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乐才是硬道理(记者调查·关注课外培训(下篇))

Admin 2019-07-29

贵州省贵阳市十八中学初一年级学生曹雅茗最近很开心,因为她能在放学后那段时间里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由于家离学校远,以前中午放学后,她不知道去哪里;下午放学后,只能独自坐公交车回家。现在她不用为此烦心了。中午放学吃完饭,她会趴在桌上休息半小时,然后在老师辅导下做作业。下午放学后,她和同学一起参加阅读分享会,练习书法、画画,等待父母下班后接她回家。

今年5月1日起,这项名为“乐童计划”的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在贵阳市中小学试行,政府出钱,学生自愿参加。截至目前,贵阳市中小学生参与托管率达90.06%。家长满意,学生也乐在其中——如今,中国各地像贵阳市这样的实践越来越多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当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当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步减轻,如何防止课后辅导班、培训班趁虚而入,成为孩子们的新负担?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减负?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课后服务,学校唱好主角

【案例】

在贵阳,现在很多接送孩子的长辈感到轻松不少,因为“乐童计划”的逐渐实施,他们每天接送孩子的次数由4次减少为两次,且省下了一笔托管费。

据贵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贵阳市政府按每个学生每年300元的标准,对所有公办和普惠性非寄宿制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补贴,教师轮流组织学生开展做作业、读书、健身等活动,有些学校还开展了书法、绘画、机器人制作等活动。

当然,这项工作最初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负担加重、学校管理成本增加、对家长和学生吸引力不够等。对此,当地通过整合托管班级数量、开设午餐、试点引入第三方机构等办法加以改进。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乐童计划”将与贵阳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工作相结合,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在学校“乐”起来。

【各地探索】

放学后的这段课外时间学生怎么度过,曾是困扰家长和学校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由学校老师或校外培训机构把学生们组织起来,辅导作业、开设兴趣培训班,正在成为一种流行做法。

例如,北京市3年前就开始按城区学生每年700元、郊区学生每年900元划拨经费,聘请社会人员参与课外活动计划,参与的学校教师还能拿绩效奖励。山东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家长委员会委托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补助。河北石家庄市则尝试以志愿者方式试点推进城区小学课后托管服务。

总体看,这些做法效果不错,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欢迎,也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难度。

不过也有一些老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对需要提升分数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父母对以“不能上课”为原则和底线的课后服务兴趣不高;对教师来说,即便有工资和绩效激励,但当多数老师每周工作时间已达55个小时,每天再延长2个小时,负担和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课后服务出现的问题,需要尽快调整完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记者说,下一步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并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努力开辟多种适宜的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薛二勇也认为,应尽快确定相关补贴经费的市场可比度,“一个老师在课堂看护孩子,一个小时要多少钱,市场上是多少钱,应该大致相当,如果差得太多,可持续性就会有问题。”同时,政府可以把视野扩大,多购买一些做得好的校外培训机构的服务,让他们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这也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更有效管理。

上一篇:社区治理共同体怎样打造(记者调查)
下一篇:广发银行信用卡销卡真的很难!记者调查三种渠道都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