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历史文化资源“家底”!广州将建文化遗产数据库

Admin 2017-10-28

大洋网讯 昨日,首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中国名城委)华南片区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广州市是中国名城委华南片区的牵头城市,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35年。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经过第五次文化产业普查,广州已基本摸清历史文化资源的“家底”。

摸清文化遗产“家底”

广州市是有着逾2200年的建城史,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本次首届中国名城委华南片区联席会议在广州的召开,一方面是对广州在名城保护工作上所做努力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今后华南片区名城保护的新探索新实践搭建沟通交流及合作平台。

市国土规划委有关负责人在专题报告中回顾了近年来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验与进程,并指出要在今后我市名城保护和发展工作中,需更加注重将保护和利用建设统筹有序地紧密结合。

2003年,广州启动编制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国内首例在整个市域7434平方公里范围内统筹编制保护规划的城市。目前建立了5个层次完整的保护体系:市域—历史城区—历史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广州开展了第五次文化产业普查,通过地毯式的普查和查缺补漏,全面摸清了全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产权归属、保存状况等情况,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信息平台。目前广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家底”已经比较清晰——共有20.39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26片历史文化街区、19片历史风貌区、7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1个传统村落、343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66处历史建筑、7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升商旅文融合力度

广州一直鼓励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允许通过收购、产权置换、出让、出租等方式对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并允许在不改变房屋权属登记中房屋用途的前提下,可按照保护规划对历史建筑进行多功能使用。近年,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简化手续、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等方式促进了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水平的提升。目前保护利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项目已累计121宗,涉及的总建筑面积达17.23万平方米。

未来广州将提升“商业+旅游+文化”的融合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旅游发展。谋划建设重点功能区,推动老字号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商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西关文商旅活化提升区等一批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提升广州文化景区综合品质。

上一篇:历史文化名人与扬州文化意象
下一篇:厦门大学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推进资助育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