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大餐”提升“幸福指数”

Admin 2016-04-21

歌舞有场所、学习有书屋、电影送下乡、电视“村村通”,今年首度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的天长市舍得投入,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富”了脑袋——

每当夜幕降临,在天长市两河公园的情人桥下,总有一支二三十人组成的老年业余演唱队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前来听小戏、品音乐的市民熙熙攘攘,欢声笑语、掌声不断,而这已经成了天长社区群众每晚的必修课。

近几年,随着天长市红草湖湿地公园、两河公园、市民广场等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前来游园、散步的社区群众越来越多。张文龙、陶春娣等天长街道净业社区的五六位老年文艺爱好者常聚在一起唱戏娱乐,他们想,市民虽然有了健身休闲场所,但文化娱乐活动少,何不组建一支演唱队,让越来越多市民参与进来,也让社区群众在健身休闲的同时也能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于是,2010年4月,净业社区老年业余演唱队成立了,扬剧、革命歌曲、民歌、乐器演奏,一系列自编自演的节目给群众带来了欢乐,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文艺爱好者加入。得知他们没有固定场地,政府协调两河公园项目部特地把公园“情人桥”北侧桥下的开阔地整理出来,搭建了简易舞台、安装灯光和座椅,作为演唱队固定的活动场所,并为老人们无偿提供水电服务。没有乐器,市老年大学、市文化馆、街道和社区干部以及社会上的热心人纷纷支援,为演唱队无偿提供一套大功率音响设备、一套小功率音响设备。如今,净业社区老年业余演唱队已编排演出了20多部扬剧名段和10多个新编扬剧唱段,特别是《孝媳妇李三妹》《兄妹侍双亲》《打工路上》等新段子取材身边人和事,非常贴近生活,深受大家欢迎。他们还积极参与市里组织的文化活动,把欢乐送给更多的城乡群众。

像净业社区一样,如今,天长市城乡群众大多都有了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组建了近百支业余演唱队、花船队、舞蹈队、腰鼓队。天长市将文化建设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民生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该市结合国家和省里资金,相继投入3500万元建成了15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每个文化站的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有的达1000多平方米,又投入1200多万元,为187个村(社区)各建成一个农家书屋,近百个村建有集健身、活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村级文体广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应有尽有。同时,组织市文化馆、扬剧团、市镇文艺团体创作编排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戏、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文化志愿者以送书、送画、送对联等形式,为基层群众送去丰富多彩的文艺大餐,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激发了全市人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今年以来,该市4个扬剧团“送戏进村”就达155场,电影院 “送影下乡”1800多场,城乡群众以传统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等为载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演出达100多场(次),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美味浓浓的文化“大餐”。

“乡亲们,农村公益电影工程的流动电影放映队今天来到了我们村,吃完晚饭后请大家到村里的广场看电影……”前不久,天长市电影公司的流动电影放映队来到了该市铜城镇铜北村,小小的村里一下就沸腾了。孩子们跑着闹着来了,姑娘小伙们说着笑着来了,忙完一天农活的村民放下饭碗也陆续赶来……巨大的银幕、清晰的画面、立体声的音响,这些都让村民们体验到数字电影的美妙。 “今天村里真热闹,像过节一样。这种电影画面大,又清晰,感觉真好。 ”34岁的村民王萍早早就搬来凳子守候,看完电影还意犹未尽。 67岁的杨珍英想起50多年前的往事,“那时只要一听说什么地方放电影,都要约上几个伙伴,走上几十里路去看,那热闹的场面就跟现在一样。 ”天长市将国家财政补贴、政府投入与企业出资相结合,确保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保质保量完成,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一村(社区)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仅今年上半年,天长市就放映公益电影2450场次,其中农村公益电影1100场次,中小学生电影1350场次,遍及全市所有镇村,让居民们不出远门就能免费看电影。除了正常的电影放映外,每逢村里召开群众大会、敬老院里80岁以上的老人过寿、军烈属家里有喜事,只要居民一“开口”,天长市电影公司都会为村民们免费放映。同时,针对农村实际,流动放映队还经常将电影放映与家禽饲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道路安全知识和计生国策等结合起来,免费为居民提供科普知识宣传。

为了让每一户农民都能看到有线电视节目,天长市超前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近1400万元,建成近1000公里光缆干线及有线电视分配网,,全面完成了700多个“村村通”盲村收视点的建设任务,入户率达80%以上,让70000多户原来不通有线电视的农民看上了45套图像清晰、内容丰富多彩的有线电视节目。天长市还注重发掘本地历史文化传承,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打造出秦栏 “孝亲文化”、新街李坡 “诚信文化”、杨村光华“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引领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本报记者 罗 宝本报通讯员 李炳旺

上一篇:宝安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下一篇: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文化消费重在“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