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放松双眼的三个小动作
2235 2017-09-18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烟台市医药健康工业企业销售收入92.79亿元,同比增长6.67%,出口创汇5.94亿元,同比增长14.36%。
文|界面山东王丹青
833亿元,是烟台市2018年生物医药产业总收入的数字,对这座海滨城市来说,“到十三五末医药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已然触手可及。
这是烟台在打造海洋经济大市的道路上,最为与众不同的一次尝试。
朝阳升起,烟台进军千亿级产业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被称作“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如今这朝阳正在烟台的海面上缓缓升起,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亦随之浮出水面。
2016年底,烟台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并确立了“打造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根据规划,烟台市争取到“十三五”末,全市医药健康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5%以上;医药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企业1家、过100亿企业3家以上、过50亿元企业7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过亿元企业30家以上,进入全国医药百强企业8家以上,医药健康产业成为烟台新的支柱产业。
其实,敢于提出“千亿级”目标的烟台市,早在2008年就与医药健康产业结缘。
2008年9月,“全国健康科技高层论坛暨新特药博览会”在烟台召开,这场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烟台大会”,让众多国内外著名院士、业内专家汇聚烟台。彼时的医药健康产业,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产业技术还是布局都不成熟。
但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却在这场大会中敏锐地嗅到了机遇。
2017年,经历了近10年的“孵化”和“培育”,烟台市已在生物医药健康行业拥有1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1家过亿元生产企业,4家全国医药百强企业。
以烟台市开发区为例,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烟台开发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势头最为突出,完成产值同比增长26.3%,其中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3%,高出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速37.1个百分点,有力拉动全区经济发展。
这无疑成为了烟台市实现“千亿级”目标的信心来源。
“百花齐放”,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迈入黄金期
根据烟台市政府网站信息,目前烟台市共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其中13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以绿叶制药、东诚药业、瑞康医药、荣昌制药为代表的支柱企业稳步发展,行业地位不断提高;新涌现出的石药百克、诺康药业、迈百瑞等新兴企业成长迅速,已成为细分领域的重点企业。
烟台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烟台市医药健康工业企业销售收入92.79亿元,同比增长6.67%,出口创汇5.94亿元,同比增长14.36%;固定资产投入11.6亿元,同比增长9.53%。截至目前,烟台在建或规划建设的生物医药园区有25个,其中6个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烟台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开始迈向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新的机遇还在垂青这座“早有准备”的城市。
今年9月21日,以“重新定义健康产业”为主题的国际健康产业大会将在烟台举行,国际健康产业论坛秘书长罗军曾表示,以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美丽乡村同行、特色康旅等多种题材的主动健康与医养结合模式,将成为新的趋势。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将快速普及。
以宜居宜养闻名海内外的海滨城市烟台,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优势,与“千亿级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相辅相成,打造北方最佳旅游度假休闲和健康产业名城。同时借助这次大会,烟台还将以引进世界顶尖的科研机构和国际院士团队为项目牵引,坚持从高端切入做好战略规划布局,积极引进医疗康复机器人、可穿戴、人工智能、医疗康复3D打印等核心技术团队和高端国际医养机构,深入推进大健康产业。
向海而生,海洋生物医药异军突起
对烟台而言,海洋资源能带来的,绝不止一个大健康产业。
纵观山东,“海洋强省”战略的提出,为山东的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挑战、新机遇,对于拥有909千米海岸线的烟台来说,建设海洋经济大市,亦是时代与历史赋予的使命。
掘金海洋,深耕海洋,2019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略海洋”战略,在“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上加快实现六个突破”中,烟台市委、市政府将“突破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列入其中。
“打造‘蓝色药库’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表示。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药源宝库,他透露,人们已经在海洋中发现了约3万个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天然产物。烟台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市食药监局局长李伟曾表示:“近几年,我们向海洋要效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争把海洋医药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这一目标正在实现。
“海洋生物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研制过程十分艰辛。”烟台东诚药业常务副总经理齐东绮表示,但海洋生物中的巨大潜力却依旧驱使着这家传统生化药物企业踏上转型之路。
从2000年开始,东诚药业就将新药开发的目光转向海洋生物,将普通的鱼软骨变成硫酸软骨素原料药,东诚药业也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硫酸软骨素原料药生产企业。
东诚药业方面透露,2017年,东诚药业的鱼来源硫酸软骨素原料药出口50吨,销售额为700万美元;保健品级软骨素出口500吨,销售额为2732万美元。此外,东诚药业还正在研制3个海洋创新药物。
高歌猛进,中国北方崛起“国际生命科学示范区”
2017年,烟台市确立了建设“国际生命科学示范区”的路径:以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为统领,围绕城市中心带从东至西建设七大园区,形成布局完善、各具特色、优势明显、技术领先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在建设“国际生命科学示范区”中,烟台市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力。
为了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烟台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科技创新为驱动、高端平台为支撑,并探索运用资本力量助推产业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
据悉,除连续两年兑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奖励3100余万元外,烟台市还成立了2支医养健康产业基金,包括规模1.82亿元的“烟台多盈新动能投资中心基金”和规模15亿元的“烟台绿康投资中心基金”,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基金保障。引导基金目前已对烟台市迈百瑞、隽秀生物等生物医药企业投资1350万元,随着医药企业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实现了地方财政、医药企业和基金股东的三方共赢。
与此同时,烟台还积极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日前召开的烟台市医药健康产业重点项目推进会上透露,目前烟台共有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示范企业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外籍院士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各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烟台市财政出资支持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建设,并加大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等133所高校院所的合作力度,组建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在围绕攻克产业重大技术瓶颈、促进先进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烟台市市场监管局透露,烟台市还有三个百亿级产业园正在形成。其中,绿叶制药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突破200亿元;石药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30亿元,近期计划有6个肿瘤治疗药剂落户,将成为石药集团除本部基地之外全国最大的产业集群基地;荣昌生物医药园区三期工程完工后,可形成抗体药物和ADC药物生产能力各100万支以上,产值可达100亿元。
走过漫长的孵化期,迎来黄金期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如今已成为烟台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八大主导产业之一。全面起势的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也将成为拉动烟台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