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助力科技初创企业
1501 2017-12-17
经济日报讯(记者郑明桥 通讯员 武改声)湖北武汉市深入探索“大学+”发展新模式,加快构建“大学—产业—市场—政府”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积极创立武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新体制、新机制、新体系,将科教资源优势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
在日前举办的武汉市第五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武汉理工大学专场上,现场签约项目46个,科技成果交易金额达81.76亿元。仅仅百日,武汉已经举办了5场大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206个项目吸引超过244亿元投资,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引人关注。
搭建转化平台,只是武汉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的一小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说,通过深入探索“大学+”发展新模式,加快构建“大学—产业—市场—政府”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积极创立武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新体制、新机制、新体系,武汉正着力将科教资源优势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
破藩篱 创新体制机制
坐拥89所高校、95家科研院所、106万在校大学生,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然而,“所在”并不代表实力。让科技成果真正“为我所用”,武汉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破题”。
今年8月份,武汉市打破原有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制,成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和市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陈一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首批聘请12位院士组成专家顾问团,服务全市科技成果转化。
随即,全国首家科技成果转化局挂牌,通过组建高规格机构,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协同发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资本、与企业的精准对接。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实行“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的方式,挂靠武汉市科技局,不新增人员编制。
“这一切入点很小,但着眼点很大。”陈一新强调,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原则,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突破口,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供给、渠道打通、企业承接、资金支持等关键问题,形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说,科技成果转化局通过体制创新,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更紧密联结在一起。
“过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更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高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形式为主,但从市一级层面看,需要从高校的原创性、有潜力的项目中寻找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窦贤康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局以“高校直通车”形式,让市场主体及时掌握了解高校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技术创新,以此推动未来产业布局,更好地发挥高校科研成果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攻痛点 打出“组合拳”
11月份,“黄鹤杯·创天下谷——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决出全球总冠军。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华尔街人工智能研究科学家王星泽,凭借新一代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绕障识别系统,从1598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28岁的王星泽,是合刃科技创始人。回国创业的他,还被聘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体制内外的双向流动,成为武汉双创的独特现象。不仅创业者能当教授,教授也能当创业者。
武汉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说,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武汉在推动成果转化、高校教师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上,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出台的“黄金十条”,在国内率先提出高校成果转化收益“三七开”,允许教师离岗创业,大学生休学创业;今年出台的“新黄金十条”更提出,教师可与高校共享职务成果所有权,并可实施自主转化。这些创新政策,极大激活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从高校科研者视角来看,打通“最后一公里”还需要更多努力。武汉高校一位研究生物医药的教授说:“目前社会投资多数要等待项目成熟后才会展开洽谈,但研发过程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于已开展产业化探索的科研团队负责人来说,则更看重其劳动的回报机制。
面对这些科研人员的诉求,武汉打出系列“组合拳”,不断在政策、投融资、产权交易、科技创业、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上发力。
为此,武汉不断强化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采取一校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对武汉重点高校院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予以积极支持,为核心关键原创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成果转化,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武汉市级财政专项不再“撒胡椒面”,而是多中选好、好中选优,拿出1亿元资金支持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探索直接股权投资模式,对产业发展前景好的科技成果,采取政府直接“领投”;设立武汉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累计投入7.5亿元引导设立子基金35只,总规模5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无平台,不创新。围绕一批新兴产业和优势学科,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创建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型孵化器、创新创业街区、环大学创新带、小微科创园等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各“创谷”及创新街区累计新(改)建实体空间324.22万方;全市建成各级孵化器230家(国家级29家),各类众创空间138家(国家级38家),全市孵化场地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抓服务 营造最优环境
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张海鸥教授团队正在埋头从事一项3D打印技术的研发。
由张海鸥教授团队发明的“智能微铸锻”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铸锻一体化3D打印,并打印出了高性能金属锻件。美国通用电气、法国空客都看上了张海鸥的技术。
“国际巨头正在投入巨资布局金属3D打印,但目前我们的技术实现产业化还有很多障碍,有可能丢失发展的机会。”张海鸥有着自己的担忧。
今年7月份,武汉正筹备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组成涉及科技、规划、财政等全链条的服务部门,专门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张海鸥迅速上报相关需求,不到一周,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上门调研,拟帮助该项技术落地产业化。
8月中旬,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正式成立,张海鸥当场与中钢设备公司签订了技术转化协议,项目实现初步落地。目前,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正与张海鸥对接,拟共同打造一家以其团队技术为基础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展更大规模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这一技术有望为武汉带来一个千亿元规模的产业。
一股股改革创新的“活水”,正汇聚成澎湃于江城的创新春潮。今年,武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69家,总数达到2839家,比去年净增662家,总量与增量均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9550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预计达到20.63%以上。
未来5年,武汉市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在政策制定、平台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让科技成果转化更加畅通高效。
“到2020年,全市技术交易额超千亿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汉转化率占比达80%。”武汉市委常委、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局长李有祥表示,将使出“洪荒之力”,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支持并积极引导高校院所建立健全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力争5年内实现武汉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全覆盖。同时,实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壮大专项行动”,力争5年内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到100家。
武汉市科技局局长李记泽介绍说,下一步,武汉将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建立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网络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科技成果交易服务体系。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筹建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持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发挥作用,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同时,还将以院士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建立促进院士科技成果转化长效工作机制,实施“院士经济”发展工程,推动高新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