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如何不花钱

Admin 2016-08-18

8月11日,在余江县杨溪乡江背村卫生计生服务室里,49岁的村民陈星亮正在看病。和以往看病不一样的是,陈星亮再也不用问诊疗费多少钱,能报销多少钱了,他只需交1元钱的挂号费,就可安心地把自己交给医生。这是该县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村级免费诊疗试点之后,给村民带来的看病新体验。

从2014年开始,鹰潭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进一步整合了村医队伍,搭建了村民就近就医的平台。依托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今年4月1日,余江县在马荃镇、黄庄乡和杨溪乡3个乡镇29个村委会正式启动实施新农合门诊统筹村级免费诊疗试点,探索了一条新农合基金使用管理的新路子,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广大农民不仅做到了小病不出村,还做到小病不花钱。

    免费医疗需要政府埋单吗?

国内一些地方探索免费医疗制度,大多建立在政府财政兜底的基础上,由此造成的财政压力是制度难以为继的原因。而余江县的做法完全不同。

据介绍,该县新农合门诊统筹实行“全县统筹、以乡(镇)核算、基金包干、超支不补”的管理体制。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免除的参合人员门诊医疗等费用从门诊统筹基金中按预算划拨,由村卫生所包干使用,政府、县农医中心不再另外增加费用。这也就意味着政府不用为村民的免费医疗埋单,新农合基金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但政府不埋单,钱够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该县对村卫生计生服务室门诊统筹按每人每年50元划拨,这个50元钱是从新农合基金中出的,既包括了村民看病的诊疗费用,也包括了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医生的收入。

余江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主任易万根告诉记者,县里是经过大量前期调研,并且对以往参合农民在村里看病的费用进行分析之后出台的标准。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马荃镇去年新农合门诊统筹村级支出是135万元,该镇共有参合农民约27200人,按每人每年50元计算,新政策实施后的新农合门诊统筹村级支出和去年基本持平。

    免费医疗是如何做到的?

新农合门诊统筹村级支出费用没有增加,但对参合农民而言,效果却截然不同——农民在村里看病不用花钱了。有统计显示,新政策实施前,余江的参合农民在村里看病的钱,每年除报销之外,还需自己承担的费用大概在70元。该县参合农民近30万人,仅此一项,便为农民省去约2000万元的支出。

为什么新农合门诊统筹村级支出没有增加,但农民看病所花的钱却从70元变成了0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拧干”了村医们的不合理收入。易万根介绍,以往,村医们为了增加收入,往往通过过度用药、过度治疗来套取新农合基金。比如说,10元钱可以看好的病,一些村医却给病人开了20元的药品。根据65%的报销比例,村医增加了6.5元的收入,老百姓也增加了3.5元的看病费用。但新政策实施后,村医的收入只能从这50元当中提取,这就使得村医们必须转变观念,想方设法以最少的药来医好患者的病。

杨溪乡江背村卫生计生服务室的医生王勇兴告诉记者,只有看的病人越多,用的药品越少,自己的收入才会越高。为了不让村里的病号流失到乡卫生院或者县、市医院,自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

易万根告诉记者,余江县对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的用药进行统一采购,且大部分是基本药物。这既确保了药品质量过关,也确保了药品价格便宜,使得村医的收入有了保障。根据这几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村医们年收入大概在4万至7万元。

    免费医疗带来了哪些变化?

不出村、不花钱就能看好病,对老百姓而言是大实惠。但其实,免费医疗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用该县卫计委主任陈新有的话来说,这是“政府得民心、医疗得发展、百姓得实惠”的“三赢”好事。

谈起免费医疗,杨溪乡夏梓村的余行英老人连连称好。她说,以前有点小病小痛的,虽然有报销,但毕竟还要自己出钱,总想着能扛过去就扛过去,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有点不舒服,都会去问问医生。显然,村民们“小病拖、大病扛”的不良就医观念已成过去式,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有了主动就医、提前预防的新理念,“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免费医疗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逐渐减轻了广大患者的身体负担和抗药性。易万根介绍说,我国十大用药原则之一就是,“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新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村医主动遵循这一原则,也使村医们主动宣传这一原则。对医生而言,过度用药、过度治疗已没有意义,这对老百姓的身体无疑是件好事。

另外,由于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是离广大村民最近的“医院”,而且不用花钱,村民们不再“迷信”大医院,不再有个头疼脑热就跑到县、市一级医院去,也有利于分级诊疗的实施。


上一篇:文明旅游美在德行
下一篇:李凝桦:原油冲击45刀能否成功?原油沥青空单被套后市如何操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