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殴打女子惹众怒 事实真相到底是如何?
4732 2016-06-03
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7月25日,农业部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着眼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农业目前面临污染情况相当复杂,农药化肥多、秸秆焚烧、农膜污染、耕地重金属超标……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迫在眉睫。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这个成绩的背后,却是用了世界上35%的化肥和农药。当农药、化肥、添加剂等成为现代农业的“常规武器”后,中国耕地酸化、盐渍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相关人士表示,农业生态问题由来已久,治理起来并不容易。
总体来看,我国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复种指数高、四海无闲田,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同时,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已经亮起了“红灯”。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对农业的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化肥的主要问题是使用量偏大、利用率偏低,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达到5912万吨。这些化肥不仅用在农业生产上,还广泛用于其它方面,如经济园艺作物、粮食作物、畜牧水产、城市园林绿化、林业和工业等用肥。农药的主要问题也是用量偏大、使用不规范、利用率偏低。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稳定在31万吨左右,利用率仅为35%。
另外,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总量不断上升,全国每年产生38亿吨畜禽粪便,有效处理率却不到50%,已成为困扰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和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全国每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为76%。没被利用的秸秆,大多就地焚烧,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农膜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每年农膜使用总量高达200多万吨。由于超薄地膜大量使用,残膜回收再利用技术和机制欠缺,我国农膜回收率不足2/3。
农民:“老大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种种耕地质量恶化的现象如今在农村已较为普遍:耕地吃得越来越多,结果却越来越瘦。
记者在安徽阜阳农村采访时,了解到现在农民种植农作物,大多是“跟风施肥、打药”,完全不去了解施肥及喷施的农药对土壤环境是否有影响以及是否污染土壤。
农民王可说:“一般农民用的都是麦田除草剂,从网上人家农业专家推荐出来的。” 在玉米地里,记者看到,农民不仅在喷施农药,还有农民在施肥,农民刘朋朋告诉记者,在施肥和喷施农药上,也有技术人员来过进行指导,“但是我们在种的时候,也忽略了这一块,也不是太重视土壤的受损。”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在南方一些山区城市,由于农田分布零散,秸秆等污染难以集中处理,大部分的农户采取直接焚烧来处理秸秆造成污染,秸秆问题的处理是一老大难的问题。福建三明市农业局土肥站小范说:“我们这边秸秆不方便利用起来,东收一点,西收一点,成本非常高。肯定大部分农民都要烧掉。”
此外,农膜污染、重金属污染也较为突出。在秦皇岛市农村,地膜的使用非常普遍。秦皇岛卢龙县蛤泊乡的农民刘树宝说,到春天,他和周边很多村民都用地膜栽植花生。如果不用地膜覆盖,花生长不好,杂草也多。谈及使用过的地膜的处理,刘树宝说,就一个办法,烧:“一耕地搂出来烧了呗。”秦皇岛抚宁县留守营镇农民赵志华也说,种地必须得使用地膜。他们说,自己也都知道,地膜无论烧还是不烧都对耕地和空气有污染。
两家也都养了猪牛等牲畜。这些牲畜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粪便,弄得旁边的小河沟臭气熏天。在很多农村,畜禽粪污也成为重要的污染源,尤其是对河水的污染更为严重。记者在江苏畜禽养殖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东县马塘镇马南村村口一个直环河边看到,河面浮萍密集,整个河道岸坡杂草丛生,堆放着大量油菜秸秆。在河的南岸还有一处很明显的猪粪的直排口,经过夏天高温发酵,泛起了灰白色的气泡。
基层农业部门:技术推广、宣传难
要实现农业部的远景目标,基层工作必不可少,说到“解决”这个难题,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并不是那么乐观。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高,能提供农产品的土地越来越紧张。日趋严峻的农业资源压力倒逼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提质。
今年湖北省立法实施秸秆禁烧后,很多村民将秸秆粉碎还田期望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平衡土壤酸碱度。但湖北省土肥站首席专家罗辉告诉记者,有机质只是提高土壤的抵抗力,不能根治受污染的土地。“耕地质量出现问题,大都和人一样,是日复一日的劳作所致。保护耕地质量应该在预防上下功夫。”湖北省农业厅首席专家高广金指出另一个问题,“一般都是撒施肥料,流失后容易造成土地板结和水体富营养化,那就是污染。利用率不高,实际上是把人民币撒到田里去了。”湖北省农药协会会长唐宏泉建议,应该利用这些专业化组织力量推广实施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肥打药。但至于何时农药化肥使用量能实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难言乐观。
南通市农委副主任王进则指出了禽畜粪污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一,部分的畜禽养殖户责任意识不强,环境保护主体意识不强,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第二,原来的治理工程覆盖面比较小,有很多小型的养殖场没有纳入范围,原来标准也偏低。第三,我们畜禽养殖跟环境和土地承载量,还有不匹配的地方,特别有些地区规划不够。” 据了解, 近年来南通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统一耕作管理,减少农药施用量,并推广测土配方技术,为耕地“体检”,缺啥补啥,但是,对部分农业散户来说,如何科学打药、施肥仍然是个难题:“有时候小厂生产的农药化肥,卖农药的经销商,他们为了赚钱通过渠道进一些劣质产品肯定有污染。一般经销商说好的,我们就用。因为我们文化程度低,我们都不懂。”
对此,潘新表示,农业部门需要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普及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我们的农业技术在逐步提高,但我们一家一户种植的老百姓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十年以前。这个我们在加大培训方面还要注意,在加强防病治虫的知识普及方面做得还不够。”
江苏省淮安市农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处处长王一线也介绍,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对粮食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也造成农药大量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农民对化肥的使用也是同样的心理。为了获得高产,很多农民超量使用化肥。 同时,随着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留守的以中老年人较多,这也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存在一定难度。“推广这方面我们是多部门通力在做 ,但还是要有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