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版权热的冷思考 理性回归时再反思

Admin 2017-09-26

  经历了前两年的跑马圈地,各大产业巨头竞逐体育版权的投资热潮似乎正在降温。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回归了相对平静的阶段。如今,运营或变现成了体育行业从业者更为关注的问题,如何生产出优质的赛事产品,实现版权的商业价值,俨然成为体育产业的新主题。

  在理性回归时再反思,不失为一剂良药。

  毫无疑问,即买即用的体育赛事版权,对于试图迅速闯入行业并建立影响力的公司来说是一针强心剂。有了版权就有了用户,有了用户就有了客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5亿NBA”“80亿中超”纪录相继诞生后,一些在中国相对小众的体育赛事版权也卖出了天价。此后,版权违约现象时有发生,此前的豪迈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何看待“过热”的版权大战?腾讯体育运营总经理赵国臣的一番话值得深思,他认为,很多人对体育产业市场期待过高,导致拔苗助长,透支了体育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其实,只有慢慢地耕耘付出,培育市场,才能有所收获。

  事实上,无论是以英超为代表的足球联赛,还是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它们巨大价值的形成都并非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有了如今的竞技水平和全球影响力。在发展阶段不同、受众需求不同的情况下,指望中超版权卖出和英超一样的天价、奢求欧美风靡的赛事在中国也能立马走红,恐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喜的是,回归理性的中国体育产业正在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例如,拥有中超联赛版权的体奥动力公司,实现了中超联赛在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落地,成功扩大中超联赛在海外的影响;手握北美三大联盟等赛事版权的腾讯体育,不仅在积极探索版权的增值,也在自建赛事上频繁发力……

  更重要的是,拥有政策优势、规模优势、后发优势,中国体育产业已经具备了弯道超车的条件。在此背景下,行业从业者更应当“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为产业成长赢得更大空间。

上一篇:是何居心?日媒诬中国天宫一号将“失控坠落”
下一篇:郝海东入股疯狂体育 A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