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脉 渝中区全力打造历史文化风貌区

Admin 2020-08-12

渝中是重庆“母城”,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深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我区不断深化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内在统一的认识,扎实推进传统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保护原

位于山城巷的厚庐。资料图片

渝中是重庆“母城”,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深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我区不断深化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内在统一的认识,扎实推进传统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保护

原址保护与原貌重现相结合

一直以来,我区着眼重现传统巴渝风貌、体现明清移民特色、展现抗战陪都风格以及彰显开埠建市、西南大区风采,修旧如故推动东华观藏经楼、巴县衙门、聚兴诚银行等67处文物保护,升级打造“最美街道”中山四路,提速建设十八梯、山城巷、李子坝等风貌区,保护提升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文化风貌片区,原址修复湖广会馆、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推动“母城”历史风貌细腻还原。目前,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首开区已建成,ABC区预计年底完工;白象街传统风貌区主体基本完成,文物修复年底完工;山城巷传统风貌区部分区域已建成开放运营,预计年底完工。

利用

有机改造与功能提升相结合

加快复兴飞机码头、燕子岩、三层马路等老街区,活化做优民国印钞厂文化创意街区、鲁祖庙市井生活老街区……在探索实现老街区功能复兴机制层面,我区一直在做活“利用”文章上下功夫,实现历史资源活化与街巷形态优化相统一。

同时,保持街名地名不更改、院落建筑不拆迁、街巷肌理不断裂,对部分街巷实施“针灸式”微改造,丰富优化夜景灯饰,确保功能演替与基础配套协调。优化完善联动共建机制,深化与产权单位合作,赋予大礼堂、金融博物馆、陈列馆等场馆新功能,充分发挥文化体育、招商引资、国际交流合作等价值。

传承

找故事与讲故事相结合

历史文化风貌区,正是因为有故事,才更加丰满生动。寻历史故事、讲动人故事,“有故事”的渝中更具“近悦远来”气质。

一方面,我区深度挖掘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故事、风土民俗等,如深挖“九开八闭古城门”“明清两代移民”“一双绣花鞋”“留真照相馆”等历史人文资源;另一方面,突出文化内涵,讲好文化故事,以老文艺院团、文创园区为载体,创作了《红岩魂》《十八梯》等剧目,开展了“书画重庆”工艺美术等活动,进一步将“母城”人文底蕴传承下去、传播开来。

下一步,我区将抓好规划,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多方资源,完善功能配套,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全力打造历史文化风貌区,将其打造成为展示重庆历史文化风貌的窗口和载体。

渝中报记者 张艳

原标题:

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母城”记忆

我区全力打造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一篇:2020重庆乡镇公务员申论范文:尊重文化发展规律 传承“活着”的历史
下一篇:学界在京“献计”长城保护及红色文化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