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社等共同举办“唯物求真改革创新
2006 2018-10-17
黄志良大使接受人民网采访。王伟洋摄
中国与拉美已携手走过近六十载光辉岁月。从古巴到智利再到阿根廷、巴西和委内瑞拉,黄志良用他四十余年的外交生涯,亲历并见证了中拉关系从一片空白,到打开缺口,再到飞速发展的历程。近日,中国前驻巴西圣保罗总领事、前驻尼加拉瓜大使、前驻委内瑞拉大使黄志良做客人民网,为我们讲述他亲历的中拉风云变幻。
历经艰难波折,亲历中拉外交“零突破”
1960年,黄志良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高级翻译班调入外交部工作。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西班牙语干部,黄志良有幸参加了最早开拓拉美外交的工作,他是当年这支队伍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1967年7月中国与古巴建交前夕,黄志良随中国政府贸易代表团访问古巴,并留在中国驻古巴经济代表处做落实访问成果的后续工作,开启了常驻古巴的外交岁月。
当时,国际环境十分凶险,古巴与美国近在咫尺,一开始就受到美国的敌视、封锁、包围,和武装入侵的威胁。在常驻古巴的一年里,黄志良就经历了美机轰炸哈瓦那空军基地、美国雇佣军入侵等惊险事件。但更令他难忘的,是古巴决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那一刻。
1960年7月2日,古巴政府召开全国人民大会。前一天晚上,黄志良突然收到诗人纪廉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中国代表务必出席次日的群众大会,卡斯特罗总理在会上有要事宣布。但究竟是什么事?他却秘而不宣。第二天的大会在哈瓦那革命广场上举行,广场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卡斯特罗在会场上庄重地宣读了著名的《哈瓦那宣言》。读到一半处,他忽然停住,大声问广场上近百万群众:“古巴革命政府提请古巴人民考虑,是否愿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会场上近百万人举起双手,以震天动地般的吼声回答:“同意!同意!”随即,卡斯特罗高举右手向全场宣布,古巴同台湾政权断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会场上红旗招展,一片欢呼。这一场景黄志良终身难忘。
卡斯特罗振臂高呼,宣告古中建交。(照片由黄志良提供)
惊心动魄的岁月并没有随着中古建交而结束。与古巴建交后,智利政府接受我国在其首都建立半官方性质的商务代表处,这实质上是我国在南美大陆创建的一个特殊类型的外交据点。1964年,黄志良和妻子被列入派往智利执行这项特殊任务的六人名单中。但是商代处是个不享受外交特权的非官方机构,环境复杂、条件艰苦,黄志良一行人一到圣地亚哥就成为美台情报部门监视和追猎的目标,遭到敌对势力的破坏、策反,甚至阴谋绑架。工作环境的艰苦并没有吓退黄志良,在时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林平同志的带领下,他们努力做好智利当局和各界人士的工作,踏踏实实地促进双边贸易来往,认真观察和调研地区政治形势,宣传我国的政策,扩大我国的影响,为1970年实现中智建交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民间外交”到“全面开花”, 中拉关系加速飞跃
新中国成立之初,墨西哥、智利等国曾通过不同途径试图与我国发展外交关系,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拉美国家的努力未取得进展。针对这样的情况,周恩来总理确立了“开展人民外交”的基本方针。
黄志良和同事们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在中国与古巴建立外交关系后,坚定地执行民间外交政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二十年工作,智利、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先后与中国建交,中拉关系迎来了建交高潮。
黄志良为周恩来总理会见智利访华友人担任翻译。(照片由黄志良提供)
如今,中拉关系已经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迅猛发展的崭新时期。对于中拉关系的飞速发展,黄志良说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1960年,我国外交在拉美地区是一片空白,可如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3个国家中,除少数几个小国外,都已与我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不少国家还同我国订立了全面合作战略伙伴关系。”他认为,中拉关系能有如此发展,一是因为我国坚定贯彻执行中拉建交公报中确定的两条基本原则,二是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中拉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拉美国家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普遍有了新的认知。中国机遇现已成为中拉关系的‘稳定器’。”黄志良说。
“上阵父子兵”,一家子的外交官
黄志良和妻子都是中国老一辈外交官,长期被派驻国外,与家人聚少离多。他们深知外交工作辛苦,但仍支持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投身祖国的外交事业。
提及两个工作在外交舞台的孩子,黄志良表示,如今年轻的外交官们的工作舞台与当年已大不相同了,但仍然要砥砺践行“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十六字方针。
“世界局势瞬息万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年轻外交官只有不断学习,增长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把自己锻炼成新时期政治强、业务专的中国外交家,才能为国家作出真正的贡献。”
黄志良与博尔赫斯在一起。(照片由黄志良提供)
从外交到文学,做中拉文化交流的使者
除了外交官这一身份,热爱文学的黄志良还是一名资深译者,曾在古巴哈瓦那大学文学系留学的他和妻子先后合译了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所著的《总统先生》、何塞·塞拉的《蜂巢》等西语名作,与大文豪博尔赫斯更是结下一段深厚的情谊。
谈及第一次登门专访博尔赫斯,黄志良深情地回忆道:“82岁高龄的博尔赫斯虽已双目失明,对中国的情结却愈发深厚,不但向我展示了他爱不释手的中国竹制手杖,甚至还向我朗诵了他刚刚创作的新诗《中国手杖》。”这浓浓的情谊也让黄志良更加坚定了推动中拉文化交流的决心。
在黄志良看来,中国在遭受殖民统治外国侵略方面和当年的拉丁美洲有着几乎相同的命运,在反对外来压迫和剥削,维护民族权益的斗争中,中国和拉美人民有着共同的语言。以魔幻现实主义为特征的拉美新潮文学对我国多位当代作家产生过积极影响,新一代拉美作家正在崛起,值得我们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