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青年美术家的历史记忆与时代心象
3364 2016-05-27
百团大战
郭永洁作
“一个人的物质财富是有限的,而精神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对于一个民族却至关重要。人不能为了获取物质、金钱而伤害、丢弃崇高和尊严。我们要时刻牢记历史的教训和耻辱,更要牢记和珍惜先辈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铺就的大好河山……”十多年来,陕西画家郭永洁不忘初衷,克服重重困难独自走过陕、川、青、北,十年如一日,坚持抗战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今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他以《百团大战》《卢沟桥》《南京大屠杀》《突破娄山关》等一幅幅呕心画作,为人们献上了特殊的纪念。
记者:出于什么样的想法,让您萌生了创作抗战题材的作品?
郭永洁:小时候,我就从老人们那里或多或少听到过一些日本人侵略我们的故事,上学后,从中国近代史里也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历史,特别是当详细了解到中国抗战的历史之后,就对日本军国主义产生了巨大的仇恨,对近代闭关锁国而为我们留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的历史深感痛惜,更敬慕那些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而失去的难以计数的民族先烈们。
作为烈士的后人,我一直愧疚于自己不能像他们那样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驰骋疆场,因为不能够为捍卫我们民族尊严、维护世界和平正义而牺牲的先辈们作出像样的贡献,我十分痛苦。但我深知自己一定要为这段历史做些什么,于是,我默默下决心要为此重大历史题材而长期创作,要将自己年富力强的大好时光都奉献给这珍贵的历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我们一个遍体鳞伤的民族永远需要牢记的惨痛历史和教训。“饮水思源”。在硝烟弥漫的历史岁月,抗战将士们铁骨铮铮,他们为了民族抗战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坚强决心,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挽救我们民族于生死存亡关头。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生活在和平幸福当中,正是烈士们用血肉之躯奠定和换取来的。
七十年,无数烈士的身躯已化作无情的千古尘埃,但永远铸成了撑起我们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尽管在世的抗战老英雄已壮暮垂年,但他们依旧是我们今天无比敬慕的珍宝。所以,无论时代的风云如何变换,无论岁月的辙痕如何变迁,烈士们所付出的鲜血和生命始终都应该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作为一名画家,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把这些离我们远去,和正在远去的不容忘记的历史和英雄通过画笔记录下来,让他们千古不朽。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抗战题材系列作品的创作呢?都创作过哪些作品?
郭永洁:我从2004年开始创作抗战题材作品。其实我本身不太擅长人物画,那个时候是为了创作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美术作品,才重新画人物的。一年时间,我画了数十幅抗战题材的画,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于是更坚定了我的创作愿望和理想。
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我国先后发生了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面对如此巨大的自然灾难,我不得不暂时搁置抗战题材的创作,先后创作出了《震起之丰碑》《玉树不倒青海常青》《玉树的明天更美好》等数百米纪念抗震救灾类题材的国画作品。当时的创作引起了省上领导的关注,为此还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郭永洁纪念玉树地震三周年《玉树的明天更美好》百米国画作品展”的爱国主义美术作品展。在那之后,我便一直围绕抗战题材搞创作。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此,我用了两年多时间,接着十多年前的计划相继创作完成了《长城抗战》《卢沟桥抗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东北抗日联军》《中国远征军》等系列作品,希望能够再现波澜壮阔的抗战画面,引起人们铭记历史的共鸣。
记者:今年,全国上下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丰富多样,以此为主题的创作、画展也很多,您的这一系列作品和一般的纪念画展作品有什么区别?
郭永洁:说到这儿,知名书法家、作家马士琦在看过我的抗战题材国画作品后说:这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系列国画作品。他之所以这么说,是觉得现在的画展大多以花花草草、山山水水等主题居多,即使有紧贴抗战主题的美术作品也都是些老作品、旧作品,新近创作的很少。所以,我画的这些作品给他留下了很深、很好的印象。毕竟这是我十多年来的心血,是作为一个画家,有责任、发自内心地对纪念抗战胜利的感情的表达。
记者:对于未来的创作,您还有什么计划和理想?
郭永洁:其实,我是一名美术老师,以我的微薄收入坚持这样一个宏大题材的系列创作对于我和我的家庭来说很不容易,我非常感谢家人的理解、朋友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如今,我有三幅作品参加了民革西安市委和商洛市文广新局分别在两地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美术作品展。如果哪一天,国家需要这些抗战题材国画作品的话,我将无偿捐赠,以表达对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历史的铭记和对为捍卫我们民族尊严而牺牲的抗日烈士们的崇高缅怀与深深的敬意。
接下来,我计划再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以国画的形式彻底完成抗战时期国共最有代表性的著名战役(会战),以填补这方面国画创作的历史空白。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展现那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去开拓中华民族更美好的未来!(记者 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