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生源计划跨省调控 如何保障公平公正?
2544 2016-05-19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春节假期过后,多地医院临床手术量激增,用血量也随之上涨。但是库存不足加之春节前后献血人员大幅减少,各地“血荒”再次来临。春节长假过后,多地血库储存量出现紧张局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A型血和O型血的库存跌破警戒线的情况。季节性“血荒”如何避免?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库存不足手术激增,年后多地出现“血荒”
据记者调查,春节之后,由于血库告急,多地医院临床血液需求难以满足。在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原本最为忙碌的周一上午却没有几台手术,不少医护人员都赶到了医院大厅的临时献血点献血。脊柱外科停掉了80%的择期手术,不少患者从年前等到了年后。
采访中,来自福建的15岁患者小黄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住院四个月了,但因为没血,手术停了三次,一家人都在苦苦等待。小黄说:“如果早一点手术,就不要在这里过年,早点回去上学,现在医生说没有血,只能等。”
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朱泽章告诉记者,每天都有不少手术停开。朱泽章说:“今天我们停了六台,就换了一些小的手术,尽量不输血的。”
由于血液库存紧张,为了优先保证急诊和急救病人用血,目前南京鼓楼医院每天都要停掉30%左右的手术。而江苏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手术量较大的医院,同样面临缺血的困境。江苏省血液中心、南京市血液中心的库存也直线下降,A型、O型库存都已经跌至临界值。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蔡旭兵说:“尤其是在春节以后,各大医院病人很快收治,满足病人的需求的话大约每天要发放6-7万毫升,而现在我们每天的采集量仅仅只有2-3万毫升,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也造成了南京地区各大医院病人手术的延迟。”
另据了解,目前合肥市血液库存整体紧张,达到二级预警水平,合肥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庞霄说:“二级预警的话,就是说在我们只供应不采集的情况下,临床用血大概是3到4天的时间。这就是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了。目前,安徽合肥市中心血站已向市民发送两万条应急献血动员短信,必要时启动省内异地紧急血液调剂,江苏、河南也加强了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以应对节后用血小高峰。”
采访中,记者还来到了河南郑州。因为没有血液保证,原本准备春节前进行肾移植手术的吴先生,一直等到昨天也没能进入手术室。记者今天走访郑州市多家医院了解到,像吴先生这样因为供血紧张而择期手术等待的病人并不在少数,预计郑州供血紧张局面还将会持续半个月左右时间。
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取血大厅,无偿献血招募办主任郭俊勇告诉记者,该中心从今年1月份前后,供血就进入紧张时段,因为只能保证应急用血,所以择期手术的病人只能无奈往后推迟。
郭俊勇说:“因为库存比较紧张,现在目前库存只能保证基本应急供应,像有些择期手术往后延迟一下。”
河南省红十字会血液中心供血科副科长杨主功向记者透露,正常的库存量应该在1万到1.5万个单位,但一个多月前,中心血液库存量每天都徘徊在2000个单位,虽然目前情况稍微有一点点好转,但也只能保证在3000个单位左右,郑州多家医院临床用血受到影响。
谈及原因,杨主功认为春节放假,天气寒冷、交通拥堵等,都会影响采血量。他说:“主要是入冬以来这个天气寒冷,街头采血量减少,因为街头流动人口下降,同时越是寒冷天气各种疾病更容易多发,病号多。”
破解“血荒”:完善制度,合理用血,改变观念
据记者了解,从2006年到2010年,秦皇岛市曾经连续5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秦皇岛也面临很多困难,秦皇岛中心血站呼吁科学合理用血。
目前,秦皇岛市的主要采血形式是街头无偿采血和面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团体献血两种。秦皇岛市中心血站献血办主任谢晓东说,目前虽然这两种采血形式能够基本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但是近几年,随着秦皇岛市临床用血量的不断攀升,采血难度越来越大,今后的情况不容乐观。
谢晓东说:“整个城市的人口不再增长,而秦皇岛市的临床用血量在逐年提高。2000年秦皇岛市每年用3吨多,目前秦皇岛市2014年的统计将近13吨。献血的人数增幅和临床的需求是不成正比的。日益增长的用血量和供血矛盾越来越突出。”
秦皇岛中心血站副站长曾凤芹分析曾凤芹还表示,在制度方面,科学合理用血很重要,在临床中,靠关系的“人情血”和重症晚期病人的“安慰血”比较普遍,其实这样不光造成血液资源浪费,反而对病情不利。
无偿献血,高价用血,引发对于献血何人得利的质疑,记者采访了解到,血站收取的只是血液成本价属于全国统一价格,医院级别不同用血价格有区别。
记者在蚌埠中心血站了解到,血站每年近14吨的采血量,基本能维持市、县区的用血需求,血站也会出现因为季节、天气等原因导致的血荒情况,采血任务依然很重。
蚌埠中心血站副站长余加宏介绍说,由于普通民众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血站是盈利单位,做的是无本生意,无偿献血者的爱心都被出售了,导致在一些闹市区以及县乡等地,采血车的摆放位置都会受到某些影响和限制。
余加宏说:“血液的价格是由国家统一定价,全国都是一个价,血液的价格都是来自于血液的采集、检测、成分制备以及血液的保存、运输等等这些成本费用,不是血液的费用,血液是没有价格的。”
另外,记者近日从江苏淮安市中心血站了解到,节后,淮安市血站的血液供应已临近警戒状态。据了解,淮安每年大概都会出现两次“血荒”,业内建议,破解“血荒”,老百姓需要破除“正月里不要出血”的老观念。另外,建立系统完善的采血网络也是当务之急。
记者了解到,有些市民拒绝献血,并不是他们对于献血的热情不够,有些人担心感染疾病,有些人觉得制度存在问题,还有些人对血液中心的血液流向、收支情况缺乏了解,从而对无偿献血机制不信任。
淮安市中心血站采血科副科长滕平说:“献血每年两次对健康不会有任何损害,另外还可以促进你的新陈代谢,刺激你的造血功能;另外我们采血所用的各种耗材,全部都是一次性的材料,所以说也不会造成传染病。”
截至目前,街头献血仍是全国采供血系统亟需破解的难题,破除陈旧的观念,建立系统完善的采血网络是当务之急。对于如何破解“血荒”现象,有观点认为要从法律角度进一步明确无偿献血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无偿献血者的激励。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蔡旭兵说:“我个人觉得一方面在法律的层面上进一步明确公民参加无偿献血是他应尽的义务而不仅仅是一个提倡自愿无偿这样一个简单的提法。第二个政府各个部门各司其职,营造一个良好的无偿献血宣传动员的氛围,第三就是更多给献血者关爱,加大对无偿献血者的激励。”
国家卫计委:开源节流,确保血液质量与安全
根据国家卫计委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国共有近132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较2014年增长1.6%;采血总量达到2220余万单位,基本保障了临床用血需求。在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供应能力、血液安全水平和临床用血水平显著提高,但季节性、区域性缺血问题仍然突出。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介绍说,我国献血的多项指标已经基本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马晓伟:当前我国无偿献血总量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但这是一种紧平衡,季节性、区域性血液供应紧张,甚至血荒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同时,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减少乙肝、艾滋病等经血途径传播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马晓伟同时提出,要确保血液的数量和安全,既要开源,也要节流。马晓伟说:“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华西医院,好多大量用血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不仅不是上升反而是下降,血液不是越多越好,随着世界医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应该给患者减少的创伤越来越少,失血量越来越少,应该超这个方向努力。一方面扩大献血,解决紧平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成分输血问题,要解决血液制品提高质量,品种多样,同时严格要求临床用血,减少患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