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文化历史

Admin 2018-01-03

  水族的水书记录的文字是说明了古代水族的事情,不过水书也并不是很多人能够破解掉,对此水族的文化历史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水族的文化历史

水族的文化历史

  水族的历史沿革

  在水族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如清咸同年间抗清起义领袖潘新简,水族史学奠基人潘一志,共产主义先驱、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邓恩铭。

  潘新简(1819或1820-1869),小名阿简,三都县九阡镇人。他领导的这场抗清起义,是水族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农民革命。水族人民在《潘新简之歌》中赞美道:“杉木树/砍倒主干,老桩兜/还发嫩芽。水家人/倒了阿简,那身板/也不散架……没见到/阿简坟墓,常见到/阿简营卡。日月落/营卡常在,简称王/世代齐夸。”

  清咸丰同治年间(1855-1869),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潘新简领导以水族人民为主体,有布依族、苗族、汉族参加的起义军,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清起义斗争。这次革命,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期,贵州各族人民起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义斗争活动范围广及荔波、三脚屯、都匀、独山、都江、榕江、丹寨、下江,及广西的南丹、思恩等地。主要控制了荔波十六个里,蓄发参加起义者达四万多人。起义队伍积极和太平天国部队以及上江(都江)罗光明起义军和下河(清水江)潘老帽、潘阿六领导的苗民起义军取得联系,配合作战,相互支持,十七次攻打荔波县城,六次攻破县城。先后消灭清反动官吏数百名和清兵、团练万余人。在起义的整个过程中,潘新简矢志不移,积极组织和领导群众开展革命。同治八年(1869年),清政府调集黔桂两省兵力围剿起义根据地九阡里,义军势孤失败,潘新简逃往下江被叛徒出卖而被俘,同年8月15日英勇就义于桂林。潘新简就义之后,其余部又坚持斗争3年,反清斗争共持续18年之久。  推荐阅读:侗族的文化历史

  

  水族男子服饰的历史特色

  水族男子服饰的特点

  清时受强化改装的影响,年长者剃发留辫,多数戴瓜皮帽,身着大襟无领阔袖的青蓝争长衫,内衬白布短褂,下装为青蓝色宽筒便裤,脚穿猫头鞋或翅尖布鞋。冬天穿棉长衫和夹裤。青壮年亦剃发绾辫盘结于顶,用青白布包头,上身穿大襟无领短上衣,少数穿长衫,下身穿直筒便裤,脚穿布袜和元宝盖布鞋。辛亥革命之后,绝大多数男人剃去发辫,衣服大多改用布扭扣。中青年多穿对襟便服,年长者多穿无领的布扣长衫,多用青蓝头帕包头。这时期的衣饰与汉族、布依族大体相似。此后,短衣盛行,同时戴马尾帽、遮阳帽也较普遍。。

  水族男子服装流行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卓简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在追溯水族服饰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的过程中,总结出以下一些特征,方便客户在定制水族服饰的设计生产以及文化元素的表述。水族夏装,兴戴马尾帽,上着开襟、单数布扣子上衣,下穿黑色土布长管库。冬衣,为两层单衣合缝在一起,中间夹有棉花。头戴自织的青布头帕,现该为机织白毛巾。

  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历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水族妇女的惯常穿着。青兰色短衫和长裤,结布围腰。胸前的银饰是节日才佩带的。结了婚的妇女用背带背着她的小宝宝。背带绣得十分精致,这也是她个人装饰的一部分。

  东谢蛮水族男子服饰

  水族男人服饰 “丈夫衣服有衫袄,大口裤,以锦绣及布为之”。作为“东谢蛮”居民之一的水族,其服饰也与这记述相同或相似。其发式为“男女椎髻,以绑束之”,可见服饰巳有相当的进步。在清之前亦留满长发,绾结于顶,穿和尚领无扣的长衫。   (风水) 

  

  水族水书历史渊源文化

  水族自称“睢”,发祥于睢水流域,地处殷商文化圈之中。殷商亡国,水族先民举族南迁,逐步融入百越族群。秦定鼎中原,发兵征讨岭南,水族先民举族溯流进入都柳江、龙江上游的黔桂边境地带生息,初步形成当今分布格局。贞观三年(629年),李唐王朝在水族地区设置应州,治下所领都尚、婆览等五县均为水族生息地域。随后,又在水族地区设置环江州,以及安抚“睢”族群为主体的羁縻抚水州。族称由“水”代“睢”。

  水书是水族先祖所创制,独具一格,有着巨大社会功能而成为全民族的精神支柱,被水族人民世代辗转传承水书是水族先祖所创制的独具一格并存活至今、有着巨大社会功能的雏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编撰成的大量巫术书籍的总称。它与水族的信仰习俗、生活习俗紧密相连。 推荐阅读:傣族的文化历史

上一篇:三国历史文化门户网站
下一篇:进击的传统文化!王者荣耀高校历史讲座再掀文化波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