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走来 在文化中辉煌

Admin 2017-10-10

从历史中走来 在文化中辉煌

从历史中走来 在文化中辉煌

图1

从历史中走来 在文化中辉煌

从历史中走来 在文化中辉煌

从历史中走来 在文化中辉煌

图4

从历史中走来 在文化中辉煌

图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又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文明特色。南昌,在秦汉时期处于远离政治中心的南方地带,但是由于儒家文化的引入和风行,使得我们这片土地从未被视为南蛮之地,也让南昌自古就成为中国学风浓郁、文风鼎盛的城市之一。伴随着时间的演绎,儒家文化已成为豫章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席记者徐蕾

澹台灭明将儒家文化引入南昌

西方人曾把孔子排在人类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中的第一位,从公元前五世纪一直延续至今,儒家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澹台灭明正是孔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其墓葬遗址在老南昌二中校园内。生活在2500年前的澹台灭明,是对南昌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

据史书记载,澹台灭明是春秋末年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里面写:“澹台灭明,少孔子三十九岁。”因有碍于自己“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勉强收澹台灭明为弟子,但很快便无法忍受这位“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的学生,让他退学自修。回到家的澹台灭明不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孔子理论,宣扬孔子思想。

若干年后,一位孔子非常喜爱的学生子游(即言偃)做武城地方官,孔子问他:“你那里有什么人才吗?”子游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用现代话说,就是“做事从不投机取巧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孔子听后感慨:“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句话,后来成为妇孺皆知的自省之语。

澹台灭明虽相貌丑陋,却胸怀宽广,他并没有因为受到冷遇而怀恨在心,而是仍以孔子为师,积极传播儒家学说。早期,澹台灭明在黄河中游河南延津西北至滑县一带传播儒家思想,后来“南游至江”,在吴国和楚国一带活动。孔子去世后,他的七十二位贤徒大多数到各个国家当高官,也有少数经商,只有三人还在继续传播儒家思想,他们是子夏、子木和子羽。省社科院文化研究专家龚国光告诉记者,“子夏是魏文侯的老师,子木长期研究《易经》,他们都在北方,唯有澹台灭明来到南方,他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中唯一到南方讲学的人。”

《四库全书》“江西通志”记载,在孔子去世后,澹台灭明来到南方讲授儒学,经过江苏、浙江等地,最后来到江西。他一路收徒,于南昌东湖东岸边(今南昌市第二中学处)结草为堂,聚徒友教传学,从学弟子300多人。

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澹台灭明在江南地区受到了人们的爱戴,他的名气也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战国时,江西在楚国境内,那个时期中原诸国把不尊礼仪、不从仁德的地方称为“蛮夷”。澹台灭明在楚地传播孔子学说,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也正因如此,那时候的南昌虽然远离中原,却从未被称为“南蛮之地”。也就因为这样,澹台灭明的名声一次次提升。最开始澹台灭明的牌位是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西庑内从祀孔子。到1624年明天启四年,就附祀于关阳镇“二贤祠”。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关阳司巡检胡世祚把澹台灭明由从祀曾子和子游升为主祀,从而“二贤祠”又改名“三贤祠”。

进贤县因澹台灭明而得名

澹台灭明来到南昌后,在钟陵县的钟陵山上讲学。当时求学者络绎不绝,把整座山都挤满了,澹台灭明选了资质较好的一部分学生留下来日夜授学,南昌人好学之风从那个时候就可见一斑。现在这座山已经改名为栖贤山,而澹台灭明曾驻足的钟陵县则改名为进贤县。南昌旧城还有一座进贤门,也是为纪念澹台灭明。

据清乾隆五十九年《南昌县志》记载,澹台灭明墓坐落南昌,宋时有名漕使高过经过南昌的时候题了一块碑:“鲁澹台子羽之墓。”明时碑的损坏已经非常严重了,当时知府范涞将其重修,清时学使王思训立石碑,题为“先贤澹台子羽之墓”,后又多次重修。据曾在南昌市第二联合中学就读的王炯尧先生回忆,1949年南昌解放后,校园操场后学生食堂前尚有澹台墓荒冢,为一土堆,有一石碑,依稀可见刻有“生员澹台子羽之墓”的字迹。

宋明时期,很多地方官员、文人学者都到墓地拜谒,如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中转运使高述题“鲁澹台子羽墓”,并在其墓碑旁建澹台祠,宋江西转运大使程大昌撰《澹台祠友教堂记》。明正德六年(1511年),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上任时也拜谒了澹台灭明墓,并写有《题澹台墓》诗:“子游昔宰邑,邑有澹台公。非公不见宰,不径垂无穷。身殁埋豫章,豫章乃城中。长松何廖廖,石墓坚且崇。旧馆昼常阴,古松多悲风。九九拥墓藤,垂垂网户虫。喧寂本异感,慨惋当何同。道伸故难灭,瞻睇摇晴虹。”这两首诗极其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澹台灭明墓的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表达了后人对澹台灭明的缅怀与景仰。康有为对澹台灭明也是极为赞赏,说:“非公事不至,则陈民间利病而无干谒请托之私。”省社科院文化研究专家龚国光告诉记者,澹台灭明的到来不仅填补了江西儒家文化的空白,也对后来的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孔子屏风”

2016年,震惊考古界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座“孔子屏风”组件,上面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画像。该文物自出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有考古专家表示,这将为研究孔子的实际形象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从侧面印证了西汉时期统治阶层独尊儒术的景象,这一发现足以成为江西儒文化历史中的重要一笔。

“孔子屏风”是一个漆器组件,出自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室,拼接后整体宽50~60厘米,高70~80厘米。约写有六十余字,可辨认的有五十多字,分为五纵列,通过这些片段可以判断,整座屏风记载的是与孔子生平有关的内容,有些文字还反映了孔子所处时代的背景。

画像一侧,可以辨析出题字,其中有这样的隶书文字:字中尼,姓孔……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另外“孔子”“颜回”“叔梁纥”等人名以及“野居而生”等字样也被辨识出来。有专家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这可能不是屏风,而是一件衣镜。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陈明认为,画像为孔子是无疑。画像上可以依稀辨认出人物身着长袍,拱手而立的样态。画像的外轮廓以粗犷的墨笔勾勒,体现出简略浑厚的风格,这也是秦汉时期绘画的典型特征。可以相印证的,是汉代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在类似的题材中,孔子都是着宽衣大袍,带儒冠,拱手弯腰作拜谒状。不同的是,海昏侯墓中的孔子像是漆画。

衣镜上绘有孔子画像,并附有孔子生平,体现出海昏侯刘贺对于孔子及儒学的推崇和重视。关于孔子像,最早可远溯到孔子的学生子贡。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去世后,“唯子赣(贡)庐于冢上,凡六年”。在这六年期间,子贡用楷木雕刻了孔子夫妇像,以寄托哀思。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卷十六《仓慈传》中,提到了在苦县(今河南鹿邑)赖乡老子庙的壁画上绘有孔子画像。范晔在《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中,则记载了汉灵帝置鸿都门学,并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的事迹。此外,还有现在可见的数量众多以孔子为题材的画像石画像砖,仅在山东济宁一地,就有“孔子见老子”题材的画像砖30余件。可见,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动下,西汉中期之后,对儒学及孔子的推崇已经成为上层社会的共识。所以作为一个颇有儒学修养的刘贺,在其墓室中发现孔子画像和大量的汉简,以及萧、瑟、编钟、墨等文化用品,是不奇怪的。

海昏侯刘贺对孔子充满景仰之情

近日,有专家对海昏侯墓出土文物进行释读时发现,“孔子屏风”之所以被摆在墓主平常生活的地方,是因为刘贺成为海昏侯后对孔子充满景仰与惺惺相惜之情,屏风折射了刘贺与孔子的“神交”。

海昏侯刘贺为什么对孔子这么感兴趣?专家认为,那时正是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后不久,儒家思想对刘贺有影响是很自然的事。据《汉纪·孝昭皇帝纪》说:“河南王式字翁思,为贺师……为世儒宗。”刘贺继昌邑王位后,有大儒为师,他对孔子及儒教,了然于心。

“从漆文来看,刘贺关注的可能不是孔子儒家道理,而是他生平的境遇。漆书文字提到孔子三十与六十三岁,这是圣人两大人生节点。”专家分析说,三十岁的孔子弃官从教,开始教书课徒,六十三岁这年,孔子离陈往蔡,途中“绝粮”,几遇隐士。遇见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他将孔子比作“衰德”之凤,还告诫孔子说:“今之从政者殆而!”

“三十岁,六十三岁,是孔子思考人生的关口。先是年少壮怀,后是老成深虑。刘贺也许觉得孔子的话像是对他说的,有点惺惺相惜。所以,就有了这屏风,他要让孔子天天给予他慰藉。”专家称,刘贺这位皇帝并非文献记录的那样浅薄,通过这扇孔子屏风,人们能更多地看到他饱读诗文的一面。

“孔子屏风”局部1

图1:

“孔子屏风”局部2

图2:

“孔子屏风”上关于孔子生平的文字

上一篇:中国史列入东亚史 民进党“文化台独”阴谋昭然若揭
下一篇:承载历史重任传播现代文明 历史文化展厅全面对外开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