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四个导向部署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Admin 2020-03-31

      榆林市教育局积极谋划,深入研究,抢抓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聚焦职业教育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努力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全力提升职成教育服务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问题导向,制定全年工作计划。2020年,榆林市职业教育工作以贯彻落实《陕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为主线,制定了职成教育年度工作要点,排出了每季度、每月工作计划进度表。近日,市教育局对全市中职学校的学生数量、教师结构、办学条件、设施设备、专业开设、校企合作、教师培训需求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详细的摸底统计,梳理总结全市职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为全省即将开展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规范“双达标”活动、分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目标导向,统筹安排重点任务。一是突出类型教育地位,合理确定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根据全市中职学校的不同情况分类施策,推动中高职联合办学,支持具备条件的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培养基本劳动者和一般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二是巩固职普比不低于4:6成果,市上严控职普招生计划,职教单招本科上线率继续纳入全市高考评价,统筹推进职普融通发展,确保职业教育规模。三是履行政府职业教育责任,按照普职大体相当要求和各中职学校基础条件、规模质量、经费投入等实际差异,支持各县区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大经费投入,逐步解决校舍挤占、实训设备短缺等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四是落实职业学校教师补充机制,中职教师培训纳入市级教师培训范围,启动“双师型”教师市级培训计划,重点选择优势专业、新型专业的一线年轻教师,通过2至3年“一人一案”不间断精准培训,打造一支职业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团队,解决文化课教师不强、专业课教师不专的问题。五是施行职教集团托管等方式,建设几所集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技术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为一体的 “产教融合型学校”,实现学校在专业、管理、特色上的全面成长,打造榆林中等职业教育的第一梯队。六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职业学校信息化水平,拓展职业教育培训功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短期技能培训的实效性,年培训20000人次以上,助力脱贫攻坚。七是加快社区教育发展,府谷县建成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横山区、绥德县建成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举办好陕西省第二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
      ——改革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全年培训20000人次以上,助力脱贫攻坚。明确全市中职学校工作任务。督促神木市职中、靖边职中、榆林职中、府谷中专加快建设省级高水平示范性中职学校。推进榆林职中、神木职中、靖边职中、横山职中、米脂职中、绥德职中 “1+X”证书制度试点。深化“三教”改革,在全市中职学校执行教育部制定的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艺术等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组织好培训学习,加强督导检查,推动新时代榆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以创建市级“特色专业”和“示范校”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引进企业专业领军人才,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内涵和优势专业,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取向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做到“因专业制宜”,提升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三是引进优质职教资源,探索国际化办学路径,促进跨界融合。推进榆林职中、绥德职中与天坤教育集团的合作,稳妥实施横山职中的中韩本科班,深化府谷中专的中德合作交流,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效果导向,精准施策确保实效。一是启动市级“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和“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建设工作,推进省级高水平示范校创建,打造全市职教特色专业,实质性推动校企合作,提升全市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按照企业需要的成熟技工要求培养“技术蓝领”。二是开展中等职业教育316督导评估,督查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落实情况,实施绩效评估,科学合理分配市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加大县区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快续建榆林职中、迁建横山职中、搬迁神木职中的进度。三是召开全市职业教育现场会,举办市级学生技能大赛、教师能力大赛和教学能手大赛,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文明风采活动,优化专业布局,重点建设传统长线专业和新型实用专业,推行订单班、办好冠名班、对接产业、行业、企业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将“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订单”转变为“订水平、订质量”的“人才订单”。四是启动榆林职业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建成涵盖招生录取、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师生竞赛、技能培训、校企合作等一体化职业教育综合服务网,使其成为展示市内优秀职业院校办学成果、师生专业技能、优秀学生成长风采的重要窗口,成为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平台。五是加强中高职协调交流,创新开展职业启蒙和劳动体验教育,探索建立学生职业素养护照,推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突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的教育,大力培养“榆林工匠”。      

上一篇:2019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后还能更改信息吗
下一篇:拼多多进军教育,学习也能「砍一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