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抚顺市二手车交易市场乱象调查
3980 2016-05-13
谈及2018年车市,始终绕不开“寒冬”一词,这主要是因为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汽车销量总体下滑,车市首次出现负增长,导致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同比下降4.16%和2.76%;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52.9万辆和2371万辆,同比下降5.20%和4.10%。
面对汽车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新常态,2018年,江淮汽车主动调整,推动变革创新。2018年,公司累计销售各类汽车46.2万辆,自年初以来同比降幅明显收窄,稳住了发展态势,积蓄了发展后劲,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业务层发展稳健
资料显示,在行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江淮轻型商用车国内销量超18万辆,其中高端轻卡帅铃稳居细分市场第二。重卡业务受到行业普遍下滑的影响,虽总体表现弱于2017年,但高端产品格尔发K7销量大幅增长,累计销售近2000辆(平均售价40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突破卓有成效。
在乘用车业务方面,江淮汽车积极推进组织结构调整,SUV、商务车业务实现专业化运作。瑞风R3、瑞风S7超级版、瑞风S3 2018款等产品陆续上市,市场表现稳定。最新产品瑞风S4坚持大众质量标准,与江淮大众产品共线生产,市场反应良好。
在车市遇冷的大环境下,江淮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不俗。数据显示,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超6.3万辆,同比增长125%。最新产品iEVA50综合工况续驶里程突破400公里,最高续驶里程超过500公里,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除了国内业务发展稳健外,江淮汽车的国际业务也值得关注。数据显示,2018年累计出口各类汽车超7.4万辆,同比增长13%,位居中国汽车出口第四位。其中,中高端轻卡出口及SUV出口位列行业前三。在国际市场,江淮汽车稳居行业SUV出口前列,目前已形成S5、S3、S2三箭齐发的态势,构成了富有竞争力的SUV产品组合。随着产品在品质、性能等方面的提升,江淮汽车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不断加速,并且由以往的非洲、南美等开始向欧美高端市场转换。
多维度修炼内功
在车市大变革的浪潮下,唯有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懂得合作的企业,才能推动自身不断发展。
在生产线标准方面,基于与大众开展合资合作的基础,江淮汽车引入大众标准,进行大众共线生产,产品经大众精心调校,全面共享大众技术成果,从而使产品达到大众品质。从2018年2月起,江淮汽车各制造厂就开始全面应用德国VDA 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江淮汽车也主动拥抱变革,提升互联网思维能力,通过导入“互联网+”模式,与用户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可全程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逐步实现2B向2C的转变,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尤其是在客户服务体验方面,江淮汽车构建起基于互联网生态服务模式,可以24小时全方位感知客户需求,从而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在技术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江淮汽车已拥有多个国家科研平台、两个海外研发中心,形成了整车技术、核心动力及软件系统等完整的正向研发能力。以国内先进、国际领先为目标,江淮汽车在节能减排、智能安全、轻量化、NVH、制造工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截止到2018年,江淮汽车累计获得授权专利(ZL201410198669.6\ZL201310108152.9\ZL201520518743.8)超1.2万件,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
在制造力建设方面,去年10月,江淮汽车新港基地综合试验场一期高环跑道建成通车,将承担江淮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车可靠性、耐久性试验验证任务,是江淮汽车场地试验能力建设的突破性成果。作为江淮汽车“十三五”战略重点工程,江淮新港基地遵循工艺先进、节能环保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整车生产能力、工艺能力、试验验证能力等方面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全面提升了综合实力。
全方位深化合作
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节能环保新需求,江淮汽车积极推进与大众汽车合资合作项目,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据悉,该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60亿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股比为50%:50%。2018年12月初,江淮大众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研发中心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全国率先获批的新能源合资项目,江淮与大众合资项目的尘埃落定,对新全球化竞争环境下的跨国合作具有示范意义。
据估算,2018年至2027年10年间,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可累计实现200万辆销售规模,销售收入约2500亿元,净利润170亿元,纳税约107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0多个。
此外,2017年8月,江淮汽车和百度对外披露了合作规划,共同研发自动驾驶量产车型。江淮汽车向百度交付32台瑞风S3,以助力百度高精度地图的采集,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大时代的进程。百度将为江淮汽车提供包括高精地图、自定位、环境感知、决策规划等自动驾驶关键环节的综合解决方案,双方将于2019下半年推出自动驾驶量产车型,顺利通过验收后即可面向市场展开大规模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