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打好“文化+旅游”牌 擦亮城市历史文化名片
2489 2016-05-03
核心提示:桂林历史文化研究者们发现的第一首明确在诗中提及“逍遥楼”的唐诗,写于公元711年。一度在桂林历史版图中清晰可见的逍遥楼,几经历史沉浮,曾被纷飞的战火吞没。如今,桂林的历史文化被不断挖掘,逍遥楼被再次赋予了生机。
如果说,此前逍遥楼只存在于历史地图里、历代篇目有限的诗词中、普陀山山麓的石碑上,如今,重建的逍遥楼再一次激活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再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
1300年,又见逍遥楼的美丽身影
逍遥楼上望乡关,
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
无因雁足系书还。
唐·宋之问
这是目前为止,桂林历史文化研究者们发现的第一首明确在诗中提及“逍遥楼”的唐诗,写于公元711年。一度在桂林历史版图中清晰可见的逍遥楼,几经历史沉浮,曾被纷飞的战火吞没。如今,桂林的历史文化被不断挖掘,逍遥楼被再次赋予了生机。这座1300多年前的桂林名楼经过多年的考证、建设,再次复兴,回到桂林城的版图中,回到当代桂林城市的记忆中。
修建完毕的逍遥楼成为桂林的文化地标。 记者唐艳兰 摄
逍遥楼:贯穿桂林城1300年历史文化的坐标
“逍遥楼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在诗词或历史地图中能觅得一些踪迹。”秀峰区政协副调研员、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挖掘整理研究组副组长何琼羽在谈及对逍遥楼历史的考证时,如是介绍说。
根据文史学者们的推断,应是公元621—711年之间,在桂林子城东墙兴建的景观阁楼“逍遥楼”。距今1300年的逍遥楼见证着桂林城的历史变迁。
其实,“‘逍遥楼’是桂林历史上一座‘长寿’楼,历代遗存的有关诗文告诉我们,宋、元、明三朝,‘逍遥楼’都在。”桂林文史学者樊平表示,除了宋之问的《登逍遥楼》,还有南宋诗人范成大之后的宋人建都思,元朝诗人伯笃鲁丁、吴伯寅,直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任广西佥事提学的潘恩与任右参政兼摄蕃事的陈暹,都写过有关逍遥楼的诗,延及明代更晚一点的桂林本土学者张鸣凤,在其《桂胜》(成书于1589年)一书中也记述了当时的“逍遥楼”。
而从事广西历史文化史料挖掘、整理和研究的林志捷2013年曾在桂林人论坛上发帖提出《重建桂林逍遥楼项目建议书》,对逍遥楼的历史进行了详细地考证、梳理。在他的叙述中,能清晰地看到,这座楼曾多次得到修复,与桂林城的历史可谓息息相关。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蒙古大军的铁蹄踏进广西。战争结束后,建于唐代的逍遥楼得到修复。”“而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年)桂林城池进行了一次历时近4年的大规模维修。‘凡城内外,自顶至踵,皆甃以大石……城门皆建楼阁,设闉闍,其最大者为逍遥楼,下各为磴道以便登陟。’”林志捷对每一段历史都仔细记录。他说,也正是因为文人骚客的诗句,让逍遥楼并未湮没在历史烟云中。
林志捷介绍说,明洪武八年(1375年)增筑南城,扩建后的明城墙上,保留了逍遥楼遗址。而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任广西参政的陈暹作《逍遥楼》诗“逍遥求故阁,临眺释前闻”。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杨芳出任广西巡抚,曾作《逍遥楼题诗——— 春日逍遥楼同王将军小集》刻于桂林虞山南麓石壁,诗中有云“逍遥楼上赋逍遥,极目韶光好景饶”。
到了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旅行家徐霞客到桂林东城“登城楼,欲觅逍遥楼旧迹,已为守城百户置家于中”。林志捷说,当时徐霞客登上桂林东城城垣寻找逍遥楼,尚存部分建筑旧迹,而守城官员把自己的家安在里面,徐霞客很遗憾未能进入参观。
“直到清代乾隆初年,逍遥楼仅存遗址。”林志捷介绍,乾隆元年(1736年),查礼补广西庆远同知途经桂林,作《游逍遥楼》:“逍遥楼在桂林郡东城上,闲于东江行春二门之中。自东江门上百六十步至楼。楼久废,基犹存,宽六十尺,深三十二尺,北有小屋遗址立在荒烟乱草中矣。”而这段文字首次明确了逍遥楼占地面积。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桂林地方名绅马秉良受广西巡抚兼署学政梁章钜委派,在东门城楼重建逍遥楼。并在咸丰年间刊行《云谷琐录》中有如下记录:“古迹登楼四望,桂岭环城,漓江如带,往来游人无不欣羡。”直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广西通志辑要》之《省城图》上,城东仍标注有“逍遥楼”。
“到了清末,已不见关于逍遥楼建筑主体结构的史料记录,但还是有相关史料可以侧面证明逍遥楼的存在。”林志捷说,1940年,国民政府兴建中正桥(解放桥前身),扩建东环路(盐行街),拆除了东江门及行春门段逍遥楼城墙,,用于建设桥墩。从此,几经毁建的逍遥楼沉寂了70来年。
逍遥楼夜景。记者唐侃 摄
重建逍遥楼:凝聚一座城市对历史的敬重与苦心追寻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逍遥楼遗址的最后记录见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桂林市指南》载:“逍遥楼,原在行春门城上,轩盈重叠,俯视山川,唐颜真卿书三大字于石,清末楼废存石碑,民国廿九年(1940年)因拆城建中正桥,石碑移置于普陀山山麓。”今年3月,这块石碑再次移回重建的逍遥楼内,距今1300年的逍遥楼再次形神兼备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这背后凝聚着桂林上下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苦心追寻。
2014年,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组织各部门对逍遥楼重建进行了多次热烈讨论。逍遥楼作为一个重要的“桂林符号”,成为了留住“桂林记忆”、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重点工程。
其实,早在10年前,“逍遥楼”重建已被纳入桂林古城风貌建设的讨论之中。2004年,就有一些规划提到,利用复建奎星楼、逍遥楼等,恢复体现古城格局的重要认知点的方式,创造、强化桂林古城风貌特色的新景观。
而自2004年开始,一些历史文化学者以及热心市民也陆续在《桂林日报》等处刊文,文章长则万言,短则千字,就逍遥楼的相关历史文化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缜密的考证与热烈的讨论。
承载着1300年桂林城市记忆的逍遥楼,历史旧貌渐渐得到还原,桂林城的千年变迁也得到了再一次的梳理。
10年之后的2014年,桂林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散珠碎玉式的历史文化系统梳理、保护传承、开发利用,逍遥楼的重建呼之欲出。
“逍遥楼自古以来就是桂林的文化地标,是桂林城历史十分悠久、极具观赏价值的文化景观之一。重建逍遥楼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文化工程。”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谈及重建逍遥楼时,如是评价说。
2015年1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与与会专家们就重建逍遥楼进行座谈。伴随着赵乐秦“各相关责任单位要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对文化传承高度负责、对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规划,加快建设,精心管理,使之成为桂林老城区的地标”的具体要求,逍遥楼的重建工作正式开启。
凝聚着桂林城对历史敬重珍视的逍遥楼,在市委、市政府的规划蓝图中、在各单位的通力合作、精心打造下渐渐可以触摸。
“就拿斜屋面的施工来说,每一处都谨小慎微,因为每过十几二十厘米就要升高,所以脚手架上的轴线、标高线密密麻麻,模板也被切分得很小。”逍遥楼的施工工人们谈及的每一处工艺都细腻而曲折。
2015年6月,逍遥楼主体建筑顺利封顶,而逍遥楼的内外装修进入了更为审慎考究的建设阶段。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尽量贴近当时的历史风格,来自市文物、文化、建筑设计等各行业领域的专家,对逍遥楼的外形、用材、雕刻等历史文化元素落定的细节一再商榷,以求更好地再现当时历史文化风貌。
3月24日,原安放在七星公园普陀山下的逍遥楼碑被移到了重修的逍遥楼内,一位老人正在仔细端详。通讯员邓云波 摄
逍遥楼复兴:再次点亮城市历史文化版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一座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的仿唐宋风格的建筑卓然而立。逍遥楼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游客可以登楼眺远,追寻元代诗人、政治家伯笃鲁丁的《逍遥楼》字里行间的当年胜景———“身世云霄上,飘然思不穷。睛山排翠阔,暮霭閟琳宫。牧笛残云外,渔歌落照中。蓬莱凝望眼,隐隐海霞红”,领略山水风光的同时,咀嚼历史兴味。
按照规划,距漓江仅56米的逍遥楼还将与修缮改造后的正阳东巷和“拆围透墙”后的靖江王府互为呼应,构成桂林一个崭新的历史文化景观区,也成为了区别于山水观光的一个文化经济带。
逍遥楼总设计师、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徐宗伟表示,逍遥楼是桂林历史上的著名建筑,对桂林城和桂林人来说有特殊意义。因此,一直以来,逍遥楼的设计建造,尽量接近历史原貌重建,建成的逍遥楼不仅可以登高望远、俯视漓江、远眺对岸山川美景,更将成为市民游客探寻桂林历史文化的开放性楼阁。
如果说,此前逍遥楼只存在于历史地图中、历代篇目有限的诗词中、普陀山山麓的石碑上,如今,重建的逍遥楼再一次激活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再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复兴的逍遥楼将成为地方文化继承和交流的平台,正促进着桂林历史、建筑、山水、诗文、旅游等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流和综合创新。
“逍遥楼建好后,我们将把‘两江四湖’和逍遥楼、东西巷以及王城景区、‘三山两洞’串联起来,打造一条历史文化和山水休闲完美融合的顶级环城水系游线路,让游客在乘船游览桂林山水的同时,也能轻松地了解桂林的历史。”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闫林正在考虑如何让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共荣共生、互促互长。
而居住在中华路附近的市民唐女士每次经过解放桥,都会驻足打量逍遥楼的建设进程。她表示,因为逍遥楼的重建、东西巷的修缮、拆围透墙的陆续推进,桂林城的历史文化也再次进入普通市民的视线,随之生发的是一种文化自豪感。“很多人只知道桂林‘山水美’,却不知桂林‘文化重’。”唐女士说,随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承、利用工作,桂林的历史文化渐渐让山水之城有了更多韵味。
“逍遥楼雄踞漓江西岸,护镇城池,畅览碧空。近处漓江影倒横流,远处青峰此起彼伏。昔日桂林老八景中,有三道美景可尽入眼帘,訾洲烟雨、东渡春澜、尧山冬雪尽收眼底。”正如林志捷所言,通过逍遥楼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遗产的整理,桂林的山水风光里融入了历史的言说,将更为立体也更为动人。
“重建不仅是对我们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再现,更将逐渐释放出一种积极的社会效应。”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江田祥分析说,“逍遥楼承载了桂林城的历史沧桑和文化辉煌,可谓是桂林城市颇具影响的文化符号。”江田祥表示,逍遥楼的重建开放,对于唤醒人们对逍遥楼的历史记忆、挖掘和弘扬桂林的历史文化、提升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品质,丰富和发展桂林旅游文化产业将具有重要意义。(桂林日报记者桂晨)
(责编:ti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