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旅借力深挖岭南文化

Admin 2019-01-16

  罗磊: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

  邝白薇:这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大成果。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省(区、市)也设立了146个特色鲜明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罗磊:广东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生态保持良好,文化主题游已经成为广东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特别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游客的互动参与性很强。各地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传播活动。

  邝白薇: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工程,“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作为实行非遗整体性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将非遗项目与当地的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生态环境“打包”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在全省各地铺开。2010年5月,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罗磊:广东省以“保护为主、活态传承、合理利用、重视发展”为总体思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群体为主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以文化空间和“文化质”为保护重点,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罗磊: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趋势,非遗则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内核。许多非遗项目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与旅游、教育等产业结合,发展前景可观。另外,许多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本身就是市场产品。广东在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传统乡村耕读文化、侨乡文化、客家文化等的基础上,通过民宿、粤菜师傅培训工程等项目落地,与大健康、体育等主题结合,一定能做出南粤精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磊)

上一篇:这家公司得到官方认可!最能代表三国文化?
下一篇:成都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