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家提醒:春季养肝注意防“躁”
2122 2017-04-10
有多少健康谣言把我们击中
国民健康素养掣肘健康中国战略(上篇)
半月谈记者 帅才 董小红 鲍晓菁
年轻人跑步健身成时尚,中年人保温杯枸杞水不离手,老年人热衷各种或真或假的健康讲座、养生节目……随着社会发展,国民消费不断升级,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老中青群体对健康的热情都空前高涨。
然而,由于许多国民健康素养都在“及格线”以下,现实中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随处可见,各种养生谣言、骗局层出不穷,疾病高发、医药费支出日益增加,消耗了很多医疗资源。
国人健康素养提升较慢
健康素养是什么?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街头随机进行了采访,受访人群涵盖老中青三代,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
“不知道,我知道文学素养,健康素养是啥还真不知道。”
“健康素养就是保健知识。”
“就是知道按时体检,有病别拖,信大夫不信偏方,对吧?”
“懂得不熬夜、少撸串、早睡早起身体好。”
……
专家表示,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包括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58%,较2008年的6.48%提高了5.1个百分点,较2015年的10.25%提高了1.3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稳定上升态势;但同时,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然较低,城乡、地区、人群间发展不均衡,人民群众对各类健康问题的认识水平不均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提升较慢。
专家认为,公众健康素养较差主要体现在无知和误知两方面,这导致一些人遇到健康问题时会在两种极端心态间摇摆:要么讳疾忌医极力回避,不接受治疗;要么极度恐慌如临大敌,盲从各种谣言、广告、偏方,上当受骗。
小病拖大,大病拖炸
家住湖南长沙的李先生在30岁时就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医生劝他住院接受治疗,被他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后来,李先生因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发作被送进了医院。
湖南省卫生宣传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黄德建说,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很多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激增,而由于缺乏健康理念和健康专家指导,这些慢性病人在患病初期没有引起重视,有些病情严重的病人已经达到住院指征却以种种理由拖延,导致慢病并发症发生,甚至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采访中,一位患者家属告诉半月谈记者,他的叔叔正是因为常年不重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一天一包烟、三顿酒,还酷爱甜食,后来突发脑梗入院,经治疗仍需人贴身照顾,生活无法自理。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比起治疗脑梗肯定容易得多,患者也不用受那么多罪,医疗费用也低得多。所以预防疾病的理念必须深入人心。”湖南省卫计委医政处副处长李世忠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高血压病研究所副所长张国刚教授说,健康素养高,在疾病发生之前能够有效预防,治未病;在疾病早期,可以发现疾病的信号,早治疗;在疾病康复期,促进康复,防止复发。但由于居民健康素养低,慢性病的知晓率、控制率都很低,全国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增长速度过快,消耗了很多医疗资源。
被“坑”没商量,科普跑不过谣言
最近,家住成都锦江区的李婆婆早上遛弯锻炼时,被小区外发传单的人忽悠着去领免费鸡蛋,最后花光了身上带的所有钱,捧回了一包三无“补品”。
“幸好我妈卡里就1000多块钱,不然还不晓得要被坑多少!”李婆婆远在上海的女儿提起此事气不打一处来。而李婆婆却还想去:“他们对我像亲人一样,还送了我一年的免费按摩卡。”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分析认为,以讲座、会议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已经成为保健品行业内的“标配”手段,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常有孤独感、易从众、期待自我价值肯定的四大“软肋”,铺设陷阱,打“亲情牌”“情感牌”。
随着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网络上一些养生方法逐渐流行起来。其中,“灌肠美容排毒”也受到很多爱美人士的青睐。然而,灌肠真的能起到美容、养颜、排毒等诸多“神效”么?
近日,成都一位50多岁的爱美女士在一家美容机构灌肠导致肠穿孔住进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该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了开腹探查、肠道修补的手术,据医生手术中所见,病人盆腔脓肿并有粪类积液,感染非常严重——说好的“排毒养颜”,差点变成“中毒丧命”。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解小宏告诉半月谈记者,灌肠仅仅是作为解决便秘的一个临时措施,并不像吹嘘得那么神奇,灌肠排毒只是美容机构推销的噱头。
“活吃蝌蚪,他的癌症病灶消失了!”“吃到这个你就死定了!别知道太晚,赶紧收藏!转发到亲友圈!(食物相克图表)”……当前,网络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网上有很多健康信息是道听途说和主观杜撰的。还有一些信息逻辑混乱,或片面夸大某种物质的影响等,这些存在误区和盲区的信息,轻则误导受众,重则威胁公众的生命与健康。
监测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居民对于健康知识与理念的知晓相对较为容易,获得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权威、科学、准确的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还不通畅,养成健康行为和掌握健康技能较难。一些人要么盲目保健,要么轻视健康,这样的健康“雷区”正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水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长期关注公众健康素养问题,他认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必须创造支持性环境,让人们更容易获取、理解、使用健康信息和卫生服务,因此健康传播非常重要。
健康素养:待补的认知短板
国民健康素养掣肘健康中国战略(下篇)
半月谈记者 帅才 董小红 鲍晓菁
现在绝大部分国人已从温饱的追求转变为小康需求,在健康层面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健康素养还没有跟上。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健康医疗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相关公共服务尚不匹配。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居民健康素养成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征途中亟待补齐的短板。
让老百姓看得懂、找得到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0%。健康素养究竟从哪里来?
“首先不能让谣言占据公众的认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认为,医疗机构一直履行的是治疗的职责,当下向公众提供医学和健康信息服务也成为必要的职能。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盛明科教授建议,针对容易滋生谣言的信息,开展预防式科普宣传,真正把科学道理讲通讲明,让公众多掌握医疗卫生、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让“伪科普”不攻自破,失去传播的土壤。
“化疗,本世纪最大的骗局!”“惊天秘闻!癌症已被攻克!”“战胜癌魔,她这样说……”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发的肿瘤令人谈之色变。朋友圈里各种耸人听闻的“伪科普”更是给很多肿瘤病人的治疗造成了直接的影响。100多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了上海第一支肿瘤科普志愿者团队,从4月开始,肿瘤医院一线“大咖”们将针对14种高发肿瘤在网络电台开设50期权威肿瘤科普课程,由合作网络电台的专业人员来做宣传、推广,向民众普及最权威的肿瘤防治科普知识,让网络风行的“伪科普”无处藏身。同时,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等手机App,相关微信公众号也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普。
春雨医生内容运营总监顾晓波认为应建立一个权威的健康信息平台,并且广而告之。他建议将疾控、医院、科普平台、权威媒体的相关信息整合到一个权威的健康咨询平台上,让公众能够便捷地获知正确的健康信息。
现有健康观念待改变
没有行业标准,没有科学依据,随着养生热的兴起,千奇百怪的“养生大师”、匪夷所思的偏方妙招、鱼龙混杂的保健品市场纷纷应运而生。
西昌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2016年7月对当地中老年消费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购买保健食品经历的消费者142名,达到受访人群的45%,赞成购买保健食品的消费者118名,达到受访人群的37%;有39%的受访者认为保健食品没有治疗作用,另外还有45%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清楚,有78%的消费者甚至不了解保健食品和药品的不同。
保健品市场的火爆反映出人们对健康的渴望,也反映出人们健康素养的缺失。四川绵阳市卫计局医政科科长李小林告诉半月谈记者,民众健康素养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些陷阱的出现。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使消费者不盲目迷信保健食品,也是从根本上消除行业乱象不可忽视的一环。”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边振甲建议,通过科普宣传等各种渠道,树立正确认知,使消费者明白保健食品不能代替正常膳食、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更不能代替药物。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引导公众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业内专家的共识。
“健康中国”,我们已在路上
原国家卫计委自2014年起组织开展了三批健康促进县(区)试点建设,目前全国已有399个健康促进县(区),其中国家级试点县(区)196个。
设立孕妇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免费体检,选配“健康生活指导员”主动上门服务……正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健康促进县(区)试点建设涌现出不少“金点子”,试点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明显提升。
根据测算,第二批试点县(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9.57%,高于2016年11.58%的全国水平;试点县区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21.6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天津市南开区通过建立区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街道社区全民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实施全运惠民助推健身行动等健康行动,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6%。
北京市将推进全市约7000个村委会、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医生、计生专干、健康指导员、家庭保健员、社区志愿者等资源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全面小康离不开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要赢在起跑线上。
专家建议,国家应该将公民健康素养融入教育的各个阶段,应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教育阶段制定相应计划。
对此,河南省要求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每学期在地方课程中安排不少于9个课时,高等学校因校制宜制订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安排必要课时,确定相应学分。以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心理健康、食品安全、口腔保健、视力保护、控烟限酒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为重点,逐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全面推开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工作,还将提炼优秀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推广交流,并在所有地区探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制度。
与此同时,中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已于去年底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健康教育制度,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