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5076 2016-01-20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时下席卷全国的“跑步热”,催生了一个群体――陪跑员。每小时收费十几元到数十元不等,跑跑步,聊聊天,可以月入过万。事实果真如此吗?有偿陪跑大多是通过网络相约,是否存在一些潜在的运动伤害甚至是法律风险呢?
在淘宝网上搜索关键词“陪跑”,立即会出现多条产品,比如,“阳光帅气95后陪跑员”“晚上陪30岁以下女性跑步”“杭州下城区运河边儿,陪夜跑,会聊天,有耐心”。配图则有自拍的,有明显是网络截屏的……总之,“不靠谱”气息扑面而来。记者找了一个配文为“专业陪跑”并附上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的卖家,进行电话沟通。
问:怎么收费呢?您是按照公里数收费呢?还是按照时间收费呢?
答:150一小时。
问:那你现在有带过人跑步嘛?还是刚开始干?
答:带过,带过两个成年人,30多岁的。
问:我有点儿担心我跑不下来。
答:哦,没事儿!当然是会有一定指导的。对你自身做一个评估,看你的走路和跑姿,以前跑过多少,就这些方面。
当记者进一步追问该教练的资质时,到底是教游泳的还是教长跑的?有没有足够的执教能力?记者已经傻傻分不清楚了。
问:我怎么知道您的资质呢?
答:我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一级运动员。
问:是练田径的嘛?
答:对,是练田径的,然后铁人三项。
问:那我看您这个价格有点儿高啊?我在淘宝上看,各种各样的价格都有,10多块钱的,20多块钱的。
答:对,因为他们有一些都是业余的。一般我带游泳课都是200块钱一节课。
问:您还带游泳?
答:对,我游泳专项的。田径,是高中的时候练,大学偶尔也练。
记者和这位陪跑员的对话,首先围绕着“信任”展开。两个人素未谋面,一起夜跑,人身安全如何保证?此外,我们关于执教资格的争论,也很有代表性,一级运动员只能证明其运动资质,并不能证明其执教水平。通过一个没有资质验证的平台来找陪跑员,显然不那么靠谱。所以像记者这样线下沟通而最终没有谈成的案例应该还有很多。所谓“陪跑员月入过万”,也是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的是,私教式陪跑,填补了目前各种“爱跑团”对于个性化、专业化指导的不足。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告诉记者,涤清陪跑市场内的鱼龙混杂,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一个可执行的专业教练资质认证,“很难说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可以把获取资质的程序简化,把标准提明确,把操作难度降低,相关管理机构可以倡导商业化的行为来提供这样的服务,并提出对应的要求。”
几年前,跑步热开始席卷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井喷。很多人的跑者生涯是从加入各种形式的免费“爱跑团”开始的。抱团跑步,有人陪伴,利于坚持。天津公益爱跑团发起人孟祥坤表示,最近有不少商业机构找他合作,希望能共同打造“陪跑族”的专业Apps。然而,他个人对于市场的接受度和商业前景,还有担心,“在大多数人眼里,相对其他运动形式,跑步的专业性不那么强。其实,跑步的专业程度还是很高的,比如,跑姿、呼吸、跑鞋、怎样去呼吸,怎样去训练等相关知识。但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项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运动。大家能不能接受有偿的、一对一陪跑这种消费形式,还需要一个慢慢普及的过程。”
那么,在准入机制不明确,市场仍处萌芽期的前提下,如果还想找个陪跑的人,应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为了防范风险,更好地保护双方的权益,陪跑员和陪跑对象最好总结安全细则,就陪跑事宜进行书面约定,明确时间、线路、收费以及双方责任。其次,并非找了一个陪跑员就能够一条龙地解决所有关于长跑的困惑。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相关知识,有助于陪跑对象辨别陪跑员是否是合适的那一个。张庆建议道,“作为跑者,应该对于生活品质是有一定要求的。那么,在这方面,我觉得一定要做到理性,一定要自己掌握一定知识,包括你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才能够理性地去辨别。确实,运动能够给人带来激情。但是,我想把一项运动当做长期生活的一部分,想跑得长远,就要做一个理性的跑者。这个比较重要。这个意识的建立,有时候比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陪跑还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