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如今的时尚女王,曾经却做过别人的小三
1522 2016-05-25
Jessica与少女时代分道扬镳,宣布自己做起了时尚品牌
整个黄金周期间,娱乐版面总会有那么或大或小的一个位置,是留给一个叫郑秀妍(艺名:Jessica)的韩国女歌手的———用女歌手这个词称呼她,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了。作为韩国超级天团少女时代组合中曾经的一员,在十一临近时,她却与这个组合分道扬镳,宣布自己做起了时尚品牌。
粉丝们之间掐架的焦点多半是她到底是“自己不想干了”还是“被公司从组合里开除了”,当然,这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而更多的旁观者所关注的则是,明明艺人做得好好的,怎么就非想不开了跑去开公司创品牌、彻底转型往时尚圈努力呢?当然,明星转做时尚品牌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Jessica这样决绝的姿态还是罕见的。难道这真的是件容易的事儿?眼一闭一睁就能名利双收?呵呵,事实上,想要成功,才没那么简单。说句实在话,时尚圈可比演艺圈难混多了,如果毫无准备,贸贸然投身,就只能落得碰了一鼻子灰、怀着悲壮的心情沉沉睡去的结局了。
【前辈们怎么玩】
与品牌合作只能算入门,自己做品牌才叫成功
尝鲜级:与品牌合作限量版
从玛丽莲·梦露曾经讲出“nothing but Chanel No.5(除了香奈儿五号香水,我睡前什么都不穿)”之后,品牌们就知道了明星们对于他们的作用不止是停留在广告上拿着产品微笑那么简单。
跟明星合作出限量版设计,是近年来最被推崇的一种方法,比起代言,它更有“双赢”功效。明星效应能为这种设计款带来更多购买量。另一方面,明星跨界做设计师为自己加分不少。比如格温妮丝·帕特洛在度过了职业的巅峰时期之后,一直在找除了表演之外的“第二春”,与美国品牌迈克·科尔斯合作发布了一款包包。
放眼国内,这种明星与品牌合作的案例还是比较少见的,一来因为国际品牌眼光首先锁定的是好莱坞,其次才是中国明星,中国明星参与国际品牌,更多不是双赢而是借势。要实现双赢,他们只能仰仗国内品牌了。所以张曼玉曾经以香港潮牌IZZUE设计总监的名义开过服装秀,而最近,达芙妮也和高圆圆推出了设计合作款。
深入点:做潮牌,开淘宝
当然,有的明星看到了服装产业高额利润和前景,纷纷开始做自己的“潮牌”,这其中包括陈冠希、李灿森、李晨,甚至谢娜张杰、杜海涛也都开始做潮牌。这些人当中,有的是怀着对设计本身的热衷(陈冠希和李灿森),有的是嗅到了盈利的商业模式(李晨、潘玮柏),当然还有的是出于跟风。
以上这些瞄准的都是潮牌,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价格不贵,并且突出个性、耐穿、量少的特点,最主要的是,贴合明星自己的穿衣风格,毕竟明星做潮牌,大部分客户群都会是粉丝群体。
向来以亲民著称的谢娜张杰在淘宝做的“欢型”潮牌,其设计非常贴合他们的粉丝群。对这些受众群来说,一两件“欢型”傍身,立马就感觉跟张杰一样时尚了呢。
高级款:做品牌设计师
还有一群人,走在了他们的前面,开始拥有自己的时尚品牌帝国。这其中最典型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以她为名字命名的品牌,如今每年都能在纽约时装周上做发布,并且已经成功受到时尚界认可,成为奢侈品牌界的新贵。
此外,著名的名媛帕里斯·希尔顿则显示出了她精明过人的经商头脑。她当年在出狱后,立马推出自己的时尚品牌,这是一条从香水到鞋履、服装、配饰、酒类、手表、美发产品、墨镜等多方位于一体的生产线。
【赚钱也不易】
像贝嫂一样成功的没几个,不如开网店小富即安
别以为跨界做时尚是一件包赚不亏的事情。事实证明,要没有靠谱的合作伙伴,没有清晰的商业思维,很容易走投无路。贝嫂的包卖那么贵,赚钱吗?当然啦!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后,她又开创了副线品牌DVB(David and Victoria Beckham),主打牛仔裤和简洁干练风,并且在今年9月在伦敦开设了旗舰店。
而贝嫂的成功秘诀是什么?首先她创造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可以理解为高冷风),比如一字领、硬朗的线条和高品质的面料。拥有独立特色,再加上懂行的CEO帮助运营,自然事业蒸蒸日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珍妮弗·洛佩兹和她的品牌J.LO。2002年创始品牌的时候,还曾获得了一年销售33亿元的惊人业绩,随后也推出了香水、腕表、成衣等系列,但十年多过后,在各种打折网站上,才能时常看到它们的身影。
跟动辄霸气逼人的欧美大咖比起来,国内时尚圈的这些明星玩家,赚的恐怕是血汗钱啊。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李晨与潘玮柏创办的潮流店铺NPC,在经营近三年之后,才有底气开了国内第三家分店。在他们的潮牌店里除了卖自己的设计之外,还会代理很多其他的潮牌,因为实体店里需要更多款型来填充。同时,李晨和潘玮柏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库存问题,库存过大会对品牌有致命伤害。
相比之下,谢娜、张杰、杜海涛则聪明许多,他们的衣服主要靠淘宝或者其他购物网站卖出,价格便宜,服装风格适合90后,并且时不时还有“明星示范款”,或许是在暗示粉丝们,和偶像更近一步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