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宾朋襄盛会 健康养生涌大潮
1924 2017-10-31
近年来,带有“别再吃了”“别再喝了”“别再用了”等字样的“关怀式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微信辟谣工具就已对超过120万条谣言进行辟谣,“别再喝了!桶装水开封3天后细菌增加227倍”是微信辟谣工具12月最新揭秘的谣言之一。
从粗放的“震惊体”进化到温柔的“提醒式”,谣言仿佛越来越贴暖心,然而谣言终究是谣言,其背后仍然存在昭然若揭的灰黑产业链:上游“推手”制出谣言,下游微信营销公司接单利用微信营销号大肆传播,以此赚取流量费和广告费。据报道,拥有一万粉丝量的微信号转发一条食品安全谣言能获得150-300元。而《微信生态安全报告(2016)》显示,去年已处罚的造谣传谣类微信账号,约有10万个。
为什么“关怀式谣言”多会赚得盆满钵满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个数据:市场研究公司GfK(捷孚凯)17个国家2.3万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询问了他们个人认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因素,排在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为良好的健康、金融安全以及休闲时间。73%的受访者都将健康列入好生活的必备因素内,这不算奇怪,健康是“1”、其他皆“0”,《尚书》也言及“人之五福”最先为寿,“关怀式谣言”看准的切口就是这个。
凉茶延寿的调侃也好,延缓衰老的全球实验也罢,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3亿的现在,老龄化一路狂奔,即便减少了一些演技派“道长”“大师”的谣言,养生保健依然还是最红火的朝阳产业,因为健康大概是人们解决温饱需求之后的最大刚需。
此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17个部门单位共同主办的2016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食品安全谣言已经占到了网络谣言传播量的45%。所谓“大道不畅”才会出现“小道必猖”,如果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科学素养能跟得上、如果人们的健康刚需被正视,人均GDP在接近1万美元的今天,何以还能让“关怀式谣言”四处溜达又风光无限呢?
治理谣言,事后治理是市场的功夫,事前防范是科普的功课。但是子女没时间关心、社会没心情关心,谣言总会插空进行“贴心”慰问,继而让老人进行投资。现在,针对谣言,虽然人们有一个越发清晰的共识是谣言止于智,但其实,谣言更止于“治”。因为百姓和专业的造谣者之间,在博弈上永远是不对称的关系。人同此心,情同此理。只有从人性的常理常情角度,才能理解各色养生保健品骗局里比重不小的老人群体。
所以,“关怀式谣言”的源头还是在养生刚需上。靠辟谣能解决部分问题,但辟谣无法在养生刚需的问题上一劳永逸。一言蔽之,也许健康中国这件事,还是要从“关怀式科普”做起。(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