练好内功服务,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产品,避免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第三,大国大市场让自主研发变得“合算”。自主研发比“拿来主义”更好,道理人人都知晓,可为什么世界上的铁路机车巨头就那么几家?因为任何工程都要考虑收益和成本,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撑,自己建厂、研发、试验、制造、上下游配套,成本很高,还不如直接买国际巨头现成的产品。而对于广土众民的中国来说,巨大的国内市场能够将自主研发的成本摊薄,为那些愿意静心修炼内功的企业提供一个依然可以生存的环境。
当年,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久的中国打开国门虚心求教,大手笔向世界学习一切先进技术。巨大的市场与巨量的资金,也让受航空业挤压而陷入颓势的国际铁路行业,看到了重生的希望。中国与世界相逢于时代大潮中,互惠互利、各取所需,最终成就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一段佳话。中国铁路与世界的这段缘分告诉我们,唯有开放才能进步,唯有练好内功才能走得更远。
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铁路机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故事,正是新中国70年发展的又一个样本。理解了中国铁路机车技术为何能厚积薄发、后来居上,就能理解新中国成立70年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它扎根于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犁”好的工业化土壤之中,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充分吸收着来自全世界先进文明的养分,凭借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最终爬坡过坎、栉风沐雨,长成世界园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韩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