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历史记忆法
2936 2016-01-28
【题记】:打开悠久的关东文化历史长卷,可以看到满族是我国东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满族文化有着深厚的地域色彩,是关东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文化作为吉林省地域文化的重要地标,近千百年来连绵不断,仍然闪烁其独特的人文光芒。
伊通县域的幅面虽然不算大,但伊通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此地是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被称为满族的发祥地之一。它有着悠久的满族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古代满语音译称此地为一秃、伊敦、伊屯,后称之为伊通。伊通县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带,处于伊通河、东辽河的上游,西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大黑山脉,中西部为开阔的地堑平原。极目远眺,平原上散布着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其中有7座山,状如北斗,故得名“七星山”。此地自古以来素有“七星宝地”和“七星落地”之称。
一、从伊通河源回望伊通
伊通河
美丽富饶的伊通河从伊通县最南端的河源镇青顶山北麓流经县内,在西尖山和东尖山之间盘环北上,经过长春地区、德惠市,在农安县靠山镇东注入饮马河,全长342.5公里,流域面积8440平方公里。由于多年来水文状况发生变化,伊通河现已失去了航运的作用,而在满语里,“伊通”是“河水汹涌”的意思。据说伊通河在清代中期以前,河宽水深,可行三丈五尺大船,每船可装米60石,合15吨的货物。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汛期时尚能通航,往返于县城和长春之间。后来由于上游滥伐树木,毁林开荒,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洪峰增大,径流减少,河水变浑,河床淤塞。到了上世纪60年代,加之寿山水库和新立城水库的修筑,河水被截流,伊通河流量明显减少,昔日大河汹涌、日夜奔流的壮观场面已不复存在。然而古老的伊通河,就像母亲甘甜的乳汁一样,滋养着这里的世代百姓,滋养着岸边的水稻、玉米、大豆、高粱和山林鸟兽。据资料显示,伊通河孕育了7000年的流域文明,如今大概已有六七万岁了。伊通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满族先人们在山川秀丽的七星大地、水草丰美的伊通河两岸过着几千年渔猎农耕的生活,创造了满族的文明。明代伊通县归海西女真叶赫部,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二旗公署。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设伊通河分防巡检,隶属吉林府。随着人口增加,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伊通州。至宣统三年(1911年),全州已达到31万人,成为当时吉林省所辖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州县。
二、满族的三次崛起
努尔哈赤
据史料记载,4000多年间,满族就生息、繁衍于白山黑水的广袤地域,曾有渤海、后金和清王朝的三次崛起。满族族源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肃慎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民族。在西周,肃慎是唯一与黄河中下游汉民族在一个时期生活的民族。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不咸山,即今长白山,是肃慎人的发祥之地。后由周时肃慎而为汉挹娄,由汉挹娄而为魏晋南北朝的勿吉,再由勿吉而为隋唐的靺鞨,宋元明时称为女真。在唐代,满族先民的第一次崛起,是由唐靺鞨人大祚荣于公元668年建立受制于唐中央集权的渤海国,其境设5京、15府、62州、130县,占地5000里,人口300万。其管辖范围南至朝鲜德源,东至日本海,西抵今内蒙古境内,历15代王,立国229年。渤海国曾派使者32次出使日本,100余次进贡长安,被誉为“海东盛国”。满族的第二次崛起是在1115年正月(北宋政和五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阿城建立大金国,史称金太祖。国都设在上京会宁府(今阿城附近)。金天辅六年(1122年)攻陷燕京(今北京市),天辅七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完颜阿骨达在返上京途中病逝,死后谥号为“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大金立国166年,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被蒙古所灭。在“二十四史”中,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超过了《宋史》和《辽史》。满族第三次崛起于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后裔。努尔哈赤率兵征战历时40年,于1616年建立后金,改元天命,史称清太祖,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统一叶赫、乌拉、辉发、哈达四部,得盛京而定王业。并创立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的“八旗”制,以旗统人,具有行政、军事和生产三项职能。1620年,努尔哈赤以6万劲旅,破明军24万,动摇了明王朝在辽东的统治,后金长驱进入辽沈地区。1626年,努尔哈赤再次率13万大军攻打辽东宁远,被明军大炮击伤,后医治无效,死于离盛京40里的瑷鸡堡。努尔哈赤死后,由八子皇太极继汗位,改元天聪。1636年,皇太极改汗称帝,建元崇德,改国号为大清。
三、“满洲”起源的传说
满族的生产生活用具
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10月13日,清太宗皇太极下令改女真统称为满洲。自此以后,“满洲”一词作为满族的族称问世,又称“满洲族”。“满洲”一词的传说有多种说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皇太极于公元1634年听了一位叫穆克什克的降者讲述《三仙女故事》,这里涉及了满洲起源的传说。这个故事说远古时有三个仙女,长女恩古伦,次女正古伦,三女佛库伦,她们有一天到长白山布库里山下的布尔湖沐浴。浴毕登岸,有一神鹊,衔朱果,置佛库伦衣上。三女佛库伦穿衣时将朱果放入口中,吞下怀孕,生子布库里雍顺,顺水流至长白山东南鳌朵里的地方。布库里雍顺在那里平定暴乱,定国安民,建国号为满洲,即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在《清太祖实录》中曾有记载:“布库里雍顺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里俄朵里城,国号曰满洲,是满洲之始也。”二是认为“满洲”一词源自佛教,根据《满洲源流考》里记载:“满洲”来源于佛号中的译名“曼殊”“满珠”之意。还有一种说法,满洲是渤海国时期地名“建州”的音译异写,与建州相比较,满洲二字都带有水字旁,由于中国古代王朝有五行五德轮替的说法,明朝为火德,皇太极选这两个水字旁为字,取“以水克火、以清代明”之意。
四、趣说满族文化
满族的服饰
满族自古以来是一个从渔猎走向农耕的民族。千百年来,满族文化以它特有的文化能量,汲取了汉文化的精华,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至今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从服饰看满族文化,“旗袍”,顾名思义,是旗人的袍子。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发明了保暖性较好的袍子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满族吸收了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特点,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亦称之为旗袍。清朝建立后,旗装在全国推广,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的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美丽典雅的现代旗袍。从饮食看满族文化,我们现在吃的“火锅”“黏豆包”“豆饭水饭”“饽饽窝头”,以及“猪肉炖粉条”“白肉血肠”“小鸡炖蘑菇”等美食佳肴都是满族留下的饮食文化。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在秋冬之际腌酸菜过冬。据说用这种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煮白肉、粉条、豆腐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从节日看满族文化,满族的节日和汉族的节日多有相同,常过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等等。过年时,都要杀猪,除夕吃饺子;农历腊月初八,也有用黏高粱米、小豆等八样粮食煮成“腊八粥”等习俗。最有特色的是正月十六当晚“走百病”,这一活动被定为满族的妇女节。满族人还非常重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清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另外,满族的文字、语言、萨满等文化和习俗都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满族“八大碗”
毛泽东说过:“满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贡献。”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善于融合的民族,满族历史和满族文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今社会,满族文化已濒于衰微,所以,挖掘、保护和抢救满族文化已迫在眉捷,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