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芝罘历史文化的新窗口

Admin 2018-03-02

认知芝罘历史文化的新窗口 ———《芝罘历史文化丛书》的评介

    □李说



  《芝罘历史文化丛书》系芝罘区政协、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的一部旨在全面系统展现芝罘历史文化的书籍,包括《古城春秋》《星汉灿烂》《山海风情》《辉耀古今》4卷,共计94万字,插图400帧。先后有来自市区、高校的60位作者参与了该书的编撰,可以说《丛书》是迄今为止芝罘历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是政协、高校、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该书由历史、人物、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四大板块组成,构建起人与事、事与物、物与人、情与思交集叠加的立体框架,内容则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人物、文化遗产、山海风光、民俗风情等等方面,全景式地展现了芝罘区域从新石器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化发展历史,突出了芝罘区域的文化特色与亮点。



  阅读摘要



  《古城春秋》从距今7000年的白石村文化开始,循历史顺序而下,既展示了吸引秦皇汉武的仙道文化、东方海上丝路文化、抵御倭寇的海防建设,又突出了颇具特色的开埠文化、辛亥革命北方重镇的亮点,以及风起云涌、慷慨悲歌的红色文化的激昂旋律,全面完整地展现了芝罘区域的悠久历史、重大事件及其产生的广泛而深远影响。



  《星汉灿烂》为人物卷,由我市文史专家安家正、金延铭、吕伟达、刘铭伟、杨潜等撰写的30篇文章介绍了与芝罘有关的近40位人物。他们中有本埠人、外地人,还有不远万里而来的外国人;既有步履匆匆却留下不朽影响的政治家、植根芝罘而终其一生的实业家,也有从芝罘发轫而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革命家。

  《山海风情》是风光卷,该卷的作者大都以写散文见长,他们以优美的文字、深沉的遐思、飞扬的激情给我们展现了芝罘的山海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

  《辉耀古今》属文化遗产卷。芝罘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烟台市的中心区,有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现已有322项被列入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其中白石村遗址、福建会馆、烟台山近代建筑群、张裕公司酒窖、烟台西炮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省级27项,市级69项,以及建造精美的传统民居建筑100多处。



  你了解芝罘区域的悠久历史吗?知道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那些闻名遐迩的重大事件吗?熟悉那些推动历史前行的可歌可泣的先辈前贤和风云人物吗?游览过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遍布城镇乡村的文化遗产吗?换言之,芝罘区域历史文化中有哪些“能在胶东叫得响,能在山东有地位,能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特色与亮点值得你去关注、铭记,并以此自豪呢?

  如今,有这样一部四卷本丛书———《芝罘历史文化丛书》(郝有林、李绪政总主编,齐鲁书社2016年版,以下简称《丛书》)已出版发行,可以作为回答上述问题的文化知识读本,认知芝罘历史文化的窗口,引领你追溯芝罘区域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文化灿烂的文化发展历程。



  一



  《丛书》系芝罘区政协、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的一部旨在全面系统展现芝罘历史文化的书籍,包括《古城春秋》《星汉灿烂》《山海风情》《辉耀古今》4卷,共计94万字,插图400帧。先后有来自市区、高校的60位作者参与了该书的编撰,可以说《丛书》是迄今为止芝罘历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是政协、高校、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多年以来,芝罘历史文化研究虽呈蓬勃发展态势,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这些研究成果大都是对某一领域、某个专题所作的深入研究,尚缺少一部全面系统地展现芝罘历史文化的专著。有鉴于此,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区政协的直接领导下,历时3年编纂完成了这套《芝罘历史文化丛书》。该书的编撰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搜罗史料,爬梳剔抉,弥补阙如,对芝罘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系统梳理和完整展现,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该书甫一出版,就深得好评,广受欢迎。毋庸讳言,该书将成为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全面认知芝罘区域历史文化的窗口与向导。



  二



  《丛书》分为四卷,既是有机整体,亦可独立成卷。各卷分别从历史变迁与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山海风光、文化遗产着眼,或以人叙事,或以事论人,或书写山与海中的情怀与思索,或以人和事讲述古迹遗存。四卷合一,呈现给读者的则是芝罘区域历史文化的全貌。《古城春秋》(周霞、祁山主编)系历史卷,凡12章:《史前文明悠久灿烂》《秦皇汉武登临芝罘》《东方海上交通要道》《明清海防保家卫国》《烟台开埠影响深远》《西风东渐的桥头堡》《民族工业发祥地》《丹桂舞台会聚名角》《近代城市面貌出现》《辛亥革命北方基地》《沧桑芝罘烽火燎原》《解放战争谱写华章》,从距今7000年的白石村文化开始,循历史顺序而下,既展示了吸引秦皇汉武的仙道文化、东方海上丝路文化、抵御倭寇的海防建设,又突出了颇具特色的开埠文化、辛亥革命北方重镇的亮点,以及风起云涌、慷慨悲歌的红色文化的激昂旋律,全面完整地展现了芝罘区域的悠久历史、重大事件及其产生的广泛而深远影响,使人不能不对这片神奇的弹丸之地肃然起敬,刮目相看,难以忘怀。《星汉灿烂》(李世惠主编)为人物卷,由我市文史专家安家正、金延铭、吕伟达、刘铭伟、杨潜等撰写的30篇文章介绍了与芝罘有关的近40位人物。他们中有本埠人、外地人,还有不远万里而来的外国人; 既有步履匆匆却留下不朽影响的政治家、植根芝罘而终其一生的实业家,也有从芝罘发轫而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革命家。作为社会的栋梁、民族的精英、商界的翘楚、文明的传播者、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思想、知识、劳动、创造、乃至生命,推动着芝罘历史的前行,为芝罘的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的丰功伟绩昭示日月,彪炳千秋,理应得到历史的记录和传颂,也注定会成为后人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至于对有争议的人物,作者则“不虚美,不掩恶”,客观公正地叙述介绍,侧重其对芝罘文化历史的建树与贡献。

  《山海风情》(朱相如、刘艳琴主编)是风光卷,该卷的作者大都以写散文见长,他们以优美的文字、深沉的遐思、飞扬的激情给我们展现了芝罘的山海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这里有对距今7000年的白石村遗址的追溯,有对秦皇汉武巡幸芝罘岛足迹的寻踪,有对“始建于元季”的玉皇庙到毓璜顶的叙述,有对从1398年后陆续在烟台山上建狼烟墩台、在奇山脚下设守御千户所的回忆;还有对福建船帮所建的福建会馆的描绘,对历经风雨沧桑的西、东炮台的解读,对张裕百年历程的扫描与展望,对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回眸与关注……作者以散文的笔法记录芝罘的人文景观、山海风情,表达了对这片热土的挚爱与眷恋、思索与憧憬的赤子情怀,让读者从这些历史文化积淀中领略这座古城的传统底蕴、多元文化、悠长韵味。《辉耀古今》(王建波编著)属文化遗产卷。芝罘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烟台市的中心区,有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现已有322项被列入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其中白石村遗址、福建会馆、烟台山近代建筑群、张裕公司酒窖、烟台西炮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省级27项,市级69项,以及建造精美的传统民居建筑100多处。此外,芝罘山海之间的地理环境、人文习俗还孕育了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3项国家级、4项省级、10项市级,而烟台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是文明记忆和历史文化的载体,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秉持这样的初衷,编著者四处奔波地搜寻着、一丝不苟地记录着、不厌其烦地遴选着、殚精竭虑地汇集着芝罘区域内的有形与无形、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呈现了芝罘区域内的文化遗产概貌。特别是在《传统村落》等章节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与图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字与图像将会愈发显得珍罕宝贵。



  三



  《丛书》编纂体例创新,内容宏富,填补空白。该书由历史、人物、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四大板块组成,构建起人与事、事与物、物与人、情与思交集叠加的立体框架,内容则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人物、文化遗产、山海风光、民俗风情等等方面,全景式地展现了芝罘区域从新石器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化发展历史,突出了芝罘区域的文化特色与亮点。《丛书》作为芝罘区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填补了全面展现芝罘区域历史文化发展的空白,是迄今为止芝罘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我市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丛书》严谨的学术品质、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非常鲜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判,能坚持实事求是,“不虚美、不隐恶”,追求真实,还原历史。如安家正先生写的《毁誉互见的“胶东王”刘珍年》,既高度肯定他早期“‘联共’容共’,在军队中建立中共党支部”的革命倾向,主持烟台军政时,大力兴办教育、积极倡修马路、市政建设突飞猛进的政绩;同时又毫不留情地揭露、义正辞严地针砭其后来“跟随蒋介石积极反共,镇压烟台印刷工人罢工,查封共产党办的《胶东日报》,逮捕中共党组织领导人”的种种罪恶。对这个历史人物给以客观公允的评价,剖析其人生道路的转变,既符合唯物主义史观的要求,也不会让1928-1932年这一烟台社会发展的高速时期留下执政者的空白。

  资料确凿详实也是本《丛书》的一大特点。尤其是新材料的挖掘、发现和使用,凸显了该书与时俱进的学术追求。不难分辨,书中很多内容都是编撰者的首创,是他们亲临现场拍摄的宝贵图片,是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的文献中查获的确凿资料。如《辉耀古今》中的许多图片,都是编著者王建波博士多年以来亲手拍下的,如今有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了。《丛书》中共有400帧图片,既有利于直观地理解文意,又保存下珍贵的历史记忆。杨潜撰写的《家国情怀:中国海关首位华人关长张福运》,不但资料丰赡,言有所依,论有所据,而且写出了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心路历程与发展轨迹。作者在史海中潜心钩沉,悉心搜求,孜孜矻矻,字斟句酌,终于第一次真实详尽、血肉丰满地把这位在国家舞台上施展才干的家乡前贤介绍给广大读者。相信家乡的读者,从此会记住这位前辈老乡。



上一篇:传承历史文化 延续城市文脉
下一篇:从历史文化中激发前行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