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孔孟之乡”传统文化资源优势 多措并举打造“儒
3023 2018-11-28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有着重大第一文库网 范文频道的历史作用。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进步性 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发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个口号在当时即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当封建主义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些启蒙思想家,是敢于向两千多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进行自觉挑战的第一批不妥协的战士。
②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非孔学之小,实国学范围之大也”。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李大钊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的一无是处。陈独秀就说过“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这样的话。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
③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遏制的了。正因为如此,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
局限性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②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工农运动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③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浅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浅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摘要:1917年7月胡适由美国回到中国,8月份来到北京,任北大文科教授兼哲学研究所主任。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漩涡当中,对于具有新思想、又抱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的胡适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中第一文库网 范文频道国的时机。于是胡适精神抖擞投入到新文化运动当中,并在这划时代的时期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成为在中国政治思想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政治学术等思想是如何呢?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又是如何呢?本文章在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浅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在新文化运动当中,一群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具有新思想和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的知识分子成为这场运动中的领导者,他们包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他们高举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他的思想观点以及所做的贡献给当时的旧中国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我们不断回望“五四”,并且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了解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当中的作用,这给当代的我们带来不少的启示。
在政治上,胡适反对封建主义,倡导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这些思想观念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胡适一直都以民主和科学为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基础。自从由美国留学回来后,胡适就十分欣赏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面对腐败的北洋政府,他曾经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提倡民主政治。他曾经起草过《争自由的宣言》。文章指出“应废除北洋政府的‘警察条例’,废除所谓的‘出版法’和‘报纸条例’。文章主张: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居住、迁移以及人身自由等这些‘基本的最小限度的自由权’,应得到充分保障。1
在思想上,胡适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打倒孔家店”, 宣扬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 胡适一直都十分反对封建主义传统思想对个人思想的束缚,他赞成广大人们争取自己的个性自由。胡适认为中国的个性发展受到孔教礼仪的严重束缚,他认为要重新创造出新文化思想,就要“打倒孔家店”。他曾经在《吴虞文录序》说过,“何以那种种吃人的礼教制度都不挂别的招牌,偏爱挂孔老先生的招牌呢?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2这反映出胡适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儒家孔学的态度十分鲜明。
胡适还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从贞操问题中解救了女子,解放了女子。胡适在留美时就十分关心女子解放的问题。他在《女子解放从那里做起》和《女子问题》等一系列的文章中就提出要解放女子,强调女子应该要自由独立,强调女子在教育、政治等方面都拥有跟男性同样的权利。这对于促进当时的女子解放运动起了较大的作用。除此,胡适写了《论贞操问题——答蓝志先》、《贞操问题》等文章,抨击当时的“贞操论”,认为“贞操论”是一种“不合人情、不合天理的罪恶”。他认为女子被污辱,不是女子的责任,不应该用“贞操论”来衡量。胡适这些观点都有力抨击了当时的旧道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在文学上,胡适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胡适在文学改革当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胡适留美的时候,就开始提倡白话文了。他第一本的白话诗集叫做《尝试集》。在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文的宣言——《文学改良诌义》。他在文章当中提出八条温和的改革建议:(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3在创作实践方面,胡适以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等方面的创作倡导白话文,显示白话文的强大生命力。 1
2 朱文华著 《胡适评传》重庆出版社 1988年 第107页 胡文生著 《向西方学习——走近胡适》 2005年 第30页
3 胡适口述 唐德刚译注 《胡适口述自传》 2005年 第151—152页
胡适在国语统一问题上的贡献也是不遗余力的。他曾在《国语的进化》、《中国国文的教授》等文章,充分论证了“国语统一”的必要性。胡适还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观点。“我觉得我必须告诉这些[寻找标准国语的]的人们一项最简单的事实:我们不可能先有‘标准’,然后才有‘国语’;相反的是先有‘国语(白话)文学’,其后才会产生‘标准国语’的。”4在1918年的春节胡适写了一篇长文《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来讨论文学革命的问题。“文章主题之外我又加了两条副题,‘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本文的全篇大意是阐明不要等到用文法和字典先把‘标准国语’订好[然后才来写国语文学],应该就以国语直接写文学。等到我们有了国语的文学,我们自然就有了文学的国语了。”5
在教育上,胡适提出“教育救国”观点,提倡改革教育,大学招收女生。胡适早期受到严复、梁启超等人的思想影响,并且他目睹了西方教育的先进性,所以他坚定了教育救国的思想。他的《非留学篇》,第一次阐明他的教育救国的根本立场。胡适很清楚地认识到“留学乃一时缓急之计,二振兴国内高等教育,乃万世久远之图”6除此胡适提出大学应该招收女生。他提出三个办法:(一)延聘有学问的女教授。(二)先收女子旁听生。(三)女学届的人应该研究现行的女子制。7这个建议后来得到拥护,中国开始出现男女同校的现象。
综上所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漩涡当中,胡适跟陈独秀、鲁迅、严复等人一样,站在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线,高举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旗帜。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当中在政治、思想、文学、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历史作用。面对摧折人的个性的旧社会,胡适敢于与社会抗战,唤醒国民。这一切都源自于胡适心中对祖国的爱国之情以及对社会的使命感。总而言之,他在新文化运动当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4
5 胡适口述 唐德刚译注 《胡适口述自传》 2005年 第164页 胡适口述 唐德刚译注 《胡适口述自传》 2005年 第164页
6 吴二持著 《胡适文化思想论析》 东方出版社 1998年 第64页
7 白吉庵著 《胡适传》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年 第33页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用四个提倡和四个反对来阐述,分别是提倡民主,反第一文库网 范文频道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闻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其涵盖的内容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在此文中我着重论述新文化运动对于文学方面的历史影响。
1917年1月1日,胡适又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不主义”,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话”、“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首次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作为文学写作的工具,强调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概括的说就是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以胡适为首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准确地预言了白话文才是未来文学的主流,白话文将在中国社会产生历史性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将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希望寄托于年轻的一代,而事实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于是胡适等人着重关注中小学的教育,将中小学的教材全改为白话文。那时候胡适认为对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影响将至少有二十年,不过在这点上他错了,因为这一举措的影响实际超过百年,甚至超越了教育的范畴。新文化运动所推崇的现代文学通过进入中小学教科书而真正在国民中扎根,在当时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白话文作为新思想的载体进入课堂,成为青少年思维、表达、交流的工具,这是一次空前的精神大解放,于是被压抑的创造力就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各种新思想喷涌而出。新文学哺育了年轻的一代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培育了后备力量,从而获得了新的活力。
同时,新文化运动所推崇的白话文,真正是使文学变成一种“接地气”的东西,不再是过去仅属于文化人是高高在上的玩意。过去文言文往往晦涩难懂,但是由于白话文的简单,通俗,更利于人们学习。这间接促使更多人加入到文学的队伍来,积极地阅读,写作,极大的丰富文学,并且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意义重大。 文学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严谨,使文学更加自由,完全是作者个人想法的阐述,在文章中真正发出作者的声音,加强了语言和文字的联系。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过去由于古文强调形式上的工整,加上没有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费劲,并且
常常出现歧义。使用白话文就能很好地避免了这个毛病,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正因为这个原因,白话文更容易对一个学术名词做出定义,这对于自然科学的传播意义重大,这也间接加快国内自然科学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
专业:11计算机软件 学号:JW114018 姓名:李三
摘 要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第一文库网 范文频道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遏制的。正因为如此,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新文化运动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向封建思想礼教发起了全面挑战,启发了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的青年的“民智”,促进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是此前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所达不到的。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革命、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
一: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信盲从,是切时中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个口号在当时即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当时封建主义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任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些思想启蒙家,是敢于向中国两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进行自觉挑战的第一批不妥协的战士。新文化的提倡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她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非空学之小,实国学之大也”。其次,她们没有否定空学的历史作用,李大钊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的一无是处。陈独秀就说过“孔学优点”这样的话。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根本不适应于现代社会,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
二: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一些弱点。第一,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第二,她们把改造国民性至于优先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的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她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事实上,在当时的先进积极分子中,有的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他有所怀疑了。比如陈独秀1915年在赞颂法国文明时,把创立社会文明看做是法国人对近代文明所做的三大文明之一,认为这是“反对近代文明之欧罗巴最近文明”。李大钊在1916年5月即说过,“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誓言之中,其良否也,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毛泽东在1917年说过,东方思想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是,几多之部分,
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
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新文化运动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向封建思想礼教发起了全面挑战,启发了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的青年的“民智”,促进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是此前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不曾做的的。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赋予新文化运动新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利刃断铁,快刀理麻”的呐喊,这种激越的呼声响彻在室闷黑暗达于极点是中国社会,确是起了使人们“神经震撼”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且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使新文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如此,不仅由于“文学革命”本身是构成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部分,还因为新思想、新文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即语言、文风的更新。这场斗争结果导致了封建主义旧文学的崩溃,促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新文学的诞生,因而,有力的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作品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充分说明了文学革命及其实在整个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低位和意义。
结语:
新文化运动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对传统文化缺少科学分析,往往有悖于事实准则,但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功绩,无疑使不可磨灭的。它开启了中国人的心智,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在中华大地高高的飘扬,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划时代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对它确切的、科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沙健孙、马敏 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开篇明义,新文化运动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为学术界一种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第一文库网 范文频道,批判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个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这次启蒙运动跨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结合老师上课所讲和网上参考文献,总结出新文化运动对当时和现在的影响。具体如下文所示。
一 新文化运动对当时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
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并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6.在政治上对专制主义进行了强大的打击,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7.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
8.“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新文化运动也有其不利的影响:
1.运动仅限在于知识分子中,没有同工农运动结合,群众基础必然产生不利影响。
2.他们一味批判空学,完全否认儒家思想,对于后代宣扬及传承孔学中的经典优良传统产生不利影响;一味地宣扬西方文化,造成人们轻
重不分,只是尊重和照搬西方文化,忽视儒家传统文化。
3.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回避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没有正面提出反帝任务,这充分体现出其不成熟。
二 新文化运动对现在的影响: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价值。
1.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历史启示意义
20 世纪最初的 20 年里,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处在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面临“亡国灭种”的重大危机,迫切需要一种坚强有力的核心理想引领中华民族消弭内忧外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走向光明的未来。
2.历史嬗变轨迹及经验教训的历史启示意义 晚清以降,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始终是中国人心头萦绕的梦想与百折不挠的追求。从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拉开帷幕,西学东渐,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纷至沓来。在经历多种多样的“主义”纷争、多次反复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后,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
(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当代价值。
1.进行思想启蒙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整合并系统梳理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的传播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发挥作用的恰是无形的“潜规则”或者隐性文化。近代以来,“移风易俗”已决非易事,变革人的灵魂深处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则难上加难。而要变革和更新这种隐性文化是需 要漫长历史时间渐进式濡化的。
以上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当今大学生仍有相当的影响力。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接受新思想,以新的思维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对_五四_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_刘玉凯
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_冯占元
百度百科资料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他刚登上总统宝座,就大搞尊孔祭天。1913年6月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了“孔学博大”。1914年又 发布《祭圣告令》,通告全国举行“祀第一文库网 范文频道孔典礼”。为支持袁世凯帝制复辟活动,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1912年起,他们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出版《不忍杂志》和《孔教会杂志》等。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面对这股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但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开始的。陈独秀任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
陈独秀是一名激进民主主义者,他仇视当时的封建军阀统治,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思想,认为要实现民主制度,必须消灭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规范。李大钊则反对复古尊孔,要求思想自由,号召青年不要留恋将死的社会,要努力创造青春的中国。该杂志于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迁往北京并改名为《新青年》。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他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他们还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1917年起他们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实际上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导中心。
1916年初,袁世凯称帝,在此之前,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杨度发表了《君宪救国论》等文章,散布中国宜于实行君主制,没有君主便要“灭亡”的谬论。《新青年》针对这种情况,发表了陈独秀《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青春》等主要论文,揭露了君主专制的危害 。《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人“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历史就是这吃人的历史,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一些进步刊物改用白话文。这又影响到全国用文言文的报纸,开始出现用白话文的副刊,随后短评、通迅、社论也都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所有这些文学改革,使全国报纸面貌为之一新。 1917年爆发了伟大的俄国十月社公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新青年》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大量篇幅发表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社会主义理论文章。1918年11月,《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同志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著名论文,热烈欢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以后,又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的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一运动的深入发展,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作好了思想准备。
这次运动的主要缺点是其领导人没有把运动普及到群众中去,只是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里,他们除了一般的政治口号外,没有提出实现民主政治的具体办法。同时他们形式主义地看问题,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但这个运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了封建主义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在思想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当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的时候,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的运动,《新青年》也逐渐变成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从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起,《青年杂志》 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出版。主要撰稿人除陈独秀外,还有李大钊、胡适等。此后,《新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视为青年人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百年回望: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百年回望: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
发端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距今已近百年。“密涅瓦的猫头鹰要到黄昏才起飞”。百年后,推开历史的旋转门,百年前的革新号角仿佛就在耳畔。如今,身处这个大转型的时代,我们是否有新文化运动之先驱一代的自觉的意识,反思曾经走过的道路,总结沉淀下来的文化,以此为根基,通过创造适于今日之“新的文化”以照进未来?
新文化运动:中国先进分子共同的历史选择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弘扬与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猛烈抨击旧传统、旧礼教,冲击、动摇了封建主义在思想界的统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第一文库网 范文频道推动了中国文化向现代的转型。新文化运动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有论者指出:“抛弃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共同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这是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最基本的特征。”
汇集在《新青年》的旗帜下
回望新文化运动,至少要将历史向前“倒带”至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辛亥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此,孙中山以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为蓝本,创立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将其付诸实施。民国初年,内阁制、多党制、议会制等一套从西方学来的东西,也曾实行过。然而,“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人们曾以为足以救亡,并能使中国起衰振弱的种种措施都尝试过,结果均未解决中国的任何实际问题。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是包治中国百病的良药。辛亥革命的流产,曾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原有的幻梦破灭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
袁世凯上台后,军阀势力继续利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的逆流。社会上,孔教会、尊孔会之类组织纷纷出笼,它们利用人们对辛亥革命后局势的失望情绪,诋毁共和制度,诽谤民主思想,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同时,粗俗鄙陋、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大肆泛滥,鬼神迷信之说广为流行。这些东西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扼杀着民族的生机。
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对如何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反思。一批进步的中国人终于认识到,仅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
最先倡导并吹响思想启蒙号角的,是后来被誉为进步思想界的明星、“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陈独秀。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一年后,《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添加一个“新”字,不仅使其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启发新觉悟,造就新青年的主旨一目了然,而且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起点新、内容新、目标新、形式新。该刊发表的李大钊的《青春》一文,不仅强调青年之青,而且强调一个“新”字,指出从精神上、思想上有新青年与旧青年之分,希望青年们站在时代前列,做一个有为的新青年。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高一涵、周作人、易白沙、吴虞等。《新青年》创刊时曾表示其宗旨不在“批评时政”,但这并不表明它不关心政治,实际上其作者明确认识到,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所进行的斗争,是和政治密切相关的。他们反对旧思想、旧文化,实际上就是对旧政治的声讨。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他们不愿意就事论事地议论现时的政治问题,而力图通过思想的启蒙促进政治的根本改革。
以《新青年》的创刊为标志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使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经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在这场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中,陈独秀表现得十分勇敢和坚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7年1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上任伊始,他即对保留着浓厚封建教育传统和陈腐校风的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广为延揽有真才实学的名流学者,特别是陆续聘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提倡新文化的新派人物执教北大(钱玄同、沈尹默等此前已在北大),实行民主办学,鼓励学术研究、出版刊物和开展社团活动。这些改革的实施,培育了北大一代新风,为各种新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荟萃北大,《新青年》杂志也由上海迁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使新文化运动得以迅猛发展。
期待德先生赛先生拂去黑暗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基本口号,一曰民主,二曰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他们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黑暗。他们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针对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试验的失败,针对群众思想蒙昧和落后的状况,他们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这包括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及自由民主权利等内容。二是指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尖锐地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中国要在世界上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它主要是指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同时也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他们强调要用科学的尺度衡量世间一切事物,崇尚理性,反对迷信和愚昧;指出只有“一遵理性”,具有科学精神,国人才能摆脱“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束缚,成为新鲜活泼的一代新人。
需要承认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参加者也提出了某些脱离国情的过激主张,如完全反对中医、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甚至主张“全盘西化”。但瑕不掩瑜,今人无法苛求先人,我们必须看到新文化运动在反封建过程中发挥的巨大历史进步作用。
同时,还应当看到,新文化运动不是铁板一块,从这场运动诞生的那一刻,就充满着争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传统与反传统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正是一场又一场的争论推动着新文化运动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新文化运动中兴起的各种社会与文化改革并未完成,甚至连人们对这些改革及其意义的评价也在不断深化,以至于在相当大程度上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全盘西化”和彻底复辟皆无可能
韩水法
当人们谈到某种历史的进程、某种现象的发生而运用“命运”这个概念时,毫无疑问,这透露了他们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的无力感。一种巨大的社会趋势和历史潮流,人们看到它的发生,感受它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化,甚至能够感知和预测它消极的结局——有如看到一列即将颠覆的列车,就是无力阻止,甚至连阻止它的勇气也没有,而不仅仅是没有力量。另一方面,人们亲临和感受了极其危急的情形,最终却见证它导致了出人意料的积极结果。这同样也被称为“命运”。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曾经无数次经历这样的情势转变。现在,人们面临的是同样巨大的问题:什么是中国文明?中国正在和平发展,这看来是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无可否认的共识。但是,中国文明是由此走向灿烂的前景,还是继续它崩坏的路程?倘若是前者,人们就要沿着既有的路线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倘若是后者,就得改弦更张,调整方向。今天,“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有人不仅质疑推翻清王朝的历史事件,甚至还提起“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话题,至于质疑新文化运动,则更不在话下。但似乎少有人注意到,近几十年来,在反对“全盘西化”的标帜之下,正是社会盲目地“西化”最剧烈的时代。试看那些张口儒家闭口传统的人,身上还有多少中国的东西?
一个社会在剧变之后,往往会经历一段复辟的时代。但是,今天的中国却面临一个极其复杂而困窘的境遇:复辟到什么时代?如果崖山之后无中国,那么要恢复赵宋之世?抑或更古而气象更盛的汉唐?诚然,儒家思想体系为人们提供了通行于中国传统社会主体的普遍价值,但各个朝代因应社会历史环境,在观念、制度、器物和疆域上是大有殊异的。孔子的学说原也是两头不靠的。他一心想要恢复周礼,但那个时代离他太远也实在难以恢复。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亦在孔子身后三百年,而所谓儒术亦掺杂了许多与孔子无关的思想。
“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只有在一个条件下才是正当的,亦即通过程序规范的民众选择。然而,只要经过这样的选择,上述两种取向皆是不可能的,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历史的选择。自由而自主的民众选择,必然会造就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而这正是当今某些人所不愿正视亦无法理解的。这种选择并不依赖于某些人的机会主义,他们昨天或许还在鼓吹“全盘西化”,今天摇身一变,就穿着满式对襟衫倡导彻底复古了。于是,以其庶几西化之身来行彻底复古之事。但是,沉渣的泛起,绝不是传统的恢复。关键在于,无论中国传统的精华,还是现代社会公认的正义原则,都是旨在通过规范的程序和制度,使中国民众能够得其所需。
中国文明的历史命运,既不受制于过去,亦非委身于西方,既不仰仗庙堂,亦不可托迹江湖,而取决于民众的自主行为。在现代中国,人们常常推许一个信念,即历史由人民创造,而历史的具体形态就是文明,文明自然也是人民创造的。但在今天,人们所需要的并非仅仅是文明的独特性,更要追求社会的公正、合理、稳定和繁荣。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新文化运动时,我们就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续其实就是现代中国民众的认同重新形成的社会行为,无论中国人的认同,还是中国的认同,都依赖于关于中国文明的清晰理解和共识。
中国现代文明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来说,就建立在中国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的基础之上。当我们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理解中国文明的历史命运时,非唯如此,便无可能。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距今已近百年。围绕着这场运动的讨论,自其出现以来便从未停止。如果在较长的历史视域中审视这场思想文化界的剧烈变革,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与此前泱泱几千前的传统文化相比,这场以反传统为旗帜的文化运动究竟“新”在哪里?同时,与此后中国快速迎来的现代社会文明相比,当初这股由浪花汇集成洪流的划时代“运动”又是在怎样的历史意义上影响着今天?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枢纽
耿云志:陈独秀之“洗刷旧思想”,孙中山“以心感动之,同化之”的努力,梁启超的新的报国志愿,黄远庸的“渐逼本垒”的新旧思想的决战,以及和他们同时,发出同样呼吁的所有先觉分子,他们心目中的新思想、新观念,都是来自西方先进世界的。他们无一例外都主张文化开放主义,主动地引进一切他们认为有益于改革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领袖分子,至少是重要的同盟军。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最专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努力构筑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密接关系。
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人的文化开放观念已得到逐步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加强中国与世界文化的相互沟通,努力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更加密接的关系,是这场运动的重要的内在动力之一那一时期,世界最新的科学与学术,传入中国的速度是相当快捷的。应当说,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密接关系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迅猛发展,造成了中国民族文化复兴的重大契机,或者说,造成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大枢纽。由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广大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走向社会,与广泛的社会阶层发生联系,于是造成以知识精英、青年学生为先导,社会各阶层首先觉悟的人士积极跟进,在新思想、新观念指引下的空前广泛的社会动员。
在这个基础上,新文化运动在几个重要方面取得实绩。这些实绩对中国朝向近代社会的变动与文化转型,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1.文学革命运动造成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利器;2.新教育渐臻成熟;3.在中西文化沟通中产生民族文化复兴的自觉意识和必要的精神条件;
4.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进一步扩展。
“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
汪朝光: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从思想领域而言,可以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应该承认,辛亥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革命,但其在思想上的启蒙并不全面而充分,这也是其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并未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的重要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也为五四运动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深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以彻底的反封建精神,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在中国这样有数千年封建积淀的大国,以振聋发聩之势,发排山倒海之声,打破过往传统、陈腐、守旧的权威和教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更新,在近代中国史上留下了自身不可磨灭的印迹。
包含着“对西方求解放”的取向
郑师渠: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包含两大相互依存的思想取向:一是“对传统求解放”;二是“对西方求解放”。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这场新文化运动对于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的猛烈批判,以及由此对国人思想的解放,即彰显的是“对传统求解放”;而对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另一重要内涵“对西方求解放”,则关注甚少。忽视了这一点,对于“五四”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则是不全面的“对西方求解放”这一新的诉求的提出,不仅是欧战后西方现代思潮变动的影响所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自身的可贵超越。换言之,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其展开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对传统求解放”与“对西方求解放”的二重奏,正是这二者之间的张力与搏击,构成了不断推进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内驱力。在今天,理性地保持二者之间的此种张力与搏击,仍为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永葆思想活力所必需。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新文化运动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例与分析
[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在传统史学研究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学历史教材是以是政治史和精英人物为中心的,是社会上层即“从上往下看”的历史。这些历史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遥远,不仅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由于直接生活经验的缺乏,这些知识也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而普通人的社会史、法律史
、伦理史、日常生活史、人类文明史、自然史及心态史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最密切相关的,也是他们最关注最能够感同身受的。但是,这部分历史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地位却体现得很不充分。再加上老师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历史教学丧失了历史本来的活力和生机,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点点翻腾的浪花。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往往被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秦砖汉瓦之类的“老古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比较冷漠。
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成为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历史新课程要求教师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近几年的高考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生活化的历史高考试题已经大量出现。
本着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开放历史教学,让生活走进历史教学,将“死”的历史教“活”,同时历史教育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教学理念,笔者设计了《新文化运动课》这样一节示范课。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乘着歌声的翅膀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而鲜活的导入能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课程的导入环节,在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的同时,我还选取了一首背景音乐,即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名谣《兰花草》。当熟悉的旋律在耳边想起,很多学生都跟着哼起了这首歌,课堂的气氛从一开始就融入到新文化运动欣欣向荣的景致之中,可以感觉到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真可谓歌声与笑声齐飞,其乐融融。当音乐声停止,学生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这时,我将话锋转向本课内容。
老师提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歌词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它的词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胡适,歌中的兰花草象征着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焦急地等待着这株迟迟未开的兰花,象征着他希望自由主义之花早日开遍全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胡适,走近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欣赏老照片。
中学历史教材关于历史背景的介绍,大多是结论化的观点。我从学生思维层次的角度出发,精心挑选一组老照片:一张旧式婚礼、一张新式婚礼、一张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一张民国时期的女学生。
教师提问:请大家欣赏老照片,观察辛亥革命前后男性和女性的
服饰、发式分别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教师过渡:社会生活的变化必将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整个社会大背景的变化。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各有什么新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知识分子必须寻求新的出路继续完成这一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假如你是当时一位从西方留学回来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面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做法,你会做何感想?并采取什么行动?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知识分子的身份决定了你最大的可能是拿起笔杆代替枪杆,通过写文章、办报纸、办报刊等方式来批判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做法,而你又是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影响的,所以你可能会用资产阶级文化的武器来批判封建旧思想旧文化,同时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教师过渡:那么,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到底是如何同袁世凯和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作斗争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影像资料。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放映音像资料。
学生看录象。
教师提问:看完这段录象,请大家一起说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的历史要素?(贯穿学法指导)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提问:北京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之一,也应该是同学们为之向往的地方,当时,北京大学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锐意改革,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这一方针使得新思想能在北大自由传播;蔡诚聘英才,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精英汇聚北大,这批新文化运动健将和学术精英的到来,使北京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所以,北京大学成为学术交流的中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旧语新说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我采用的方法是旧语新说,以一个外婆的回忆(包括语言和图片面)向学生展示新文化运动前后的社会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新文化运动的缩影。这段录音文字是:
外婆的回忆
我出身于一个还算富裕的人家,爹是一名茶商。娘说,我出世的时候,就有3个跳大绳的巫婆拿着所谓神降临的咒符在我的家里跳来跳去的,还满口的天灵灵地灵灵。我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出嫁之前,父母一直“老三”、“老三”地叫我。我还在娘胎里的时候,爹娘就把我许配给了一个男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巡抚,跟我们家是世交。三岁时,娘用一条3尺3寸长的裹脚布把我的脚缠得紧紧的,每天包扎一次,再穿上小鞋,夜里还得穿上软底套鞋睡觉,痛得我整晚睡不着觉。在缠脚的几年里,我的脸蜡黄蜡黄
的,腿瘦得像麻杆。小时候,我特别羡慕哥哥能去学堂念书,好奇他嘴里念叨的“之乎者也”。可是娘只让我每天练习针线活,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每天就把我关在闺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13岁那年,爹娘把我嫁了过去。从此,“陈二家的”“他嫂子“似乎就成了我的名字,而我生活的全部,就是相夫教子。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去了。突然有一天,传来消息说,京城里的皇帝下台了,被改成中华民国,有个叫孙中山的人当了临时大总统,据说还是选出来的呢。不久,又听说换了一个人当总统,那个人还准备称皇帝。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儿子说起这事,特别生气。他还说要响应先生们的号召,“打倒孔家店”,还说什么男女平等,天赋人权,要相信科学,讲民主,不能再信跳大绳。他把那些过去读的经书都丢掉了,说是以后再也不用背这些枯燥的文章了,都改用白话文写,这样大家都容易看懂。慢慢地,年轻人剪去了辫子,小伙子们穿起了西装,姑娘们穿起了旗袍,只有城里的女学生们还穿着裙子,他们经常去西餐厅约会,喝洋酒,看电影,抽香烟,年轻人结婚的时候还穿着西洋式的婚纱,举行新式的婚礼。新的变化还在继续,谁又知道明天的生活是什么样呢?
教师提问:那外婆的一生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其中,有哪些新思想和新文化现象出现?
教师总结并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五、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讨论拓展,回归生活。
讲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时,我着重让学生思考和探讨新文化运动巨匠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即全盘否定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那为什么现在国内却兴起读经热?世界流行汉语热,外国人热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性的讨论题。
教师设置情境:新文化运动期间,知识分子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现在,国内却兴起了一批以“读经”为主的全日制私塾(如上海的孟买堂),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学也开设了读经课程。你如何看待“读经”之风的兴起?如果有人建议在我们学校开设一门读经课程,你是否赞成?
学生回答。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从是否应该开设读经课程转移到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深入到对我国教育制度的思考。这样,本节课的落脚点又回归到与学生现实相关的论题,达到了教育应该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历史与生活这个主题,让历史课堂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营造出一个走进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我都选用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熟悉的音乐、熟悉的老照片、熟悉的生活情境、熟悉的录音,最后,我又将本课的落脚点落在了与学生现实相关的是否开设读经课程的论题上。本案例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只有构建生活化历史课堂,才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只有让历史知识回归生活,才能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历史总是过去性的。生动的历史场景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都与学生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教学模式需要生活化,教师必须摆脱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多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模式;教学语言需要生活化,运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把史实故事化、生活化、直观化、通俗化,给学生展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最后,历史教育的目的也需要生活化,我们不是要学生去刻意记住那些“陈年旧事”,让是让他们用历
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
发端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距今已近百年。“密涅瓦的猫头鹰要到黄昏才起飞”。百年后,推开历史的旋转门,百年前的革新号角仿佛就在耳畔。如今,身处这个大转型的时代,我们是否有新文化运动之先驱一代的自觉的意识,反思曾经走过的道路,总结沉淀下来的文化,以此为根基,通过创造适于今日之“新的文化”以照进未来?
新文化运动:中国先进分子共同的历史选择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弘扬与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猛烈抨击旧传统、旧礼教,冲击、动摇了封建主义在思想界的统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推动了中第一文库网 范文频道国文化向现代的转型。新文化运动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有论者指出:“抛弃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共同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这是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最基本的特征。”
汇集在《新青年》的旗帜下
回望新文化运动,至少要将历史向前“倒带”至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辛亥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此,孙中山以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为蓝本,创立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将其付诸实施。民国初年,内阁制、多党制、议会制等一套从西方学来的东西,也曾实行过。然而,“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人们曾以为足以救亡,并能使中国起衰振弱的种种措施都尝试过,结果均未解决中国的任何实际问题。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是包治中国百病的良药。辛亥革命的流产,曾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原有的幻梦破灭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
袁世凯上台后,军阀势力继续利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的逆流。社会上,孔教会、尊孔会之类组织纷纷出笼,它们利用人们对辛亥革命后局势的失望情绪,诋毁共和制度,诽谤民主思想,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同时,粗俗鄙陋、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大肆泛滥,鬼神迷信之说广为流行。这些东西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扼杀着民族的生机。
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对如何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反思。一批进步的中国人终于认识到,仅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
最先倡导并吹响思想启蒙号角的,是后来被誉为进步思想界的明星、“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陈独秀。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一年后,《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添加一个“新”字,不仅使其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启发新觉悟,造就新青年的主旨一目了然,而且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起点新、内容新、目标新、形式新。该刊发表的李大钊的《青春》一文,不仅强调青年之青,而且强调一个“新”字,指出从精神上、思想上有新青年与旧青年之分,希望青年们站在时代前列,做一个有为的新青年。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高一涵、周作人、易白沙、吴虞等。《新青年》创刊时曾表示其宗旨不在“批评时政”,但这并不表明它不关心政治,实际上其作者明确认识到,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所进行的斗争,是和政治密切相关的。他们反对旧思想、旧文化,实际上就是对旧政治的声讨。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他们不愿意就事论事地议论现时的政治问题,而力图通过思想的启蒙促进政治的根本改革。
以《新青年》的创刊为标志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使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经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在这场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中,陈独秀表现得十分勇敢和坚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7年1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上任伊始,他即对保留着浓厚封建教育传统和陈腐校风的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广为延揽有真才实学的名流学者,特别是陆续聘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提倡新文化的新派人物执教北大(钱玄同、沈尹默等此前已在北大),实行民主办学,鼓励学术研究、出版刊物和开展社团活动。这些改革的实施,培育了北大一代新风,为各种新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荟萃北大,《新青年》杂志也由上海迁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使新文化运动得以迅猛发展。
期待德先生赛先生拂去黑暗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基本口号,一曰民主,二曰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他们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黑暗。他们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针对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试验的失败,针对群众思想蒙昧和落后的状况,他们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这包括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及自由民主权利等内容。二是指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尖锐地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中国要在世界上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它主要是指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同时也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他们强调要用科学的尺度衡量世间一切事物,崇尚理性,反对迷信和愚昧;指出只有“一遵理性”,具有科学精神,国人才能摆脱“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束缚,成为新鲜活泼的一代新人。
需要承认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参加者也提出了某些脱离国情的过激主张,如完全反对中医、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甚至主张“全盘西化”。但瑕不掩瑜,今人无法苛求先人,我们必须看到新文化运动在反封建过程中发挥的巨大历史进步作用。
同时,还应当看到,新文化运动不是铁板一块,从这场运动诞生的那一刻,就充满着争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传统与反传统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正是一场又一场的争论推动着新文化运动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新文化运动中兴起的各种社会与文化改革并未完成,甚至连人们对这些改革及其意义的评价也在不断深化,以至于在相当大程度上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全盘西化”和彻底复辟皆无可能
韩水法
当人们谈到某种历史的进程、某种现象的发生而运用“命运”这个概念时,毫无疑问,这透露了他们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的无力感。一种巨大的社会趋势和历史潮流,人们看到它的发生,感受它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化,甚至能够感知和预测它消极的结局——有如看到一列即将颠覆的列车,就是无力阻止,甚至连阻止它的勇气也没有,而不仅仅是没有力量。另一方面,人们亲临和感受了极其危急的情形,最终却见证它导致了出人意料的积极结果。这同样也被称为“命运”。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曾经无数次经历这样的情势转变。现在,人们面临的是同样巨大的问题:什么是中国文明?中国正在和平发展,这看来是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无可否认的共识。但是,中国文明是由此走向灿烂的前景,还是继续它崩坏的路程?倘若是前者,人们就要沿着既有的路线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倘若是后者,就得改弦更张,调整方向。今天,“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有人不仅质疑推翻清王朝的历史事件,甚至还提起“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话题,至于质疑新文化运动,则更不在话下。但似乎少有人注意到,近几十年来,在反对“全盘西化”的标帜之下,正是社会盲目地“西化”最剧烈的时代。试看那些张口儒家闭口传统的人,身上还有多少中国的东西?
一个社会在剧变之后,往往会经历一段复辟的时代。但是,今天的中国却面临一个极其复杂而困窘的境遇:复辟到什么时代?如果崖山之后无中国,那么要恢复赵宋之世?抑或更古而气象更盛的汉唐?诚然,儒家思想体系为人们提供了通行于中国传统社会主体的普遍价值,但各个朝代因应社会历史环境,在观念、制度、器物和疆域上是大有殊异的。孔子的学说原也是两头不靠的。他一心想要恢复周礼,但那个时代离他太远也实在难以恢复。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亦在孔子身后三百年,而所谓儒术亦掺杂了许多与孔子无关的思想。
“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只有在一个条件下才是正当的,亦即通过程序规范的民众选择。然而,只要经过这样的选择,上述两种取向皆是不可能的,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历史的选择。自由而自主的民众选择,必然会造就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而这正是当今某些人所不愿正视亦无法理解的。这种选择并不依赖于某些人的机会主义,他们昨天或许还在鼓吹“全盘西化”,今天摇身一变,就穿着满式对襟衫倡导彻底复古了。于是,以其庶几西化之身来行彻底复古之事。但是,沉渣的泛起,绝不是传统的恢复。关键在于,无论中国传统的精华,还是现代社会公认的正义原则,都是旨在通过规范的程序和制度,使中国民众能够得其所需。
中国文明的历史命运,既不受制于过去,亦非委身于西方,既不仰仗庙堂,亦不可托迹江湖,而取决于民众的自主行为。在现代中国,人们常常推许一个信念,即历史由人民创造,而历史的具体形态就是文明,文明自然也是人民创造的。但在今天,人们所需要的并非仅仅是文明的独特性,更要追求社会的公正、合理、稳定和繁荣。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新文化运动时,我们就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续其实就是现代中国民众的认同重新形成的社会行为,无论中国人的认同,还是中国的认同,都依赖于关于中国文明的清晰理解和共识。
中国现代文明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来说,就建立在中国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的基础之上。当我们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理解中国文明的历史命运时,非唯如此,便无可能。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距今已近百年。围绕着这场运动的讨论,自其出现以来便从未停止。如果在较长的历史视域中审视这场思想文化界的剧烈变革,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与此前泱泱几千前的传统文化相比,这场以反传统为旗帜的文化运动究竟“新”在哪里?同时,与此后中国快速迎来的现代社会文明相比,当初这股由浪花汇集成洪流的划时代“运动”又是在怎样的历史意义上影响着今天?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枢纽
耿云志:陈独秀之“洗刷旧思想”,孙中山“以心感动之,同化之”的努力,梁启超的新的报国志愿,黄远庸的“渐逼本垒”的新旧思想的决战,以及和他们同时,发出同样呼吁的所有先觉分子,他们心目中的新思想、新观念,都是来自西方先进世界的。他们无一例外都主张文化开放主义,主动地引进一切他们认为有益于改革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领袖分子,至少是重要的同盟军。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最专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努力构筑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密接关系。
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人的文化开放观念已得到逐步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加强中国与世界文化的相互沟通,努力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更加密接的关系,是这场运动的重要的内在动力之一那一时期,世界最新的科学与学术,传入中国的速度是相当快捷的。应当说,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密接关系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迅猛发展,造成了中国民族文化复兴的重大契机,或者说,造成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大枢纽。由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广大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走向社会,与广泛的社会阶层发生联系,于是造成以知识精英、青年学生为先导,社会各阶层首先觉悟的人士积极跟进,在新思想、新观念指引下的空前广泛的社会动员。
在这个基础上,新文化运动在几个重要方面取得实绩。这些实绩对中国朝向近代社会的变动与文化转型,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1.文学革命运动造成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利器;2.新教育渐臻成熟;3.在中西文化沟通中产生民族文化复兴的自觉意识和必要的精神条件;
4.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进一步扩展。
“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
汪朝光: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从思想领域而言,可以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应该承认,辛亥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革命,但其在思想上的启蒙并不全面而充分,这也是其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并未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的重要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也为五四运动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深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以彻底的反封建精神,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在中国这样有数千年封建积淀的大国,以振聋发聩之势,发排山倒海之声,打破过往传统、陈腐、守旧的权威和教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更新,在近代中国史上留下了自身不可磨灭的印迹。
包含着“对西方求解放”的取向
郑师渠: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包含两大相互依存的思想取向:一是“对传统求解放”;二是“对西方求解放”。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这场新文化运动对于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的猛烈批判,以及由此对国人思想的解放,即彰显的是“对传统求解放”;而对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另一重要内涵“对西方求解放”,则关注甚少。忽视了这一点,对于“五四”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则是不全面的“对西方求解放”这一新的诉求的提出,不仅是欧战后西方现代思潮变动的影响所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自身的可贵超越。换言之,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其展开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对传统求解放”与“对西方求解放”的二重奏,正是这二者之间的张力与搏击,构成了不断推进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内驱力。在今天,理性地保持二者之间的此种张力与搏击,仍为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永葆思想活力所必需。
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新文化运动的探讨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7-0196-01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查阅历史资料、关注当今历史学界对新文化运动的新观点、新看法、与历史学科教学同事交流、结合学生学习感受的了解,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第一文库网 范文频道态度目标的关系,就新课改教材中对新文化运动的定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文化运动;探讨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的初中历史老师,在11年的授课生涯里,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新文化运动的定性有些个人的思考。川教版教科书中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竖起“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开启了国人的新思潮,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甘为中国脊梁的爱国精神。但是今天来看新文化运动,我觉得教科书上一边倒的评价恐怕有些失之偏颇,现在历史学界有很多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不同见解,在现实教育中,可以说少部分老师是囫囵吞枣,依靠的就是两本书来还原历史,一本是教科书,另外一本就是教师参考书。历史要靠很多的信息来努力还原事实,并以史为鉴,以史明智,对历史老师的要求就更高,博览群书尚有失误之处,更何况尚未落实素质教育的西南地区,大部分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 教材几乎一边倒的对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仿佛是对儒家传统文化道德彻底否定,恐怕会影响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不太正确的看法。 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民主”和“科学”,从大体上看应该可以认为是宣传的西学,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是重要的,面对袁世凯企图通过恢复封建礼教从而重建帝制的野心,这是抵御中国重新步入黑暗的有利武器。这场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熠熠闪光的宝石,这些历史上出场的知识分子前仆后继地用他们的智慧来救国救民,不遗余力。这场思想运动不应该只简单的从1915年开始算起,前人的铺垫才有后者的成功。晚清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启了近代思想之变,随后到新文化运动时,涌现出了大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等。他们批判封建制度中的黑暗,批驳封建礼教违背人伦的、落后的思想,他们都在探寻如何找到一条光明大道,让中国,中国人不被欺凌,中华民族不被亡国灭种而努力。这场由知识分子带领的思想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这些是必须要让学生们了解的。承上才能启下,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要传承需要学生学会感恩,没有历史上这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死而后已,历史不会进步。 但是教科书上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就语尽于此,难免让学生产生一个看法,那就是书上只介绍了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因此他们的看法和观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他们思想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是值得倡导的。可是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一些言论:胡适白话诗《孔丘》:“知其不可而为之,亦不知老之将至,认得这个真孔丘,一部论语都可废”。还有陈独秀激赏西人的好战健斗、“宁斗死”, 赞扬其“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批评“爱平和尚安息雍容文雅”之东洋民族为劣等,为“具如斯卑劣无耻之根性”(《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鲁迅的“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俗语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更何况是自己个人领悟的观点,需要经过实践和时间的历练。思想家因为他所处的是高位,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会成为为后来世人竖立的精神大旗,不得不慎重,真理应该要承受时间的敲打,好好沉淀,就从现在来看新文化运动中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更何况历史教科书上所选的材料本就不足,只能反映新文化运动某一方面。这就会更加深对学生的误导。首先,这场新文化运动中过多关注代表人物和代表人物的言论,忽视了其他的声音。在这场新思潮一边倒向西方文化的浪潮中,也有提倡中西互补的学者,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又保护自身文化的学衡派。但是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例如严复。他提出“会通中西”的主张,即“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有类似思想和看法的新文化思想家虽是少数,可是这不代表他们的思想无可借鉴之处,在当时这类思想家虽然不被陈独秀等主流思想所认同,但是他们的思想在今日却闪耀着光辉,应该是在思想的深思熟虑后有着对未来历史的前瞻性。应该看到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代表人物在民族危机、国难当头时,迫切希望能有振聋发聩的声音唤醒国民,能有一场外来的疾风骤雨洗去旧中国几千年来的尘埃,换来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急迫,他们痛心疾首,他们迫不及待,但是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过于抬高西学的地位,虽然的确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有利于科技和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但是在这其中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性情言论大都焦躁偏执。新文化运动无论是在学西方还是在对旧礼教的批判中,焦躁偏执确实都有表现,今天,回过头来看,新文化运动中确有对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人权思想囫囵吞枣的“拿来”甚至“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则不加分析否定过多的倾向。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其所透出的光泽远远超过了其所蕴含的内容。在新文化运动者们的引导下,科学与民主成为了正义、进步的象征,此后的每次运动只要祭起这两面大旗就可以通行无阻。但是科学与民主到底是什么?直至今天,我们还很难领略其真正内涵。这岂是一场运动就能弄明白的事情。 可是历史教科书也明显出现对新文化运动激进的看法,介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极力主张“全盘西化”,对传统文化是批驳的一无是处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而对于这场思潮中出现其他主张未作任何介绍。特别是农村中学或者是教育落后的偏远地区,如果老师不做点课外功课,不加引导分析,学生就会以这几位代表人物马首是瞻,对于他们的主张自然认为是合理的。另外在选择阅读材料上,过分强调传统道德中的黑暗面,再加上这几位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人物的批判,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落后的,该摒弃的糟粕。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是越来越少。以我校初一年级一次历史期末考试为例,材料解析题中某道材料选自屈原的《离骚》:“长叹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其中有个问题问到“端午节是农历什么时候?”这应该是一道常识题目,可是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我们传统道德中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更是无从了解。如果现代青年也用偏激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愿意了解自己的文化,把精华当糟粕,这是巨大的损失。这样的情况在现实教学中是有的,并且是令人担忧的。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个人认为新文化运动的这课的内容是否可以适当增加关于其他知识分子关于传统文化思考的观点,适当增加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判断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是否可以从多方面思考,真正达到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自己的判断能力,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