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甲半程“黑镜头” 红牌暴力骂裁判一个都不少
3370 2016-04-27
巷子连着百千家,巷子旺,百姓富。格局引导布局,布局决定结局。局要大、格要小,斯之谓也。巷子格局虽小,但创意无限。靠文化创意拓宽经营思路,造福一方百姓,是巷子经济未来的出路。
原标题:以文化创意拓展历史街巷的未来
立足历史街区发展经济的模式,如今不胜枚举。2016年4月,李克强总理夜访成都宽窄巷子时说道:“巷子可以窄,造福百姓的思路一定要宽。”这句话,对其他地方的巷子经济同样有启迪。
以福州为例,知名度较高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两处:一处是前些年开发的三坊七巷,另一处是保护修复中的上下杭。有人评价,福州的旅游业很大程度上是靠三坊七巷带动的,这是对三坊七巷修复改造的褒奖。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注重对已有历史资源和特色给予保护,维持原有街区的格局和尺度,设置文物及民俗文化展示区,将现有院落式大宅改造成特色客栈,适当加入集中式商场,最大限度保护历史原貌,体现原汁原味。据介绍,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修复,也是由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来进行的。借鉴并复制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是走向成功的一条路径,但是该怎样避免落入窠臼?怎样防止从复制经验异化为简单地复制模式?这些问题,都应在改造中引起注意,从而尽可能避免在一个市区内出现同质化倾向。白墙、灰瓦、亭台、楼阁等构成了闽越民居特色,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标识,恐难再作区分,但不同历史文化街区之间毕竟还是有差异的,是水造就了上下杭的商业文化,也是区分上下杭与三坊七巷的差异所在。有差异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凸显水文化,打造风格迥异的历史文化街区,这只是提供建设者一种思路参考。
历史文化街巷的开发,免不了要引进现代商业。但商业应与文化融合,才不至于抹去街巷的历史记忆。两条历史文化街区的经营者也应根据不同的文化来细分市场。三坊七巷更多是士大夫的官宦文化,而上下杭则是商业文化,两者之间的特色区分好了,商业开发的效果才可能达到最大化。
三坊七巷文创业同样可圈可点,已有郎官巷20号的严复故居,并不妨碍在南后街7号设立严复翰墨馆。一个是历史的遗迹,一个是后人的搜集;一个是历史的凭吊,一个是后人的传承。严复翰墨馆业已成为三坊七巷一个文创地标,从严复书法真迹的展示到严复书院的开办,从文创商品的研发到社区读书会的举行……这个案例对尚未引进商业模式的上下杭想必有借鉴意义。其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有稳定的收益支撑公益事业,还在于能将严复精神的受众面从专家学者扩大到新生代群体;不仅仅是濡养了三坊七巷的文脉,也让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商业,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做强新动能,赋予文化产业更大的想象空间。文化产业本身也要防止脱实向虚,不能只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上,而是要做强文化产业的实体经济,不断推出打动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即便是依托巷子的文创产品,也需要提升质量,由粗放走向精细,由追求数量走向追求品质。文化的本质是创新,文创的核心是创意。这就更需要奇思妙想的创意和精益求精的打磨,力求每一件产品、每一项服务都有文化的质地、有文化的内涵。
巷子连着百千家,巷子旺,百姓富。格局引导布局,布局决定结局。局要大、格要小,斯之谓也。巷子格局虽小,但创意无限。靠文化创意拓宽经营思路,造福一方百姓,是巷子经济未来的出路。