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晒收入1年仅剩1780元 不敢得病快得抑郁症
3732 2016-04-27
新华网湖南频道 2002-5-16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 明星) 2002年春天,张家界在每一个游客的镜头中,是绿色的、充满生机的。一群群野生猕猴在金鞭溪沿岸的丛林中觅食、嬉戏,向游人扮着鬼脸,不时做出可爱又可笑的动作。
黄石寨和天子山保护区也是绿意盎然,去年冬天被拆除的建筑物原址上,已长出青草和杜鹃花树。游人只有通过旧的旅游图,才会知道这里曾有过人造的“天上的街市”。
一个绿色的张家界又回到了世界怀抱。从1998年的“黑镜头”到2002年的“绿镜头”,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走过了一条“由乱到治”的阵痛之路。
黑镜头:呻吟的世界遗产
1992年5月,受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委托,世界遗产高级顾问桑塞尔和鲁卡斯博士来到张家界武陵源进行实地考察。金鞭溪的峡谷风光和天子山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深深吸引了两位客人,尤其令他们心动的是游客来来往往,鸟儿还在树枝上悠闲地歌唱。
在遗产验收的评估报告上,两位专家给予武陵源风景区极高的评价。武陵源在风景上可以和美国西部的几个国家公园相比,如布依斯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但是武陵源的海拔较低,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珍奇的地质遗迹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气候景观,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同年12月,武陵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遗产证书上写有这样一句话,列入此名录说明此文化自然景区具有特别的和世界性的价值,因而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应对其加以保护。
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字招牌,为武陵源每年带来数百万的游客。使得这个在20多年前,还地处偏远湘西山区的林场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世界各地到来的游客誉其为“中国山水画的原本”,“无价的地理纪念碑”,“扩大了的盆景,缩小了的仙山”。
然而,当张家界市民为纷至沓来的游客和直线上升的旅游收入欣喜万分时,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那就是环境保护。一时间,在天子山、袁家界等地,逐渐冒出了不少的宾馆、饭店和大小不一的棚点。与此同时,处于景区交通枢纽的水绕四门,一些接待设施也在破土动工。景区优美宁静的环境以惊人的速度被蚕食……
景区的过度开发,极大地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风景资源。1998年,充斥在武陵源景区内的建筑面积已超过36万平方米,违章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著名景点锣鼓塌容纳了一座“宾馆城”,“世界最美的大峡谷”金鞭溪每天被迫接受1500吨污水。
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武陵源进行五年一度的遗产监测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认为“武陵源的自然环境已经象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深耕细作的农业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范围内,其城市化对其自然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999年5月,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王秉枕、吴学敏对武陵源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后,发出呼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资源非常珍贵,不可再生,要采取比一般景区更为严格的特别的保护措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监测报告和国务院参事的意见,在湖南省激起强烈反响,也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2001年1月1日,《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性法规。2001年4月,朱镕基总理率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张家界市视察时,要求加快武陵源景区内建筑物的拆迁步伐,加大退耕还林和绿化力度。
自亮“黄牌”:震惊世界的景区大拆迁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并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示‘黄牌’!这张‘黄牌’是张家界市自己亮的,目的是给武陵源的生态保护敲响警钟。”一见到记者,担任景区拆迁安置指挥部主任的武陵源区委副书记丁云勇这样解释“黄牌”。
为严格履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公约》,实现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庄严承诺,从2001年10月开始,武陵源开始实施以“搬迁建筑物、保护生态林、治理污染源”为主要内容的保护遗产重大举措。
这次张家界景区房屋拆迁面积达19.1万平方米,其中有124家宾馆、酒店,搬迁民居546户共1791人。
搬迁的世居居民将采取三种安置方式,即隐蔽性安置、城区统一安置和投资兴业安置。六个隐蔽安置点已经规划出每户130平方米共100个宅基地供被拆迁户建房。
“这次拆迁是武陵源景区矛盾的总爆发,利益的大调整。我就像站在火山口、踏在刀尖上,喉咙都是嘶哑的。有人指着鼻子骂我。有的甚至恐吓说:‘我要和你同归于尽!’”丁云勇回忆起拆迁中的日日夜夜,一脸感慨。
丁云勇介绍,在武陵源景区大拆迁过程中,始终有四道难题无法回避:一是补偿标准太低。补偿金额与原值有较大距离。政府批准建设的,政府给予一定补偿,但建房者自己也需要承担部分责任;政府没有批准的,政府不给补偿。
“因为按照全额赔偿,我们根本赔不起。张家界市政府为此专门制订了一个标准。参照退田还湖和高速公路建设的补偿标准进行拆迁和安置。”
拆迁中的矛盾始终与经济利益的调整牵扯在一起。部分世居户通过发展旅游业致富,不想搬出武陵源景区;一些饭店老板则认为补偿标准太低,拆迁使他们“血本无归”。
第二个难题是世居户生活出路困难。“很多世居户认为,补偿少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我以后出路怎么办?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景区内,靠山吃山,离开后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丁云勇不无忧虑地说,“政府最担心的就是世居户搬到山下后,会出现返贫现象。”
为破解这两个难题,使拆迁安置有序进行,张家界市政府明文规定,安置户将优先经营景区内的部分摊棚、摊点、快餐网点以及从事轿夫、挑夫经营;城区安置点规划了100套统建住房和相应的经营网点,供进城统一安置对象居住和经营,城区安置对象均实行经营区与住宅区分离。另外还规划了投资兴业安置对象20个,每户将建拥有80个床位的宾馆。
资金缺口大是武陵源景区拆迁面对的第三个难题。据武陵源区的一份汇报材料,全区拆迁安置经费去年10月份到位资金仅1500万,但一个星期的拆迁补偿就花了1500万。据测算,景区拆迁安置和植被恢复项目共需资金2.15亿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才0.66亿元,缺口太大。
武陵区政府为恢复景区原始风貌,已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现在拆一栋房,安置一户人,都有很大困难。武陵源区政府表示,正准备争取国债资金和各级财政的支持。
第四个难题是处理被拆迁人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武陵源景区一部分接待设施在修建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三角债’关系。丁云勇坦陈,有时候为拆一栋房,做好债权人和债务方的工作,一天要爬几个山头,难度比拆迁大得多!”
武陵源景区拆迁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大拆迁的消息,也牵动着世界的目光。一位著名遗产学者对此评价说:“虽然在对张家界的保护方面,当地政府曾走过弯路,但已经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绿镜头背后的忧思录
从2001年10月到2002年5月,张家界共拆迁了15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物。据当地环保部门测量,景区的废气排放得到严格控制,废水全部进行净化处理,空气优良天数增加,金鞭溪的水质有很大改善,索溪水质根本好转。
“景区的固体垃圾比一年前减少了85%,。所有拆迁的宾馆地基全部栽上树苗和草皮,武陵源景区的城市化倾向已经基本解决。”武陵源景区拆迁指挥部总指挥丁云勇说起拆迁后的武陵源,露出灿烂的笑容。
“大拆迁”使张家界正逐步恢复原始风貌。当地一位政府官员说,为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张家界各族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在此之前,张家界旅游业的繁荣是以牺牲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环境资源为代价的。
张家界“大建设”带来大拆迁,被前来采访的港报记者团比作“先染污后治理”。的确,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才发现的“旅游明珠”张家界近几年来旅游发展速度很快,但也给人们留下许多沉重的反思。
反思之一,风景名胜区开发必须先编制科学严谨的规划。武陵源在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缺乏一部可持续发展的景区详规,以致出现比较严重的景区城市化问题。
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必须以高质量的旅游规划加以合理开发。大量的房子建在核心景区内,而且有些还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对核心景区与旅游功能服务区没有严格区分,二是弹性的规划使自然遗产保护流于形式,给“首长批条”、违章建筑留下了空间。
专家认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规划一定要立足“合理保护、科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科学严谨的规划才能创造最大的生态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反思之二,,就是永远不能以牺牲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武陵源刚通过世界自然遗产验收时,当地人更多是看到遗产开发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遗产自身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一些单位在核心景区扩建宾馆等旅游接待设施;农民则急于在景区建房办餐馆、旅社,一时间饭店如雨后春笋,多达400多家。生活垃圾四处堆积,污水横流,武陵源逐渐褪去世界自然遗产的本色。
反思之三,旅游城市发展指标亟待完善。业内人士提出,张家界片面追求发展速度酿成苦酒,国家亟需制定旅游城市的发展指标及评价标准。旅游城市的发展通过什么来评价?是经济发展的各类硬指标,还是引了多少资招了多少商,是游客数量,还是旅游总产值?
自然景区商业化、人工化是全国普遍现象,不独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都面临相似问题,如果国家不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扭转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游客人次的取向,就不可能谈可持续发展,并会面临严重的国际压力。
反思之四是立法保护世界遗产势在必行。世界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但它又是十分脆弱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存。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若不依法保护,世界遗产很容易被“掠夺性开发”,成为短期行为的牺牲品。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制约强权,抵御各种非法审批、破坏性建设与污染的强有力的武器。2001年1月1日,《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开全国立法保护世界遗产的先河。最近,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专门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设立了《保护条例》。这两个《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保护世界遗产进入崭新的阶段。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世界遗产保护,人人有责。武陵源景区大拆迁在给张家界旅游造成损失的同时,其实也给张家界带来重新规划、更上一个台阶的机遇。但愿张家界自亮“黄牌”之举,仅此一次。(频道责编 刘小娟)
☆ 黑镜头·绿镜头--张家界自亮“黄牌”之后 (2002-5-15)
☆ 张家界开辟“绿色通道”免费接待军人 (2002-5-14)
☆ 张家界土家族“阿庆嫂”人生传奇 (2002-5-9)
☆ 张家界火车站“五一”黄金周念懂生意经 (2002-5-6)
☆ 张家界游客接待量创新高 (2002-5-5)
☆ 张家界索溪湖交通隧道实行灯控 (2002-5-4)
☆ 张家界:白鹭飞来度长假 (2002-5-3)
☆ 张家界景区医疗救护网络投入运行 (2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