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坚守中华文化立

Admin 2018-03-30

原标题:准确把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内涵

李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可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已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它显示出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积累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形成的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历史背景和时代语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决不是弱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理论创新与话语体系创新。

  二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彰显其时代价值。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史的演进中,积累了极其厚重的文化传统,这是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对此必须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相切合、与人民精神需要相契合、与实践要求相吻合、与社会发展方向相符合,从而在新时代发挥出更强大的文化正能量。

  三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树立文化主体意识。有种观点认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容易导致在文化上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历来主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一方面坚决反对全盘西化,反对“西方中心论”,另一方面深刻认识到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不仅离不开传统的滋养,也无法离开对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借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要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自觉树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反对“文化霸权”“文化入侵”。只有具备主体意识才能拥有跟其他文化对话的资格,才能吸收营养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发展与壮大自己。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传承文化命脉。纵观人类历史,唯有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而文化命脉从未中断。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民族一批批仁人志士怀抱“继往圣之绝学”的宏伟文化理想,以返本开新的民族文化自觉,坚决守护民族文化命脉,不断创新民族文化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首要的意义就在于传承民族文化命脉,进而培壮民族文化之根,充实民族文化之魂,提升民族文化之用,焕发民族文化之力。

  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无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来推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有利于汇聚民族智慧。党的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的涌现,都深深凝聚着卓越的民族智慧。民族智慧不仅蕴藏在一系列的文化经典之中,也流淌在五千多年中华文化的逻辑演进与历史轨迹之中,更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华民族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修身养性的生活智慧,也深刻蕴含了中国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智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于汇聚民族智慧、化解当今国际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有利于维护文化安全。当今世界意识形态纷争错综复杂,“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影响颇大,加之大众文化兴盛、新媒体勃兴容易导致人们热衷于个人消费、追求娱乐,往往将民族意识视为一种“宏大叙事”而加以淡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有利于人们增强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进而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因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有利于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从而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准确把握“坚守中华文化立

上一篇:红色文化,提升上海城市精神的标高
下一篇:城市主题广场不能背离传统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