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京汉:创建东亚共同历史记忆之路径
3676 2016-05-31
拆还是不拆?这道“哈姆雷特”式的选择题,摆到了上海市虹口区的面前。近日,在该区实施旧改计划过程中,一座原日军慰安所旧址“海乃家”建筑的拆留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当地政府表示,虽不具备文物保护建筑的身份,但拆除工作现已暂停,并已邀请有关专家和文保机构进行重新评估。
“不管拆与不拆,都会做好有关记忆的保护工作”。官方的回应,可谓及时;审慎的态度,可谓负责。“海乃家”的命运到底会迎来拆还是不拆?日后自会见分晓。但这事件却带给我们更多思考,当古旧的砖瓦在一片喧嚣中被移除,当斑驳的墙壁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轰然倒地,凝结在这些建筑上的历史与人文记忆,,又还有多少能被保存?
可以被触摸的,才是最真实的记忆。将建筑信息化,搬到互联网上,固然是有益手段;与文化专业保护机构商讨加强合作,深挖人文价值,也的确不可或缺。然而,正如哲人所言,“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假如遗址被移平,建筑被拆除,人们内心的遗憾且不说,就连所谓的历史记忆,恐怕都会因缺少承载主体,而成为一片浮萍。在这个意义上,比其他举措更加重要的,是对历史建筑本身的修缮和保护。
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不少地方存在的大拆大建现象。不可否认,旧城改造、老旧小区翻新、棚户区整治,既是维护市容市貌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向前发展的历史必然。然而,一些地方主政者往往在政绩思维的主导下,借“城镇化”之名,大兴土木,大搞“造城运动”。君可见,许多老旧的街道、建筑、城区都不见了,千村千城一面,山寨遍地开花,毫无历史文化特色可言。失去历史陈迹没有“根”和“魂”的高楼新城,又何谈吸引力和生命力?有人就曾感慨,“一样的玻璃大楼,一样的霓虹车流,站在城市的路边,我却分不清楚究竟身处何方。”这样的忧思,多少道出了大拆大建给城市带来的“文化烦恼”。
一位诗人说过,“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事实上,正是由于一座座老楼、一间间小房里刻录了历史魅影和风云际会,城市的文化土层,才有厚度;城市的历史记忆,才有温度。一定意义上,每一幢带着时代烙印的建筑,都是城市的一部年鉴,当传说已经缄默之时,它们依然还在无声诉说。建筑承载的历史记忆,恰恰是沟通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在城镇化车轮前行的道路上,留住历史文脉,从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道时代命题。
历史文化,才是一座城市的底色。值得高兴的是,就在前几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可谓把准了城市建设的脉搏。毕竟,生长在历史的土壤上,城市才能真正让人“记得住乡愁”“安顿好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