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美国新闻自由度落后于非洲国家
3390 2016-07-29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0
国际新闻专业 锁定
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如果从第一条国际新闻刊出至今算,国际新闻的作品可以说已经以上千百万兆亿计,如果从第一条国际新闻刊出的报纸算,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媒介也是可以成千上万,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发达的报道体制。而从事国际新闻的人员亦不可胜数。
中文名 国际新闻专业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时间 2005-01 作 者 江爱民,寒天 著 ISBN 9787504344861 页 码 460
目录
1
2
3
4
5
国际新闻专业业务方向
国际新闻专业研究范围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研究;国际新闻流动和走向的研究;以及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国际新闻专业研究意义
国际新闻传播业务方向培养的硕士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本专业方向培养的硕士,通过三年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一定科研能力的训练,将是我们国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化的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他们将成为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事业从边缘走向世界传播中心的主力军。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推荐学生到国家主流媒体学习和实践,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专业领域里占据了稳定发展的地位。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应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国际新闻理论和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
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急剧增加,根据入世的承诺,境外媒体将于2005年后进入中国,中国的国际新闻传播面临巨大发展的良机和严峻的挑战。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事业需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然而增强中国国际新闻传播的竞争力与高素质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专业方向发展空间大,前景好。无论是国内媒体,还是境外媒体都需要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将会成为国内、国际市场的紧俏产品。
国际新闻专业交流方向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把新闻学与跨文化交流学结合起来进行专门研究,既是新闻学研究的深化,也是跨文化交流学从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向媒介关系延伸和拓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这一跨越在国内学界当属首创,在国际学界也少有先例,因而具有理论开拓性,其学术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特色
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当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功底,而研究的过程也必然是拓展知识、锻炼跨学科研究和思考能力的难得机会。相信这一研究方向的设立会受到广大学子的认同和欢迎,也一定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国际新闻专业研究意义
从研究的前瞻性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成为中外文化对话的重要内容。显然,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其研究成果和科学理论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促进传媒业的改革和发展,使之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闻传播学与跨文化传播学的交叉与融合不仅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反映了国际传播本身具有的特性。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匮乏。与此同时,国际新闻媒体及相关研究和学术机构却非常需要具有这方面素养的跨学科人才,以改善专业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另一方面,加强这一方向的研究将对新闻学、跨文化交流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培养国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对满足社会之所需,提高我国国际新闻,尤其是对外传播的效果,改善理论研究状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势在必行、前景看好。
国际新闻专业史论方向
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和分支学科。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向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
国际新闻专业研究范围
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
国际新闻专业研究意义
对于国际新闻巨大的现实存在而言,关于国际新闻学的研究则相对滞后。仅丛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来看,在英文著作方面关于新闻的著作有800多种,而国际新闻只有不到20种,中国的国际新闻研究更为落后,相比之下北广国际传播学院在国内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对领先的。所出的几本国际传播与大众媒介、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等作为国内首创。显然,相对于国际新闻的巨大现实存在,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新闻学科具有十分巨大的社会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是一个早该进行而现在才初步具有条件的巨大课题。也是一个具有绝对开创性的课题。完成这一任务,不仅对中国学术界,而且对世界学术界都是有益的贡献。学生掌握这一方向,不仅可以成为研究性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
国际新闻专业研究方向
国际传播事业在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如今,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事。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通过媒体这种间接方式来了解世界,视线也往往模糊不清。柏拉图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在洞穴中,人背着火光,只观察到经过他背后的事物的影子。这种说法恰当地表示出了处于媒体包裹中的现代人的认识偏差—更多的时候,我们通过媒体了解的,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世界的影子,因为媒体对社会的反映和描绘并不是镜子式的反射,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做出了各种不同的折射。因此,要想不被媒体万花筒所迷惑,要想读懂国际传媒现象,我们就需要一双“慧眼”,对国际媒介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国际新闻专业研究范围
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北美和欧洲媒介研究状况比较,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媒介研究与媒介政策、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报道效果研究、媒介发展状况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如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女性主义等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新闻叙事风格研究,名记者研究,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女记者与性骚扰研究,新闻报道与受众观念研究等。
目前西方学者对以上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是比较零散。在我国开展此项研究,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对打开面向现实的发展道路、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国际新闻专业研究前景
国际媒介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尤其是到了“互连网”时代,整个世界的生活都被小小的电脑芯片和细细的网线连接在一起,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疆界的正在经历传播技术带来的信息和思想自由流动的挑战。
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国际新闻专业考研用书
国际新闻初试考得和所有的新闻一样,考试科目和相关书籍如下(老师推荐):
1、“新闻传播史论”推荐参考书(各专业必需):
新闻史:
(1)《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外国新闻史教程》(第二版)李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新闻理论:
(3)《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5)《媒介批评》雷跃捷北京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史:
(6)《中外广播电视史》(第二版)郭镇之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理论:
(7)《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黄升民中信出版社
(8)《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时统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新媒体概论:
(9)《新媒体概论》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10)《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闻实务”推荐参考书:
公共部分(各专业必需):
(11)《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二版)梁一高中国广电
(12)《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新闻编辑》谭云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4)《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李舒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选作部分:
国际新闻学专业选:
(15)《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和功能》刘笑盈
(16)《国际新闻采编实务》马胜荣苟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