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康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吡唑醚菌酯未来定位
4762 2016-05-20
拥抱5G新技术助力高等教育新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踏上由大向强的新征程中,我们迎来了5G新技术。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常常会给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今天,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拥抱5G新技术,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增添新动力、实现新发展。
1、清醒认识我国 高等教育的时代挑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既面临着高等教育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水平有待持续提升的问题,又面临着适应时代新发展、应对科技新变革等问题。这些重大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的时代挑战,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把握:
一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接继奋斗。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领域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振奋。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在科技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这次中美经贸摩擦表明,经济与贸易的冲突,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些竞争根本上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水平的竞争。我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迫切需要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接继奋斗,依托科技发展新成果,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二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党和人民的新期待相比,仍需在内涵式发展上持续着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的历史性转变,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面对党和人民的强烈期待,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聚焦质量提升这个核心任务,及时把握科技创新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动能。当今世界,以信息科技革命为先导,以新材料科技为基础,以新能源科技为动力,以空间科技为外延,以生命科技为战略重点,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全方位科技革命,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重大而深远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比如,与4G相比,5G具有大带宽、低时延、高容量、高可靠、众连接的特点优势,克服传统网络在速度、时延、传输等方面的局限,催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成熟应用,推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构建,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5G新技术的应用,将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强大而持久的新动能。
2、深入把握5G时代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
今年6月,我国发放了4张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已正式进入了5G时代。回溯历史,移动通信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带来高等教育深刻变化。今天,5G时代的到来,必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
一是推动教学方式互动化、智能化。基于5G技术特性,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将在教学领域广泛普及,极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AR/VR全息技术的应用有了更多可能,稳定输出的高清直播将全方位呈现教学活动,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课堂体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深化,其营造的智能环境将全方位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远程教育和慕课的体验性、互动性将大幅提升,对教学参与者和教学过程的感知和反馈将更加深刻。
二是推动培养模式个性化、特色化。在5G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学习数据的大规模、高速率、全过程传输反馈成为可能,传统网络和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供给千人一面的状况将被打破。教育环境将更加智慧化,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和传感设备将打通课内外数据壁垒,促进线上线下课程的无缝融合。教育资源将主动适应个体的特定需求,全面实时的信息感知和数据传输将带来学习场景和特征的精准分析,主动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规划学习路径、推送适应性的学习资源,实现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换。
三是推动教育资源公平化、一体化。5G强大的技术优势,将突破时间、空间、内容、媒介的限制,为解决高等教育领域的技术性难题提供有效方案:它将增进教育服务的全面共享,通过优质的教育信息数据高速汇聚和跨空间传输,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实时共享和互联互通;它将增强教育服务的协同功能,通过将种类繁多的设备、终端、系统连接起来,有助于教育信息的一体化交互和集成协作;它将优化教育服务的调节功能,实现教育机会和资源的均等供给,有助于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四是推动教育生态网格化、智能化。在智能技术和泛在高速通信环境下,5G将推动教育生态的融通互联和智慧涵盖,极大提升教育的整体协作能力,信息数据的无阻碍、高可靠传输处理,进而带动各类教育提供便利、快捷、高效、智能的服务;将推进各类教育的智能协同,通过利用5G的边缘计算技术,有助于实现教育管理、教学培训、教育服务等业务的特定需求和智能管控;将重构业务流程,5G环境下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构建,有助于推进教育体系业务流程的高效整合和智慧化转型。
3、抓住机遇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创新点亮教育,科技引领未来。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5G时代,我们要牢牢把握5G优势特点,赋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支撑和引领教育信息化,从以下方面努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一是转变教育理念。只有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要积极推进5G时代下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一方面,要转变知识传授模式。通过5G强化对教育环境的智能构建和对教育过程的全方位感知,突破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边界限制,破除教育者对知识的垄断,引导教育理念向认知建构转变。另一方面,要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利用5G在突破时空、快速传播、手段丰富等方面优势,跳出传统教育实现方式的局限性,增强教育理念功能在纵横两个维度的拓展延伸,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特别是,要推动个性定制化精准教育。依托5G新技术,增强对教育数据信息的立体感知和无缝流通,提升个体的精准分析能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智能获取和个性化供给。
二是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5G对各行业领域的革新将促生相关学科专业的优化转变,并带动新兴学科专业的衍生发展,强化5G技术对新时代学科专业建设的深入赋能与高度参与。第一,要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借助5G及其相关技术的优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的匹配度,满足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和面向未来的适应性。第二,要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充分挖掘5G技术对制造、交通、医疗、公共服务等垂直行业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关联技术的支撑辐射作用,并深度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全过程。第三,要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围绕5G及其相关群体技术布局和建设一批新兴学科专业,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专业深度交叉,建立学科专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要以5G为牵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立足5G智能互联环境的提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迭代,使高校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着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5G技术在营造沉浸式、跨区域、虚拟化教学环境方面的优势,鼓励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着力推动教学管理服务提升,加强5G技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建立更加灵活精准的教学管理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保障体系。
四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命题。要借助5G优势,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大规模意见交互,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提升教育治理的多元性、参与性。要借助5G优势,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对5G技术无差别、低延时连接特性的运用和把握,破解教育管理服务存在的障碍,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实现资源共享,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要借助5G优势,提升高校办学治校水平,推进5G及其群体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打造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合理布局5G网络基础设施和感知终端设备,强化数据的采集、处理、计算、共享能力,加强业务协同,促进流程再造和优化,增强服务师生效能,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通过因势利导、合理利用,让5G新技术更多地为人类社会发展谋福利,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赋动能;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5G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保驾护航,助力高等教育新发展。
(作者:杜玉波,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