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科技的惊艳跨界 设计师兰玉推出高定艺术版HUAW
3122 2017-09-10
青海新闻网讯 2016年,我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谋发展新路、布发展新局。走进新的一年,我省进一步明确把科技创新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视野,突出问题导向,破除体制障碍,推动科技创新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力——
今日视点
刚刚过去的2016年,可以说是青海科技事业发展史上很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从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实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科技创新思想,为新时期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不仅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的重要指示,而且特别强调“青海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要‘弱鸟先飞’,奋起直追,下决心把创新这个短板补起来”;“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谋发展新路、布发展新局”。
这一年,省委召开十二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战略部署,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青海的号角,标志着我省科技强省的新征程已全面开启。省委书记王国生在这次会议上指出,“只要我们找到自身发展与科技大势、科技创新与发展优势的结合点,做到高度契合、不断突破、敢为人先、奋力赶超,青海的科技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越,谱写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在青海“科学春天”的氛围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开局。据统计,全年实施完成(验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29项,新增产值75.2亿元。全年登记科技成果470项,同比增长5.62%。全年申请专利3284件,同比增长26.8%;每万人有效发明拥有量达到1.56件,同比增长37.4%。全省技术交易总额达56.92亿元,同比增长21.24%。主持完成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作为地处三江源头、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必须不断改变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使科技创新真正发挥出核心引领作用,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赢得发展。
在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和省委提出的“四个转变”新思路以及一系列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示精神基础上,省科技厅自上而下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不断聚集问题,凝练工作目标,从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入手,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全面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打下重要基础。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解源说:“在绿色发展成为主流的大趋势下,青藏高原的生态产业及其产品必将成为独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高附加值产品。未来几年,必将是青海依靠科技进步把特色资源转化成绿色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具有鲜明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经济资源,实现高水平的资源转换,实现以绿色发展为鲜明特征的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新能源经济将成为未来青海重要的、具有鲜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特质,成为青海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十三五’总体要求的着力点,也是我们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着力点。”
围绕这一目标,省科技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并经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明确了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布局,描绘出我省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愿景。发布实施了“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形成“深化5项改革、构建8个产业体系、实施5大科技创新工程、推进8项科技行动”的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并促使科技部等四部门与省政府联合发布了《“十三五”科技援青规划》,全力推动科技援青工作。
针对我省科技计划新体系,制定了《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等5项科技计划新体系管理制度,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推进我省科技计划新体系与经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还制定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印发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符合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双创”工作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和社会共同繁荣的发展模式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力转换。
众所周知,青海自然资源丰富而独特,但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又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走依靠科技进步赢得发展之路,是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实现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当前,青海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引领,全社会对科技的需求前所未有,对科技工作的高水平要求同样前所未有。
正如省科技厅厅长解源所言,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生态,加之远离中国几个大的经济中心区,各种成本高昂。因此,其发展的门槛很高,对产品的价值要求也高,对产业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如何走出既能保持生态协调稳定,又能提高人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繁荣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必须更加全面、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和社会共同繁荣的发展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就拿盐湖提锂来说,占世界盐湖锂资源储量三分之一以上的青海盐湖,由于锂含量低,锂资源提取难度极高。随着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开发出适宜于东台盐湖提锂及综合利用的工业化技术,以及碳酸锂产品的正式下线,标志着青海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技术难题获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取锂盐的离子选择迁移合成法新技术的诞生,从而为大规模开发盐湖资源,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增强了技术保障。
“公司通过生产工艺改进实现了‘三废’零排放,生产过程无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工序,安全性高,符合国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同时,采用的离子选择迁移合成碳酸锂技术,具有工艺路线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高、成本低和清洁生产等特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海锂业公司总经理马军认为。
近年来,我省以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为抓手,以“123”科技支撑工程、“1020”生态农牧业科技支撑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为依托,大力升级传统产业,不断化解过剩产能,力争在促进企业创新产品、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上实现新突破。
与此同时,紧紧围绕培育成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技术改造、“互联网+”和市场机制,激活创新要素、衔接创新链条,着力攻克盐湖锂盐高纯化、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化提升、铝镁合金深加工、光热储能等一批关键技术,提升产业科技含量,逐步培育新的增长动能,使老产业焕发新活力、老树长出新枝芽。
2016年,省科技厅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加快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使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为此,该厅专门制定了《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及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并重点在全省10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05家科技型企业中分别选取50家、80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家、重新认定15家,新认定科技型企业68家。目前,全省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已分别达到130家、256家。
截至2016年11月份,青海国家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98.5亿元,同比增长13.2%;完成工业增加值76.1亿元,同比增长14.86%;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11.8亿元,完成同比增长14%,实现高新区经济逆势上扬稳中向好。全省农业科技园区实现产值150.6亿元,同比增长11.4%,农业园区产值已相当于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67%。
省科技厅还坚持以多种方式引导企业聚集创新资源,使其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2016年,在积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组织科技计划项目,产业化项目近90%由企业为主联合科研机构和大学参与,省级工程中心有80%以上建在企业的基础上,该厅组织实施了10项企业“强创新”重点项目,重点支持盐湖锂盐高纯化、先进晶体材料产业化、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化提升,带动企业投资近4.8亿元。全年资助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研攻关的经费达2.06亿元,占省财政当年资助经费的70.15%。
如何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何让发展更好地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青海正在以创新发展的理念,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用创新的翅膀带动经济飞向新高度。
视点短评
用创新补齐发展短板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仅推动着传统经济动能的转型调整,而且迫切需要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今天,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不断的重大科技突破,以及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正在引发全球性的产业变革,对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和组织方式带来深刻影响。科技已真正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从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实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科技创新思想,为新时期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16年,省委召开十二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战略部署,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青海的号角,标志着我省科技强省的新征程已全面开启。
省委书记王国生在这次会议上指出,“只要我们找到自身发展与科技大势、科技创新与发展优势的结合点,做到高度契合、不断突破、敢为人先、奋力赶超,青海的科技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越,谱写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举凡搞经济的,应该都听说过木桶原理。这个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原理,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的确,青海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尚存在着诸多短板,需要用科技创新来补齐。
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谋发展新路、布发展新局,强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基础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推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培育创新动能时不我待,壮大创新主体势在必行,深化创新体制箭在弦上。只要我们找到自身发展与科技大势、科技创新与发展优势的结合点,做到高度契合、不断突破、敢为人先、奋力赶超,青海的科技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越,谱写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