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纳米专家汇聚北京 共话纳米科技最新进展
538 2020-04-23
新华社合肥8月29日电 题:创新驱动引领农业大省安徽走上后发赶超之路
新华社记者 汪延、程士华、董雪
高新技术产业对全部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65%,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格外抢眼……从上半年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看,创新驱动正引领农业大省安徽走上后发赶超之路。
新动能成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超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增幅连续四年增长,对全部工业增长贡献率从去年同期的59.7%增长到65%。同时,集成电路、锂电池、工业机器人、液晶显示屏、民用无人机等新产品创造了18%的规上工业产值。
“新动能已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安徽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张曙光说。
坚持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使曾经的农业大省正在经历经济蜕变。2012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742家,到去年末增加到3863家,跃居全国第8位。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涨势迅猛,完成产值2001.3亿元,同比增长27.7%,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5.6%,增速、贡献率均替代汽车装备制造业,居40个工业行业之首。
安徽省统计局副局长赵金宝说,安徽这次的新旧动能转换有着广泛而扎实的基础。近年来“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持续向好,技改投资增长保持高位,安徽工业发展的后劲和基础与过去大不一样。 ”
人才驱动开始发力
把过去政府之手主导要素配置的模式,转化为以人才为中心驱动资源配置的模式,是安徽对原有创新模式的再创新。
从2013年开始,安徽每年都要制订一个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的文件,不断补充完善引进人才的政策体系。
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安徽率先启动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面向全球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政府直接运用基金等系列金融工具,对项目团队进行股权投资,鼓励其创办企业,转化成果。
近5年来,安徽面向全球招引的高层次人才每年增长约30%,共引进创新团队273个,高端科技人才1000多人。1180家企业获得奖励,技术人员获得股权分红6亿多元。
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到芜湖创业的程敬卿就是其中之一。程敬卿团队被纳入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获得省政府扶持资金1000万元,芜湖市入股1000万。他们在世界上率先攻克特种表面涂覆技术,今年销售收入可达1亿多元。
“引进一个团队、带来关键技术、成立一个企业、形成一个产业”的政策效应明显提升。中盛溯源生物医药公司董事长俞君英,去年带着国际顶尖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来到合肥,不到一年时间就出了产品,并与多个合作伙伴签订了协议。
科技工作者对科研成果也有更多的享有权和处置权。拥有多项机器人专利的安徽工业大学教师刘良安,去年与安徽省高新创投等公司共同设立机器人公司,其专利评估折价的股份,70%归于他个人。
据统计,2014至2017年,安徽省市联动招引、扶持了273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按政策兑现省补助19亿元,引导市县先行补助26亿元,拉动企业研发投入170亿元。
“一号工程”催生第一动力
8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研究团队宣布,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这一成果使得我国在量子科技上成为“领跑者”。
当潘建伟带领在德国的团队整体回归中国科技大学,建立全球首个通信城域网时,合肥市政府给予了10多亿元的资金支持,为之后“墨子号”的发射准备,迈出了关键一步。
安徽创新办副主任夏辑说,近年来安徽省将科技创新视为“一号工程”。
量子通信、超导技术、雷达、智能语音、核聚变与强磁场等一批位居世界前列的新科技,均受到安徽省激励政策的扶持。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又催生出一批变革性的成果。
科大讯飞由小到大,成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现在,科大讯飞的终端用户已有13亿,在它的开放平台上的开发者已达30多万户,以它为主体的中国声谷已聚集了70多家企业。
安徽,一个传统农业大省,一个昔日的产业承接转移地,正加速向原创成果策源地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