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来豫强 和八朝古都“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
1216 2017-05-10
“国有史,邑有志”,中国自古就有注重编史修志的传统。按照我国目前地方志行政法规,国家各级地方志机构的法定职责是编纂省、市、县三级志书,并不包括县以下的乡镇志和村志。这种规定,一方面可能因为全国有数百万自然村落和数万乡镇,,全部实行官修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我国历史上就有“皇权止于县”的说法,县以下的民间社会历来是一个以自治为主的领域。然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变,这种巨变在基层社会的乡镇、村落、家庭领域更为深刻。作为“乡之首,城之尾”的镇,逐渐被日益崛起的大都市淹没了光彩,村落在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每天都在大量消失,农村家庭的小型化、空巢化趋势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留得住历史文化记忆和乡愁,如何把修志的工作向基层社会延伸?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从“诚意、正心、修身”开始,到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从国家一统志、省市县三级志,到乡镇志、村志、家谱,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决定启动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乡镇是无数中国人生命的底色和成长的摇篮。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音,忘不了乡思,事关城镇化进程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保护,事关文化血脉的传承。同时,科学记录城镇化进程,反映城镇化成就,也为今后探索城镇化发展规律、积累经验提供了基本素材。作为全面系统记述一定行政区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资料性文献,志书是以上功能最好的载体。
我国目前有4万多个乡镇,全部修乡镇志还不具备条件。中国名镇志丛书选择的是传统文化名镇、历史军事重镇、革命历史名镇、民族特色名镇、特色经济名镇、旅游景观名镇等类型的乡镇,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在中国乡镇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标杆意义。
编纂中国名镇志丛书是对乡土历史文化的保护。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有不少乡镇被撤并,有些还是在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化名镇、特色镇等。如不及时对其历史进行整理、记录,这些重要的历史资料将散佚殆尽。因此,中国名镇志丛书的编纂是对宝贵历史资料的抢救。
编纂中国名镇志丛书是对乡土意识的传承。什么东西有魅力?故乡的山水,乡音乡情的记忆,乡土的气息和家乡菜的味道,不管走到哪里,总是触动心弦。中国名镇志丛书记录的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历史文化,家乡的风土人情,留住的是乡愁。这些最能激发远方游子和本地民众的爱乡情怀、爱国情怀。
编纂中国名镇志丛书是一种学术探索。镇志的编纂,实质也是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比省市县,乡镇第一手资料的获得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也希望在志书编纂上有所创新,使中国名镇志丛书成为一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新型志书。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本文系作者为《中国名镇志丛书》作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