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颜值性能“三高”的360扫地机器人 母亲节搞事情
3522 2018-05-13
央广网上海3月24日消息(记者吴善阳)霍金曾感言:“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也通过微博回答了@TFBOYS-王俊凯提出的问题并对中国青少年们的“好奇心”进行了点赞:“他的提问让我看到了中国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心。我希望,当你们追求科学以及其他创意时,如此的好奇心和自信可以延续下去……"
今年登陆东方卫视的科技节目《少年爱迪生》用“32个国家、数千名少年创客、72小时真实生存体验、24小时作出一个全新发明”等一系列亮眼成绩单展现了“好奇心”的力量。节目一经播出后便在广大师生及家长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更收获“全国52城收视率”排名第5的好成绩。在收获满满好评之余,这档以着力展现青少年通过科创发明实现梦想的大型科技创新类节目其实已扎扎实实的做了5年。今晚,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总决赛。少年们带来什么惊人发明,谁能摘得年度总冠军,拭目以待。
模式成长“科技+”:展现中国未来创新基因 打造有价值的科技交流平台
截至目前,总计有来自全球近千名少年创客参与到《少年爱迪生》节目中。他们的发明作品涵盖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航天技术、工程等多个学科门类。不论是前沿性还是专业度,都处于全球同年龄阶段科创作品的一流水平。
(17岁上海少年王瑜亮与可见光通信著名学者迟楠)
比如上海交大附中高二学生王瑜亮发明的一款基于Li-Fi的全新定位系统。 Li-Fi的全称是可见光通信,简单来说,就是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灯就能上网。然而国际上关于Li-Fi的研究基本应用于特种行业或大型设施,如何将其发展到民用生活鲜有提及。王瑜亮找到的手机移动端、摄像头和定位的应用方案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所设计的“扫一扫灯光就能上网”的新模式,就能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体会通信技术革新带来的红利与福音。
(16岁美籍华裔少年饶帅立志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16岁的饶帅运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向难以攻克的癌症“叫板”,发明了一款“人工智能医生”。饶帅发明的“人工智能医生”是一套利用4种不同算法、对患者的医学检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的计算机程序。通过海量的案例数据比对,计算出最合适患者的诊疗手段。饶帅希望自己的“人工智能医生”可以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提升癌症患者的诊断率和检出率,为人类造福。
但《少年爱迪生》并不把自己局限于“科教”节目的定位,而是开启了“科技+”的全新模式。不仅通过“成长助梦人”对作品的解读评价、“科学验证”环节的去伪存真、及对相关科学探索进城和历史沿袭的介绍等多元表现手段,来让观众更直观、更有兴趣地了解科学问题,还更真实记录了“少年爱迪生”们在“科创”的过程中,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极富想象力和创意的发明创造,同时收获成长与自信的精彩故事。
(17岁少年王文鹤发明的外骨骼运动系统装置)
来自山西太原17岁的少年王文鹤,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发明了一套外骨骼运动系统装置。凭借这一作品,他获得日内瓦发明大赛的金奖。为了发明这套作品,王文鹤曾打算推迟一年参加高考,这个想法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此时,学校校长武翻旺不仅做好王文鹤父亲的思想工作,还为孩子设立了科研专项资金。在校长看来,校园里并不缺考试达人或刷题学霸,反而是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的学生太难能可贵。在父亲和武校长的共同支持下,王文鹤的科学梦想正在继续。
(印度女孩寇西卡从未放弃过科学梦想)
17岁的女孩寇西卡(Koushika)来自印度,她发明的是目前全世界最小的一颗航天卫星,长度仅为3.8厘米,和成年人的一节手指差不多大,重量只有64克。寇西卡的这颗小卫星已经在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帮助下成功发射并完成回收。一直以来,性别的偏见让寇西卡在科创道路上,遭遇不少技术以外的难题,但这位印度女孩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科学梦想,她希望借助《少年爱迪生》的舞台让所有人看到印度女性的风采,同时也表示自己将来要立志成为印度首位女性宇航员,坐着自己团队发明的火箭飞向太空。
正是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一改人们往往对科技本身的“高冷”印象,都说孩子的梦想质朴而单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往往会成为最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少年爱迪生》的舞台上,既有“次时代”的顶尖技术,也让发明成为传递温暖和激励的载体。每一个发明都有一个“发明缘起”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人们被感动,被吸引。潜移默化中也让科学有了更多的亲和力和温度。
有温度的成长报告 彰显“关照未来的力量”
在节目的第二阶段,《少年爱迪生》将科创发明、社会洞察、科学研究和科学展望等元素真正融入生活之中,选取4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新闻热点场景,让8位“少年爱迪生”走出自己的实验室小世界,踏进社会大课堂,与“科学委托人”共同工作生活,72小时真实的生活体验,24小时制作诞生一个新的发明。这种“真人秀”做任务式的表现手法不仅极大的增强了节目可看性,更将元素全部融入在“人物的故事和命运”中,利用新闻节目的社会视角和故事性;结合综艺节目的亲和性和感染力,让观众在科学探索的历程中感受到科学精神的力量。
(艾力、袁清与“蜘蛛人”老董父子体验悬崖排险)
节目中,14岁的新疆男孩艾力和上海的高三学生袁清,来到山西晋城锡崖沟村,与山崖公路“蜘蛛人”老董父子,朝夕相处了3天2夜。他们跟着父子俩一同高空作业,在亲身体验了悬崖排险的险象环生后,两位小选手决定,要设计出一套性能更加卓越的攀岩护具,为老董父子的工作增添一项安全系数,同时,也向这对用生命守护山崖公路的父子俩致敬。
为“上海地铁早高峰设计限流方案”,为“山东荣成天鹅湖畔的守岛人设计救助天鹅的工具”为“苏州河河道保洁人员进行工具革新”——在真实的生活考验面前,“科学少年”们不再仅仅为兴趣、为竞赛、为亲人发明,他们真正懂得了用智慧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也真正感受到责任和使命。
在这些过程中,8位“少年爱迪生”们真正用眼睛观察社会、用真心体谅疾苦、用创造表达尊敬、用成长触摸民生,读懂责任和坚守,学会了付出与担当。
这种“关照未来的力量”不仅激荡在这一档节目中,更有着积极深远的社会意义。节目中的很多孩子,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每年都会有一些选手重返舞台,带来一份“成长报告”,比如前一季的“独狼”文浩在本季返场,已然成为了企业的CTO。这种有温度的力量也让节目创作者本身充满了幸福感和价值感。
以99%的汗水为要义,道破普通少年成为“少年爱迪生”的秘笈
通过发明创造和生活体验过程中看到“少年爱迪生”们的成长之外,节目也带来了另一层思考。
参加节目的许多小选手其实并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学霸”,比如研究Lifi定位的王瑜亮,还喜欢玩滑板、吹萨克斯,完全不认同自己是个学霸;研究蚯蚓食谱的张衡朔则花样百出,甚至让爸爸头疼不已。但在他们的创造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如何用智慧改变生活,这就引导人们去思考,评价孩子的真正标准是什么?考试100分和全班第一名到底有那么重要吗?
同时,节目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真实探索了“少年爱迪生”们的成长密码。这些“成长密码”,绝不是什么强化训练或者特殊方法,每一个孩子和作品背后,都有一些特殊的故事。
(白宇哲发明的以水为燃料的环保摩托车)
比如13岁的法国少年白宇哲(Cleo Ballon)是个动手能力超强的孩子,他发明了以水为燃料的环保摩托车,发动机以水为燃料,十分环保。虽然白宇哲的构想和作品并未通过考验,但专家坦言,白宇哲不仅打开了一个非常大的脑洞,也为科学家在未来寻找清洁能源的路途中贡献了一个绝佳的创意。他同时鼓励这个法国少年,在未来的科创旅途中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切莫因为失败和挫折而轻言放弃。
这样的故事就引导人们去思考,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家长、学校、社会,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伟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99%的汗水”,《少年爱迪生》也同样以弘扬工匠精神和勤奋努力为宗旨。《少年爱迪生》更像是一个“教育地图”,在这里,不仅能看懂中国的教育,更能看到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的真实生态。所以这档节目虽然是以全世界的顶尖少年发明家为主角,但是它恰恰不是一档只给孩子看的节目,孩子们在节目中收获的是偶像的力量,但更多的成年人在节目中会收获启迪和思考。
可以说,《少年爱迪生》节目不仅展示了科学,也反映社会热点、传递了人间真情,教育真谛。也正因抓住了社会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共情共理,传递正能量,五年来《少年爱迪生》节目才扎扎实实地走进了观众心里,成为了一档温暖人心、有温度的好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