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也要鉴往知来(文化观象)
3612 2018-03-24
发展前进中的辽阳总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在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的进程中,辽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同样在谋划两盘大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继刚刚入围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公示名单喜讯后,辽阳市又将在近期迎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检验。
2015年12月,辽阳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确定了“四个辽阳”建设,把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十三五”时期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出力争用2年至3年把辽阳建设成为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相承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辉映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
通过申报和创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辽阳建城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东北地区第一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极为丰厚。这里,名胜古迹众多、名人轶事丰富。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仅从有据可考的古迹和史料中,自战国时期至现代都有着清晰的文化历史脉络。这里,可探寻到东北城市的源头、追溯到东北久远的历史。这里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全市目前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13处汉魏墓等历史遗址,汉魏墓壁画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多年来,辽阳市不断加大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力度。但由于历史朝代更迭、战乱等原因,很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被毁坏或改造。如被誉为清代辽阳八景之一的魁星楼便毁于战火。为进一步做好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1996年和2012年辽阳市先后两次集中力量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是保护文化、延续文脉的内在要求。
很多人对辽阳的历史文化缺乏了解,一提到辽阳,就想到几家大型企业、厂房、马路车流和温泉。而到过辽阳游览一圈的人都知道,辽阳的城市形象是非常丰富的。这里,有战国时期荆轲刺秦失败后燕国太子丹的殉难地,有比敦煌壁画还要早300年的汉魏墓壁画,有三国时期公孙度祖辈三代固守辽东的事迹,有唐时大军攻打下的燕州城,有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辽阳白塔,有辽金元时期的冮官屯窑址,还有清王朝首座在平原所建的都城东京城;这里,还是开创“大定之治”的金世宗完颜雍登基之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被誉为“红学圣地”;是抗日英雄李兆麟、白乙化和清代名士王尔烈的故乡;雷锋从这里走向军营,被誉为“雷锋第二故乡”……这些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无不让人们重新认识辽阳、深度挖掘辽阳——一个积淀着丰厚历史和文化的辽阳。
“我们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是追求一个称号、获得一个牌匾,而是想通过申报和创建活动,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推动和促进其他领域相关工作的开展,推动辽阳经济社会发展。”辽阳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科长刘珍全表示,要通过申报这项工作,深入挖掘辽阳的历史人文内涵,向外界展示出一个多样化、富有历史人文期许的城市形象,从而增强辽阳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外界对辽阳的认知和认同,擦亮“东北第一城”绚烂品牌。
打造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样板区
经过努力,辽阳市各项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基本建立了全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规划管理框架,填补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工作的多处空白,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
现在,辽阳已编制完成《辽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申报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已由市政府审批通过。《保护规划》合理划定了总体474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分历史城区及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三个层次,历史城区划定9.7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及针对性保护要求。
根据上述规划,到目前,辽阳市已完成了满铁附属地图书馆旧址改造为“九一八”密谋地警示馆、关帝庙修缮开放工程、东京陵保护修缮工程、汉魏墓壁画外部环境治理、广佑寺景区建设等工作。强力推进白塔、东京陵、台子沟和唐户屯4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明城墙遗址公园建设,魁星楼复建、历史文化符号设置等跨年度重点建设工作。实施东京城保护工程、燕州城遗址保护工程、冮官屯窑址保护工程,着力推进太子河历史文化风光带建设。在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中,辽阳市确定了不可移动文物706处(721点)以及15处(38栋)历史建筑。目前,辽阳市已全面完成了向省政府申报和向国家申报工作,正积极迎接国检。
为打造名城申报工作的特色,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样板区,辽阳市启动了东京城保护开发利用一期工程,10月底前将完成《东京城保护规划》和《东京城开发利用规划(初稿)》编制工作;启动了燕州城遗址保护工程,年底前完成《燕州城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初稿)》和周边环境整治改造工作;启动了冮官屯窑址保护工程,冮官陶瓷小镇规划设计方案报批后,将启动窑址展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审批情况,推进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保护文化遗产 讲好辽阳故事
文化遗产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的三大定量评估指标之一。近年来,辽阳市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各项工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下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辽阳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机制,构建起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物保护体系,实施多项维修工程,辽阳市还开展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厘清了城市历史发展的完整脉络,明确了辽阳在重要历史节点的地位。在非遗保护方面,目前,全市有市级及以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9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9项、市级79项。
年初以来,辽阳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四个辽阳”建设为引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全力保障白塔历史文化街区遗址保护、东京城遗址保护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全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奠定坚实基础。项目的整体进展使辽阳历史文化底蕴得到了提升,大大加快了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步伐。
讲好辽阳故事,传播辽阳文化。目前,该市已全面完成《辽宁地域文化通览·辽阳卷》《辽阳旧影》编纂发行工作,实施《辽阳通史》编纂工程,组织实施了《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辽阳卷》编撰工作,已经完成样书。还通过讲好辽阳故事,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辽阳市正在用历史文化元素激活城市发展要素,充分彰显古城特色和魅力。
(责任编辑:刘克)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