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与建城时间大致相同 这里记录着“冰城百年”

Admin 2018-02-12

生活在哈尔滨的人们和来过哈尔滨的外地人,都熟悉和知道博物馆地区。它是哈尔滨人的生活重点之一,它是外地人了解和游览这座城市的必看之地。

生活在哈尔滨的人们和来过哈尔滨的外地人,都熟悉和知道博物馆地区。它是哈尔滨人的生活重点之一,它是外地人了解和游览这座城市的必看之地。

1994年,哈市被国家列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地区是哈市的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博物馆地区早期的范围大致是,北起哈尔滨火车站,南至南岗区马家沟河,东起建设街,西至海关街。它的形成与哈尔滨建城时间大致相同,已有112年的历史。

1898年,沙俄开始将铁路铺进这座城市。随着俄国人的蜂拥而入,第二年,也就是1899年,“没有教堂就没有精神家园”的俄国人在火车站上方,哈尔滨的制高点博物馆地区,大直街与车站街(现红军街)交口,建设了一座尼古拉教堂。

省社科院学者李述笑介绍,尼古拉教堂所在地是哈尔滨的市中心,周围有大的商行、洋行与行政机构。

这个早期的核心区,哈尔滨市规划专家对它有一个极其形象而又极具评判价值的比喻:“博物馆地区是哈尔滨的制高点,出了火车站,沿着上坡走,就到了博物馆地区,这里就如同一个人家的‘客厅’,是接人待物的场所。”

那么,这个客厅都有哪些值得称道的物什呢?都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1899年,尼古拉教堂(俗称喇嘛台)奠基,1900年建成。1966年在文革中被拆除,修建纪念塔。1971年纪念塔拆除,原址建成大花坛。上世纪90年代初,改建成红博地下广场至今。

——1906年,莫斯科商场始建(现黑龙江省博物馆),1922年,改称为“东省文物研究所”,1953年,改为松江省科学博物馆,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后,定名为黑龙江省博物馆至今。

——1919年,意大利人“吉别洛索科”的私人别墅(现黑龙江省电力公司食堂)建设,1920年,意大利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该别墅成了意大利领事馆。上世纪70年代后由省电力公司使用。

——1921年,犹太人梅耶洛维奇私人住宅(现哈尔滨少年宫)建设,曾是秋林公司的职工俱乐部。

——1936年,新哈尔滨旅馆(现哈尔滨国际饭店)建设,当年为哈尔滨最高建筑,1949年,改为哈尔滨国际旅行社,是哈尔滨唯一一家能够接待外宾的宾馆,1978年黑龙江省旅游局成立后,更名为“哈尔滨国际饭店”至今。

从这些年代久远又充满故事的历史建筑看,博物馆地区是哈尔滨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最重要基点。

摘自2012年2月24日生活报B05版稿件《一场终于“透亮”的马拉松式博弈电力大厦“死挺”14年后被拆除》

哈市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与建城时间大致相同 这里记录着“冰城百年”

上一篇:承历史荣光,启文化新生
下一篇:在西安过中国年体验历史文化 西安庙会乐趣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