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走运大会”元旦启幕 水陆并行共享文化盛宴
376 2019-12-30
灯光照映下的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
错落有致的龙门浩老街
老街用的条石是从各处收集的老石头
美国使馆别墅旧址内用杉木打造的全木屋顶
老街夜景效果图
龙门浩老街全景
时而曲径通幽,时而豁然开朗,在全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一年多来,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精心修缮,100多年前重庆开埠时海关所在地——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首开区,9月22日开门迎客。
从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到如今南岸区南滨路被游客视作重庆外滩,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滨江之地,注定承载一份不能被遗忘的通商历史,注定再次扬帆起航。
时代变了,当名副其实的山城老街转身化作城市新秀,人们如何重拾它的过往和生命?
没有断头路
虽然没有开街,但这条历史文化街区首开区实际上已敞开大门。
它属于南岸枣子湾片区,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也是重庆重点传统风貌街区之一。
眼看工人们忙碌扫尾,游客们多数不愿惊扰。而忍不住往里钻的,是那些钟情于山城的摄影人。
这里的老建筑群错落有致,中西混搭,坐落于江岸山坡。来者不知,原建筑曾已荒废、垮塌、破损、不存。如今所见,几乎根据老照片和测绘图纸复建。
“多亏那些人(老重庆人、摄影家、历史存档人)提供线索,多亏文管部门和各方重视,给我们指了路。”昨日,站在垂直高度达40米的龙门浩首开区,负责土建工程的成剑飞感慨万千。
成剑飞带着记者散步一圈,不赶不慢近两小时。倘若安心坐下来品茶、阅读、放空、听音乐,足以慢下来一整天。
路过每一个不经意的角落,可见格桑、玫瑰、蔷薇、虞美人、海棠等鲜花栽植,部分盛开,引来彩蝶飞舞。据说鲜花栽植量25000株,梨树、枣树、石榴树等景观树木栽植160株,撒播花籽草皮3000平方米。
身临其境,犹如体会小小世界,没有断头路,四通八达。
“这些路和老建筑的修缮,并不是设计团队主观臆测的。每走一步有头有尾,谨慎苛刻。”成剑飞说,从去年至今,一切在摸索中进行。
他的意思是,让老街醒来谈何容易。开工一年多来,工程强度巨大,换了4批设计团队。
大样图、细化图、效果图、内外装饰图……不断修改和讨论,大小会议家常便饭。期间,建设者们克服设计、造价、工法等难题,尽量减少对原始街巷地形地貌的破坏。
细细体会老街所处位置。正对渝中湖广会馆,正处东水门长江大桥南侧下,紧邻南滨路米市街。细细体会它散发的韵味,同时展现着开埠建市、民国风貌、抗战历史等地域文化特色。
成剑飞说,美景当前,可别忘了,这是一次高难度的修缮考验!
建设者们对总平面布置作了最大程度优化调查,这才使老街原有状态得以充分保存。
爬坡的骡马
受该工程超严标准、复杂施工场地和物料运输困难等限制,所采用的大量建筑材料,均采用人工和骡马等原始方法运输至施工现场。同时,建设者们坚持克服连续强降雨及连续高温等不利气象影响,在保证质量与安全前提下,顺利完成老街主体修缮。
“尤其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骡马大队帮了大忙。受地势高差影响,塔吊设备没办法放置,从巴南区请来的7匹骡马,工作任劳任怨。”成剑飞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处工地上得以体现。
每匹骡马每趟承载上百公斤材料,在山坡上负重前行,又惊险又动人。成剑飞说,工作之余,玉米和红薯准备得足足的,绝不亏待这几兄弟。它们是这里的大功臣!
如何更好保护利用重庆传统风貌街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关专家曾经在考察龙门浩时说,应注重建筑及附属设施细节,向大众呈现其独特美感。
“骡马的加入,就代表一种原始的回归。”成剑飞说,对于老细节的保留,骡马背上的一砖一瓦,就是最好的证明。
原来,修缮后的老建筑群,均为框架结构形式呈现。建筑外墙由160余万块老青砖、40余万片老瓦、3万余吨砂岩条石作维护。每栋建筑墙厚达37厘米,保温隔热。
这些老材料,一分一毫均从老建筑、拆迁地淘回。部分来自湖北、河北,部分从重庆丰都、忠县、垫江等区县搜罗。
成剑飞指着修缮后的意大利使馆旧址说:“你看窗户,按照最朴素的百叶窗纹路打制,货真价实的老木材。窗框排除了现代材料花岗石,把老砖一块块接上去。窗玻璃,采用5毫米厚度的复古玻璃。尽量不掺杂现代感。”
指着美国大使馆武官住处旧址2号楼,他说:“你再看,这个全木结构的屋顶,采用大圆杉木支撑。你试想一下,这处屋顶工期45天,从湖北请来的7个老木匠,不歇气地铺板。一边考虑美观,一边考虑防水,悬在高处作业……”成剑飞说,很快,这里将化身江岸民宿,难得一求。
复旧的色温
重庆开埠后,西方文化涌入山城,出现大量仓库工厂、酒吧、俱乐部等典型西方建筑。南滨路上的弹子石老街、慈云寺老街,包括龙门浩首开区等地,遗留着珍贵的“老重庆底片”。
“总体统计,使用亮化灯8000余套。有的按1米计算,有的按个计算,形态不拘一格。”南滨路管委会副主任徐胜说,是复旧的色温,重新勾勒出老街韵味。
其中,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灯光美化设计,光纤灯饰所装点的萤火虫效果,将在街区内藤蔓廊道若隐若现。巴渝十二景中的《龙门浩月》,将在街区内人工水井旁塑景。即将点亮的一弯新月,衬托的正是高台览胜醉廊轩、悠悠长江龙门跃之景。
不得不提街区顶端的星光观影台,10米宽、10米长,全玻璃制作。徐胜形容说,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地铁6号线将从你的脚下穿过。
站在这里可谓如梦如醒。观影台采用互动型灯光,蓝、粉、冷白、暖白为主调。你每踩一处,灯光便感应一次。
徐胜说,玻璃下的感应头随人而动,随人而变。
有关灯光设计的美感,也融入了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师生的杰作。该校老师王松认为,这条老街建在垂直悬崖之上,以国画意境勾勒灯光和灯带,并采用照明写意手法,无疑是一种壮观而唯美的诠释。
据说,这条勾勒首开区的灯带长达3000余米,全采用暖黄自然光色。为保证街区不留瑕疵,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灯带管线的处理作了最大程度隐埋。
复旧的色温,同时表现在鲜活、鲜明的创新元素中。例如,龙门浩首开区大门前,一幅利用油画技巧创作的巨型壁画,还原了开埠时期洋船过江的热闹景象,融合了早期龙门浩码头繁华盛景。这幅画取名《开埠之鸣时空拉链》,有两层意思:一是融合不同时空山城历史文化;二是体现时代变更。
王松说,本次参与老街建设,是该院学生头一次实现毕业作品在地创作。师生联手创作雕塑20余件、壁画5幅、15个休闲座椅设计及20个创意垃圾桶设计。另外,原创的民国时期仿古汽车、指示牌、仿古山城索道客车等,都为老街复旧的色温添上了新意。
翻墙的水电工
龙门浩老街首开区范围内,包含27栋建筑,其中有6栋区级历史文保单位建筑、1栋优秀历史建筑、20栋风貌建筑。
美国大使馆武官住处旧址1号别墅、望耳楼80号,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采用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有工艺,对其进行复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旧址、海关别墅旧址的保存,采用整体外形保护性清洁和修缮以及内部整修粉刷方式……
激活老建筑本身是关键,而激活老建筑运用功能的要素,离不开水电气工程的安装。
今年73岁的李文光,曾参与恒大地产多个重大项目水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年事已高的李老,受到龙门浩首开区修缮工程邀请后,毫不犹豫加入。
刚到工地那会儿,李老说,工具梯、脚手架、钢管桥就是路。为设计出水电气安装的有效线径,不仅水电工们翻墙作业,他也要翻墙打前锋。
“这经历太难忘了。”李老干了一辈子工程安装,没想到晚年还能年轻一把,为家乡贡献热血。
由于地势高差的原因,为防止山体滑坡,做管线管廊不现实。李老说,聪明勇敢的水电工们,克服了有限条件,共同完成了巧妙的设计处理。
由于老建筑材料特殊原因,在保证材料不受损、保证各路管线安全设置的前提下,这一次,涉及多方协调和协作。李老说,最大程度配合街区商户和管理方用电、用水、用气需求。
各尽所长的努力
记者从南滨路管委会获悉,龙门浩首开区作为全国首个艺术商业历史文化老街,将呈现腾讯全国首个二次元世界、庞茂琨艺术馆、腾讯英雄联盟联赛馆、龙门书院等创意产业。
如今能实现最初目标,也是建设团队各尽所长的结果。
南滨路管委会工程二部部长张骥充分发挥跑马拉松的特长,把每位同事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负责前期征收、手续办理的陈峥,一口气跑完规划、国土、消防等千丝万缕的工作。徐强在收集整理老街历史文脉时,发挥了个人书法篆刻特长,召集市内书法专家一道,共同参与枣子湾、建业岗等牌坊取名与楹联撰写。刚入职两年的年轻小伙覃翔,负责指挥部日常保障工作,放弃婚假不说,有时陪老婆产检也没顾上。还有一位名叫彭子强的老同志,参与老街绿化建设,国庆节后便要退休,顺利完成岗位上最后一项大型任务……这个强大的建设团队,自去年3月4日施工以来,几乎没有休假概念,大部分时间吃住在工地。
这便是龙门浩首开区重生的背后,崭新的一页。功夫不负有心人,开街当天等你来鉴赏!
昨日,记者从南岸区政府、区旅游局、区文化委、南滨路管委会了解到,该区明确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南岸旅游升级版。目前,南滨路已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龙门浩首开区修缮工程的整体实现,无疑成为其中典例。(首席记者 李琅 记者 钱波 实习生 陈散之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