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鸿:挖掘观音文化历史内涵打造系统完善产业链条
760 2019-12-06
古镇东城门。(沈国峰 徐欣 摄)
图为改造前的古县城城东区块。
(滕勤杰摄)
本报记者 徐 欣
通讯员 王 瑜 黄利军
五月的慈城城南护城河畔,微风卷起涟漪泛岸,杨柳吐青倒垂河面,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慈城古县城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如今,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延续千余年的历史文脉触目皆是,让人不自觉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在保护中恢复古城古韵,让游客乘兴来尽兴归,今年,慈城围绕改善功能缺失、做优业态布局等方面做好古县城的旅游文章。
重建历史建筑
打造靓丽新门户
日前,慈城镇东门区块拆除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东沿护城河岸边,一排排破旧的水泥房子,在隆隆的机械声中被拆除。这是古县城城东区块形象提升的整治现场。慈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建筑拆除后,计划建设一个开放式的广场,设置古县城形象标识,在满足居民休闲生活功能配套需要的同时,也将大大提升古县城东的空间视觉形象。
“拆”“归”同步,腾出加速转型新空间,慈城将修缮重建重要历史建筑、形成古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完善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把过去的“脏乱差”集中地变成慈城的靓丽新门户。
近期,除谋划东片的开放式广场外,古县城东门区块项目提升工作中,将重点围绕推进清道观周边区域拆迁,研究提升清道观利用和相关文化产业,打造东门菜场以南约50亩面积的“蝴蝶花海”等方面展开。
打出组合拳
健全旅游产业链
谋划提升古城风貌,东片区块形象提升工程只是其中一环。
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慈城“软”“硬”兼施,打出品质提升组合拳,不断健全旅游产业链。在吃住方面,慈城已出台支持古县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引导居民和企业自有房屋业态改造提升。与此同时,梳理招商资源和现有项目洽谈进程,争取尽快招引社会资本投资一批特色餐饮、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及其他旅游休闲项目。远见“慈舍”民宿正在抓紧装修,争取7月份开业;景域集团精品酒店项目有望落户,中华路以北至慈湖(西至民权路、东至太湖路)约4万平方米可置入空间正加快引入高端休闲度假项目等。
出行方面,按照景区化管理要求,,慈城加强古县城的交通组织管理。目前,古县城慢行系统建设部分工作已经启动,今年,慈城将在古县城建成3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并划设禁行区及单行线设置,实施三轮车整治及停车场建设。同时,实施61省道、妙金线、慈骆线、慈水西街、彩云路等“十路”整治,建设提升古县城及其周边主要通景公路网络。此外,该镇加快整合可用资源,形成主游线和若干条主题游线深度游,策划包装“慈城古县城十大特色旅游产品”,推进古城业态等的娱乐化。
细分功能定位
腾笼换鸟拢人气
针对景点周边的区块、道路,慈城更加注重“点”“线”结合,抛出主题定位拢人气,正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通过针对性招商,打造主题旅游。不久后,游客去慈城古县城游玩,不仅吃、住、行更方便,好玩的、好逛的景点将更丰富。如民权路以“商购、休闲”为主题,侧重一定档次的特色购物、文化交流、主题餐饮、休疗、商业服务等;太湖路、太阳殿路至慈湖这个片区以“文艺、养心”为主题,侧重文化创意、精品民宿、健康养身休疗等;解放路、东横街则围绕“人多、热闹”,侧重引进老字号、传统理念商品零售、特色小吃、市井娱乐等业态。
据了解,今年,慈城还将集中打造解放路、人民路、东横街3条样板街和太湖路—民权路历史街区,通过拆、改、建、管多措并举整治沿线风貌,出台业态改造补助政策,结合“十小行业”整治,倒逼和鼓励引导沿线业主进行腾笼换鸟、业态提升,加快样板路形成旅游氛围;加快修缮古建筑,多方联动加快招商,积极围绕打造古县城核心风貌商业街的定位布局,加快弥补现有商业氛围不足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