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百年楹联“三缺一”重金悬赏寻找遗失的“上联
1488 2017-12-10
民间面塑艺人手工作坊里的“金猪送福”作品。 新华社发
半岛记者 刘玉凡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一些习俗沿袭至今。青岛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移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移民,带来了不同的风俗。历经数百年的兼容和同化,青岛地区的过年风俗也趋于一致,置办年货、贴春联、年夜饭、拜年、逛庙会等习俗,承载着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过了腊八就是年
很多市民认为腊月廿三也就是小年,才是忙年的开始。其实,老青岛过年是从腊月初八拉开序幕。青岛村胡氏家族十七代传人胡延竹介绍,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糖果、咸鱼、冰鱼、酒、香烟、过年包饺子用的面、菜、肉等“年货”,都得凭票凭证供应。一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年,忙碌着到处排队购买年货。家庭主妇忙着缝缝补补洗洗浆浆,买布做新衣、新鞋。
“过了腊八节小孩们就开始数日期,盼着过年吃好饭穿新衣放鞭炮,还能得到压腰(岁)钱,集市上就开始有卖过年用的鞭炮、对联及香烛等祭祀用品的了,不时传来鞭炮商贩们为促销而燃放的鞭炮声,年味渐浓。”胡延竹介绍。
岛城文史专家鲁海回忆,上世纪前半段时期,每年腊月初八,过年的时候讲究买新衣,添碗筷,为了添置年货,以四方路为中心形成了年货大集。不过,如今这种大集在四方路已经难觅踪影,只有周边区市的大集仍保留着浓郁的年味。
春联仿佛艺术展览会
胡延竹介绍了老青岛人的过年习俗,腊月廿三过小年,俗称“辞灶”,这一天在东灶台的上方贴上灶王爷及两任妻子的图像,并设香案摆上糖瓜、花生、点心三个碟以及面条,家中的老人一边供面条一边念叨着:“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碗烂面汤;上天言好事,下宫降吉祥”。相传供糖瓜意为能粘住灶王爷的嘴,免得上天多言多语不说好话。
“大年三十百般不凑,正月初一万事皆休。”胡延竹告诉记者,这句话正是对忙年的形容。过了小年家家户户就开始进行卫生大扫除,到处都是忙年的景象,人们忙着推磨碾做馒头、包豆包、做枣饽饽、蒸年糕,还炒花生、炒瓜子,同时还理发洗澡,为新的一年做准备。除夕的上午,家家户户忙着将水缸挑满水,在家中所有的门上贴对联、贴过门贴,并在与之相适应的地方贴“福”帖及“粮食满仓”等条幅。
鲁海回忆,过年期间的春联最有意思,不仅体现书法水平,还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以前青岛的里院房屋密集,各家各户的春联都用毛笔大字书写,贴上新春联后红红火火一片,出去走一圈,仿佛艺术展览会一般。
“老青岛没有吃年夜饭的说法,而是吃年饭,一般都是除夕的午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喝酒,吃一顿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午餐。”胡延竹告诉记者,午餐后忙着包饺子,傍晚前男丁携带香、纸、酒水、鞭炮,前往祖茔“请年”。
哪天走亲拜年有讲究
除夕晚上十一点至次日一点为“子时”,也称五更,有道是“一更分二年”,此时开始过年,有祠堂的家族由族中的长者,在统一的时间内,率全族的男丁到祠堂中,供饺子奠酒水焚香燃鞭炮,磕头拜祖过大年。然后各自返回家中行过年大礼,再由家人给长者磕头拜年,随后全家人一起吃饺子。
为了图个好彩头,人们常在饺子中放上硬币,谁吃到了就说一句“发财了”的吉利话,并将吃出的硬币放到正堂的供桌上。过年时分任何人不得大声喧哗,所说的话必须是吉利的话,如饺子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中了”,如打碎了东西要赶快说“碎碎”平安。
胡延竹介绍,大年初一,街坊邻居及居住较近的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年祝福;大年初二,去姥爷舅父家拜年;初三是已婚的男人与妻子去给岳父母拜年,未婚青年则去姑家姨家拜年。
怀旧的思绪越来越浓
胡延竹介绍,自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各村镇便有唱大戏、敲锣打鼓耍龙灯、踩高跷、扭秧歌和跑旱船等活动。正月初一有天后宫庙会,正月初九台东有玉皇庙庙会,正月十一错埠岭有于姑庵庙会,正月十三浮山所有真武庙庙会,正月十六的海云庵庙会和荒草庵庙会,人们忙着到处看热闹赶庙会,走亲访友。熟悉的人们见面相互拜年,“过年好”、“恭喜发财”的祝福声不绝于耳。
2019年为农历己亥猪年,鲁海介绍,生肖猪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富贵、富足。在老青岛胡延竹印象中,春节中贴的条幅中,“肥猪满圈”、“六畜兴旺”等,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如今,随着年俗演变,再加上人们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发现“年味”越来越淡,在胡延竹看来,人们的居住环境从平房变为楼房,再加上电视、网络、电话等现代传媒及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青岛地区的过年风俗也与原来的流传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怀旧的思绪越来越浓。
鲁海认为,春节是人们维系亲情、巩固情感的纽带,也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找回日渐消失的年味,需要挖掘春节中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同时还需要在传统文化节日注入时代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