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视前主播邓景辉堕楼身亡 被称“新闻王子”
7835 2015-12-25
国际国内油价跌破底线
从2014年夏天开始,国际油价就从每桶110美元的高价一路走低。截至今年底,油价已破40美元大关,比去年最高峰值跌幅已经超过六成。数据显示,12月21日,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当天跌至每桶36.17美元,创2004年以来最低价。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跌至每桶34.4美元,接近2015年低位。高盛集团研究团队甚至在报告中坦言,诸多下行因素未消,市场储存能力可能已达上限,这些都会使2016年全球油价延续跌势,最低甚至有望跌破20美元/桶。
国际油价的快速下跌,导致国内成品油下调幅度不断拉宽。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累计下调12次,累计上调7次,搁浅6次。汽油累计下调2165元/吨,上调1495元/吨;柴油累计下调2155元/吨,上调1440元/吨。冲抵之后汽油最终累计下调670元/吨,柴油下调715元/吨。
点评:石油输出国组织坚持不减产的原因令人生疑,而国内成品油降价的数次搁浅更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进口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
2011年以来,包括主要能源和有色金属等在内的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上呈现出趋势性震荡下跌走势,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价格加速下跌趋势更加明显。原油是最明显的代表,此外,天然气、国际煤炭、铁矿石、铜、黄金、白银等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从去年9月份以来,均出现了大幅下跌。
从需求来看,未来几年全球仍将处于低速恢复增长阶段。由此,大宗商品需求疲软的状况仍将持续。从供给来看,大宗商品供给过剩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受经济繁荣时期需求的刺激,资本大量进入资源能源领域,主要大宗商品供给出现显著过剩。同时,为确保市场份额,主要大宗商品输出国尚未作出产能调整,特别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仍未减产,而且这一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此外,美元作为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的重要因素,升值预期不断增强,意味着未来3~5年内多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承压,会在较长时期维持在低位震荡阶段。
点评:大宗原材料的降价,大幅拉低我国进口总额。但这同时也存在“囤货”机遇。
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
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正饱尝其带来的“副作用”——产能过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9%,连续45个月下降。PPI指数下降,被视作工业产能过剩、生产通缩的表象,该指数连续的下降也表明产能过剩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超过11亿吨,2015年国内钢材需求量为6.68亿吨,出口量为1.1亿吨,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钢铁行业亏损严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亏损率达47.52%。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产能过剩不仅在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建材、电解铝、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凸显,近年来更是有扩大到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的趋势。
点评:化解过剩产能,国家已显示决心。产业结构性改革,不仅是说说而已,企业也不应总是抱有哀怨心态,积极主动才能求生。
金价连连下探
2015年,黄金价格走势一波三折,今年迄今为止已经下跌15%,国际黄金价格恐连续第三年下跌。今年1月,瑞士国家银行放弃了守住瑞士法郎对欧元汇率和欧洲央行宣布了一项全面的量化宽松计划以应对欧元区低增长和低通胀,国际黄金价格一度达到每盎司1307美元的水平。但随后黄金价格开始持续下滑,于第一季度末跌至1150美元。
黄金价格在第二季度再度下滑,其表现在6月份曾因希腊违约而获得一些支持,但未能守稳涨幅并于7月最终跌至每盎司1080美元。然而,现货金价在第三季度早些时候开始大幅反弹,因人民币贬值引发中国经济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导致全球股市遭受大肆抛售,进而推动了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
此外,三季度公布的经济数据恶化使市场对美联储加息产生怀疑,同时美联储在9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出人意料地为2015年加息预期泼了一盆冷水,这也为现货黄金带来了支持。
进入第四季度,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暗示12月将采取行动,黄金现货再度下挫,紧接着11月非农数据大好,使金价落井下石。整个第四季度,伦敦金呈现单边下跌的行情,从1180美元/盎司跌至1050美元/盎司一线,其中,金价触及自2010年2月以来的新低。
点评:金价跌了,“中国大妈”却并未蜂拥而至。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使“大妈”们出手谨慎。如今广场舞大妈也能聊两句美联储加息的事儿,多元化理财方式已深入民心。
进口消费品呈现新特点
今年以来,我国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葡萄酒、进口童鞋、进口礼品、进口日化用品、进口饮料、进口保健品、进口零食、进口奶粉等进口商品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喜爱,多位商家表示进口商品生意很好做。随着市场购买量的增长,商家进货数量有所增加,盈利空间快速拓展。记者了解到,品牌信誉度好、造型新颖、质量安全、制作技术成熟、功效强大、设计合理、包装精美等成为消费者愿意选购这些进口商品的主要原因。
不过,今年以来,我国进口文具、进口餐厨具、进口家纺、进口眼镜、进口饮用水市场销售情况十分惨淡,多位商家表示这些进口商品生意大不如前,消费者购买数量减少、盈利空间大幅缩小、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价格居高不下成为消费者不愿选购这些进口商品的主要原因。
点评:澳大利亚的威化饼干、日本的马桶消毒剂,这些往常与我们交集很少的商品,正在成为网络“热搜”,进入各个家庭。
出口企业举步维艰
11月4日,第118届广交会闭幕。官方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270.1亿美元,比第116届下降7.4%,比第117届下降3.7%。经过对比发现,这一数字是广交会近10年成交额的新低,相当于2004年秋季广交会水平。此外,到会采购商也在进一步减少,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17.75万人,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减少4.6%,环比减少4.1%。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持续低迷,中国外贸传统优势弱化,新的优势还未形成,产业和订单外移、综合成本居高不下等,也使中国外贸下行压力加大,多数参展企业都表示,目前外贸形势不大乐观,尤其是市场需求疲软、汇率波动被企业反复提及。
点评:在传统优势弱化的时候,各界都在出谋划策,寻找新的增长点,其中离不开的因素即是互联网的运用。
期货市场迈向国际化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深入融合到世界经济中,金融市场开放正稳步推进,期货市场要跟上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有责任有义务为国际市场提供公开的、透明的、公正的市场价格,这也有助于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表示,大商所一直重视研究铁矿石期货市场国际化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铁矿石期货市场运行发展两年多来,已有5000多个国内法人客户参与交易,市场运作比较成熟,为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市场国际化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十三五”规划提出开放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期货业也要走开放的道路,一步步发展壮大。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期货市场在国际化方面应更有紧迫感。
针对市场“跨境”、“跨界”合作问题,李正强表示,目前大商所正在积极推进“银期”合作、“保期”合作,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这一平台,整合资源,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强化产业服务。
点评:“夜盘交易”,一个看似不大的改变,却深刻地影响了期货市场。夜盘与国际市场时间上的同步,使国内期货市场的反应大大加快。
农产品进口增长冲击国内市场
今年以来,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数量与金额均有所上涨。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内米价历经下跌后国内外大米价差缩小,但进口米依然存在200~300元/吨的价格优势。在国内稻米“产量增收,库存增大”情况下,进口量的攀升无疑对国产米市场造成进一步冲击。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国橄榄油、花生油进口金额均有所上涨。多位批发商与零售商表示,进口橄榄油、花生油市场购买量较大,由于进口油质量安全、价格实惠,消费者对进口橄榄油、花生油的购买热情非常高。
目前,低价进口糖给国内糖市带来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长期以来,在内强外弱的格局之下,通过使用进口糖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利润也成为业界不言自明的一种“规则”。目前国内糖厂达成共识配额外进口糖限制在190万吨,但在国内高涨的糖价面前,外盘的低价糖无疑是具有强烈的诱惑力的。
点评:如何在开放进口的同时,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的利益,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智慧。
退税关税多次调整影响市场
2015年初,我国调整了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使出口结构更加优化,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面对超万亿元规模的中国境外消费热潮,国务院今年出台了一揽子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大礼包。从6月1日起开始,我国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商品的关税平均降幅超过50%。在降低关税的基础上,国务院还将结合消费税改革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表示,我国将根据企业的意愿和口岸布局的需要,恢复和增加进境口岸免税店。我国将根据出入境的旅客流量,结合区域布局,准备先增设若干机场的进境免税店,在加强进境物品限额管理的基础上,合理扩大我国公民需求量较大的免税品种,适度提高免税购物额,方便消费者在口岸进境免税店购买国外产品。此外,相关部门表示,我国还将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收费,加快推进中国产品品牌提升工程。
记者了解到,由于关税的调整,市场上部分化妆品、进口母婴用品价格有所下调,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快速提高。
点评:跨境购物已成流行趋势。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在中国的火爆就可以印证这一点,收货后很多消费者在网上论坛欢呼“没被税”也成一大亮点。
自贸区建设频传喜讯
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正式迎来“2.0时代”。加上上海,我国由南到北4大自贸区“连点成线”,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市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将给中韩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也将为加快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专家表示,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的纺织服装、钢铁等行业企业可进一步降低对韩国出口成本,提高在韩市场份额。韩国的机械设备、液晶显示等行业企业也将大显身手,更好地分享中国13亿人口大市场的无限商机。
2015年12月20日,中韩和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开始生效,中韩之间6108个税号项下的中国原产货物和1649个税号项下的韩国原产货物将立即实现零关税;中澳之间5662个税号项下的中国原产货物和2402个税号项下的澳大利亚原产货物立即享受零关税。2016年1月1日,两个协定还将实施第二次降税。经过一定过渡期后,中韩和中澳九成以上的货物最终将实现零关税。
点评:自贸区不仅仅是宏观层面的国家行为,它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部分网络商城“自贸商品”的低调推出已经默默地火了市场,改变了消费品的市场格局。本专题由本报记者何晓曦周杰刘叶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