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举行系列活动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389 2020-06-18
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凭借“互联网+”的时代东风,运用微文化传播载体,才能以一种新的态势呈现给受众。
今日之中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要在经济上飞跃式发展,更要在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上保有根脉,对历史文化坚持扬弃继承,古为今用,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涵养基础,利用新时代传播手段,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艰巨使命。
今天,媒介发展加快全球的村落化进程,文化传播与舆论影响显示出强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具有万物互联、人与网络共存共生的时代特点,不仅提供了消费娱乐的天堂,更提供多元的学习选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习惯的新方式。20世纪90年代,“微文化”理念被提出后,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伴随“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网络文化微载体的衍生与演变,文化微载体凭借其简短精练、内涵丰富,促进了文化的国际化、信息化和时效化。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凭借“互联网+”的时代东风,运用微文化传播载体,才能以一种新的态势呈现给受众,以“微言大义”的深刻诠释,凸显其鲜活有力的教育功能。
生动乐受,微言大义
微文化是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但微文化并不意味着是小文化,微文化能“微”言大义。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源动力。大浪淘沙的经世之作具有博大精深、生涩难懂等特点,对于当代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来说,要想学精、学通具有一定难度。在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看来,如何将我们的理念与技术更好地结合,使青少年愿意接受、乐于学习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互联网+传统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微文化载体即时化、普及化、交互化的特点,以及网络语言简洁、生动的传播个性,把传统文化精华与互联网有效耦合,将传统文化中“高大上”的经典,转化为“微小精”的微文化产品,使人们在微生活中时刻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精要的熏染,进而实现“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内涵、释放人文情怀”的目的。
推送即时,春风化雨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古圣先贤光耀千秋,名家宿儒云集辈出,经典著作浩如烟海。但提起传统文化,往往给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传统的授课内容、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似乎已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标签。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善用慕课,让传统文化教育“活”络起来,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已成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现实难题。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应针对“即时性”这一特点,敏锐地捕捉“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受众需要,全力发挥微传播的载体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等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微传播、推送平台等,让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的微生活,打破传统封闭课堂的束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时空,使微信息、微文化创造出信息冲击波、文化冲击波,进而使传统文化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跨越时空,熏染无界
“互联网+”时代意味着万物互联、意味着人与网络的共存共生。网络信息的无所不包,就像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给人们学习带来超时空的便利,学习知识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固定场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智能移动设备,可以使人们跨越时空,超越年龄、职业、身份,随时与人交往互动,获取新知识。同时,网络语言贴近生活、简洁生动的特点,深受网友喜爱。通过网络技术手段与人交流或掌握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在“微生活化”新业态下,以微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欣赏传统艺术、接受民俗文化熏陶,逐渐成为新时尚、新亮点。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微文化的碎片化倾向,年轻人的生活和系统读书的时间被微文化所占据,这对社会整合、教育传承、知识创新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道》显示,71.2%的网民会通过网络了解传统文化。因此,只有把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有效聚合,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无界限,达到融入生活、熏染无界的目的,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传统文化对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正能量。为此,要加快传统文化网络精品课程建设,预防“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碎片化”问题的产生,加快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实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和普及化,促进网络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步化。同时,要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大数据云教育平台建设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
积“微”成著,见“微”知著
微文化载体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的特点,不仅契合人们“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生活状态,又能充分发挥其“线上线下同构、学习生活同步、交流互动同行”的独特优势。为此,把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细为线上、线下活动,落小为数以百计、千计的讨论议题和网络作品,进而最终落实为满满的网络正能量和昂扬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事实上,中国文化并非独立存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法,其核心是“和”,强调天人合一、仁者爱人、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由微载体所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任重道远,承载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在内涵上、资源上、技术上,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为全人类做出贡献提供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