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留住这美丽的乡愁

Admin 2016-05-20

走近石浦渔港古城

象山石浦渔港,又名荔港,位于石浦镇,为月牙状封闭型港湾,面积27平方公里,水深4至33米,可泊万艘渔船,行万吨海轮,是东南沿海著名的避风良港,系全国四大渔港之一,建有国内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中国水产城。石浦渔港古城是中国最早的海洋渔业发祥地之一,秦汉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生息,唐宋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商埠、海防要塞、浙洋中路重镇,以“沿溪布村,村前滨海处多岩石”而得名。

石浦渔港古城独特而美丽,石浦人世世代代以海为生,蕴涵神奇的渔文化和渔风情,在石浦百姓中代代相传。石浦渔港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近2万居民生活在这座古城里,原生态的渔文化民俗流动在老街古巷青砖黛瓦间。尽管时代变迁,但徜徉在石浦老街中,依然可以玩味明清建筑的丝丝风貌,渔贾文化的连绵气息。

石浦因渔而兴港,也因港而兴渔,成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渔港、商港、军港。而散落在岛礁港湾、屋后庭前、茶余饭后的海洋文化、渔文化,也成了港城的一缸历经岁月的家酿酒。“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一首清代诗歌勾画出了石浦渔港古城的地形特征,也道出了它的文化特色。沿着中街,14个景点再现了久远的历史场景。宏章绸庄反映了海上丝绸贸易在石浦的兴旺,别出心裁地用绸缎制作1000多个“中国扣”;源生钱庄真实反映昔日钱庄营运场面;栽兴烟庄布置为昔日吸食鸦片场所;侍郎府为明代刑部侍郎俞士吉的故居,陈列着完整的明清朝服补子(胸前绣品);飞人馆展示了祖籍石浦的“亚洲飞人”柯受良不平凡的一生;“大皆春药店”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老传统的中药铺,以及石浦特有的“吊篮膏药”……

石浦皇城沙滩坡缓底平,沙质洁净、细腻,有“黄沙细如练绢”之称。滩头排浪层层相叠,气势恢宏。潮涨时,白浪滔天,轰鸣之声,有若雷霆奔滩。海岸曲折,礁岩峋嶙,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中国渔村”座落在皇城沙滩内,为国内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海洋文化休闲城。“渔村”里建有一幢幢渔家小楼,住在楼中,推窗见海,卧床听涛,也可以随船出海打鱼,或观看各种渔家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船是流动的建筑,是石浦独具特色的景观。古时有“日间千人拜,夜间万盏灯”的渔港盛景。渔讯期间,十八里港湾,渔船6000余艘,桅樯林立,千舟竞雄,渔火灿烂,气势壮观恢弘。因此,造就了石浦“海鲜王国”的大名。400多种鱼类、100多种甲壳类、80多种贝类在此汇聚,流向世界。色、香、味俱全的石浦海鲜,作为全国新八大菜系之一的“甬菜”主要组成部分,驰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处处都可见到打出“石浦海鲜”牌子的饭店。 眼下,石浦港正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已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石浦港正在打造以临港工业、客货运输、对台贸易、海洋渔业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区。石浦渔港古城,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古驿山庄儒雅洋

十余座清代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地挨在一起,四合院、马头墙,屋连屋、门套门。踏着弹石小道,远离城市的喧嚣,行走在儒雅洋古村落的巷道院子里,会感受到古典意境的美。

儒雅洋村地处西周镇翠竹葱笼之山间小盆地中,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因据交通要道,由千年古驿发展成村,至今尚留有驿站古道及欧阳桥等。相传原名“树下洋”,后雅化为“儒雅洋”,祈愿“耕读传家,儒生雅士辈出”。宋朝时儒雅洋成了西向的交通必经之地。清中期鼎盛,成为象山至宁波的驿道。清乾隆以后,世居于此的何氏家族发展鼎盛,较为完整地保留下大批传统院落,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

让儒雅洋村繁荣扬名的是何氏家族,让何氏拥有传世美名的是恪守耕读的传世家风,而最让人们称道的是何恭房主人———何涵。何涵从小就在父亲开设的私塾习读诗书。清同治二年,何涵登副贡,选授桐庐县教授。民国初年,他目睹吏治疲沓之风气,毅然辞职还乡。回乡后在承志堂创办了广志女子完全小学。特聘宁波技工建西式礼堂、教室。学校除设一般课程外,又特设缝纫课,购置英国进口的缝纫机两台,供学生实习。女子学员不论年龄一律免费,一时声誉鹊起。如今广志女校已经无迹可寻,但作为传承耕读家训的何家宗祠“承志堂”依然完好。祠堂旁边供子侄修学进业的藏书楼、书房业已灰飞烟灭,只留下蒙着尘灰的雕花飞檐对着门外的万顷竹林,相顾无言。

何氏旺族不仅为儒雅洋村留下了耕读的传统,也留下了奢华而又庞大的建筑群,至今保留着何恭房、友二房、新大份、友五房等古建筑。其中恭房为何涵一系所有,友房为何涵的兄长何源一系所有。建筑年代虽有不同,但格局大致相似,四合院、大车门、木雕精细,且雕纹绝少雷同。

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何恭房,简直是一座迷宫,屋宇连绵,没人领路,外人就会被曲折的道路转晕,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原处,这是旧时主人为安全考虑而设计的。大院两边的房子里,都有天井,鹅卵石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些偏院偏房,一脚进去,也是别有洞天。房间里面还有房间,再里面还有天井,这个天井后面还有门。门边,还有一扇门,进去,是另一个小天井。

让整个村子显得更封闭更安全的是村头的碉楼和团练住房。村西南的碉楼建在山墙上,可以在那里架一座机关枪,固守村口的要道。村的东北角,是一字排开的十五间两层的团练房。下养马上住人。楼上的窗很小,也是用来射击的。如有紧急情况,这两处一起开火,整个村子固若金汤。这样的安全措施在古代农村是很少见的,村里人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当时的主人在安全上耗费那么多心思。在资料上能找到两条线索,“光绪末年,地方不宁,何涵曾出资广购药械,组织民团,日夜巡逻以自卫”,“1923年春,嵊匪3人以演戏为名,意图绑架勒索,未能得逞”。 如今团练房也罢,碉楼也好,都已经废弃,何氏家族的辉煌已成为过去,而祖辈们遗留下来的正直、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却一直在影响着一代代儒雅洋人,这是一笔比物质更为富有的精神财产!

雕梁画栋黄埠村

走进晓塘乡黄埠村,眼前是一幅宁静、古朴、幽邃的田园画卷,走进跨越明清两代的古宅院,仿佛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历史文化古籍。

古村略呈方形,北高南低,村道三纵三横,历史格局未变。明清建筑遗存丰富,建于清初的高柴门和清中期的三三堂占据村中,北有上新屋、三戒堂,南有下柴门,东有潘季房、小柴门等十余座潘氏大院落,村西口有潘氏宗祠、圆峰庙,大多保存较好,集中体现了传统建筑的档次与风貌特色。院落相对独立又互相连系,布局有序,建有排水系统。

潘氏大院的最大特点,除时代感明显外,是装饰豪华。木雕、石雕、泥砖雕繁华,艺术性极强,跻身于江浙一带建筑雕刻艺术最高档次行列,当地居民引以为豪,外来者无不为之赞叹。斗栱、撑栱、梁枋、雀替、门窗、祖龛、柱础、门头墙、匾额框、脊饰等无不施雕;透镂、圆雕、阳刻、阴刻、堆塑等技法并臻;题材十分广泛,龙凤、人物、珍禽、瑞兽、虫鱼、花草、博古、铭文、神仙传说、历史故事、民俗风情、吉祥图案无所不包。单体与群组结合,形态与神态兼备,巧夺天工,十分精美。

每个宅院都能见识到雕刻或简练,或精巧,或华丽的装饰。对于这些雕刻,粗看是一件陈旧的木雕,细瞧木雕上的雕刻依然清晰可见。这些宅院的名称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在雕梁画栋的每一个细节中,后人还能体会曾经的辉煌。

三戒堂为四合院结构,共有前中后3个大厅,坐北朝南,最初的大门朝东,现在大门已损。三戒堂占地2000平方米,是目前村里保存最好的古建筑,由国学生、按察知政潘必金建于清乾隆21年,宅名源于“戒僧、戒尼、戒道”的家训。站在前厅台阶上,四下张望,感到老房子特有的一种似被烟熏的黑乎乎一片,抬头细看却能发现大小36只神态各异的鹿雕在狭长的梁架上,顿时有蓬荜生辉之感。宅院的天井石板是对角斜铺,几百年来一直固若金汤。

三戒堂的旁边是三三堂,是三戒堂的第三个儿子的宅院。堂前鹅卵石铺成的道地称“荷花地”,取其水意,有防火功效。中堂设牌楼,存放祖宗牌位,下面为泥地,意为“入土为安”。门坊上“爱吾庐”三个红底黑字异常夺目。“三三”意为“戒僧、戒尼、戒道、立德、立功、立言”。 如果说三戒堂、三三堂因为祖训略显严肃,高上门则因为传奇的故事显得轻松而神秘了。高上门是清代名医“潘一帖”的居所。大门口,两块转角的石雕龙面纹张扬地迎接远客。中堂雕出花团锦簇,隐隐透出琥珀色的光亮。弓形的梁柱上铺了厚厚一层白灰,增添了几分沧桑和厚重。抬头细看,梁上是一排跳龙门的鲤鱼,鱼鳞、鱼鳃、鱼鳍清晰可辨。潘家曾经的辉煌就这么藏匿在梁柱的每一个细节中,灰黑的尘土掩不住曾经的风光雅致。

探访千年古渔村

东门渔村是石浦镇的一个村,与石浦镇隔海相望,依山傍港,全村有近4000人口,居民大多以渔为业。东门渔村历史悠久,至今还有“新石浦,老东门”之说,岛上居民为保护历史遗存尽心尽力。唐神龙二年(706年)象山立县,它是辖村之一,明代昌国卫从舟山迁到东门。东门渔村北港口为铜瓦门,南港口为东门门头,扼航路要津。

在东门岛,百姓年年热热闹闹过元宵节。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大举入侵石浦,戚继光的军队和老百姓众志成城,奋起抗击。在一次军民欢庆抗倭大捷的晚宴中,各种菜肴洗切好正准备下锅烧煮,忽接探子报告,另一支倭寇为报复前来进犯,眼看军情危急,伙夫匆忙将各种小菜统盘倒入锅内掺上薯粉,做成“糊粒”,将士们你一碗我一碗像吃着“珍肴美味”,个个士气大振,奔赴战场,一举全歼残敌,这一天正是正月十四。从此,家家吃“糊粒”以示纪念,“十四夜”成为本地最盛大的节俗。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妈祖诞辰,也是东门渔民扬帆出海,北上岱衢洋捕洋山黄鱼的启程日。岛上渔民尊奉的妈祖是一位有求必应的海上保护神,这在浙东沿海极为罕见。出海前,举办祭海神妈祖庙会,确保平安与丰收,成为渔村一年中的盛事。庙会自十五日开始,拜祭天后妈祖,备三牲福礼,荐享天后,虔诚祈祷。上供时间必选涨潮时分,以期财源随潮滚滚来。午后开始演戏,日夜连台,演五天至十天不等,号“出洋戏”。期间,村民招亲致友,宾朋盈门,天后宫常常拥挤得水泄不通。洋山黄鱼汛,于农历六月二十日结束,东门渔船从岱山返航归里。天后宫热闹非凡,演戏庆丰收,庆平安归来,称“谢洋戏”或“还愿戏”。由高产渔船出资包演,盛时连演七天七夜。渔民把渔汛丰收平安,归功于天后妈祖庇佑,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在天后宫举行隆重的谢洋祭妈祖典礼。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前,为祭祖先,村民在海岸边或港边举行放水灯仪式,表示渔村民众对海上遇难人的一种怀念,也表示对大海的崇敬。一次放水灯,少则几百盏,多则上千盏。水灯载着做灯人和渔家的希望与祝愿,顺着潮流,漂向远方。渔村各家都要做“羹饭”,购来好菜,添上美酒,祭祀祖先,要发麦糕,还要做麦饼筒。麦饼筒以麦粉糊烙成一张张圆圆薄饼,不可烙焦,要有极好的韧性。然后将餐桌上丰盛的菜肴,如肉丝、鱼片、豆芽、米面、菜干等,夹放在薄饼中,像蜡烛包那样裹起来。荤素皆有,味道极好。

天长地久,岁月悠悠,一方水土,沐浴了东门渔村一代代“弄潮儿”。目前,东门岛人民在发展海洋捕捞业的同时,深化水产加工,发展海水养殖,发掘和保护海岛文化,开拓海岛旅游业,全面发展海洋经济。展望未来,东门古岛将更加辉煌。 (郑丽敏/文 吴伟峰/摄)

上一篇: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走近《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
下一篇:[治国理政地方谈]用优秀历史文化打造魅力新山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